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当代“扫地僧”的背后,不仅仅是神话

作者:王帅宇 发布日期:2021-05-31

“保安”,一种传统职业,前一段突然登上了热门搜索。在北京大学之前举办的 “争做数一数二的保安员”活动中,有的北大保安小哥词汇量一万五,可以跟留学生对话;有的会python,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在传统的认知里,这些技能都不属于对保安这一份工作的要求,以至于新闻一出,大家眼前一亮:原来身边藏着高人。

“高手在民间”,中国人向来喜欢这么讲。在中国文化里,这其实不算新鲜事。中国传统讲究“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因此,在中国的江湖里会藏着“扫地僧”,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有无数勤学以自彰的人们。这实际上是中国社会传统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个人学习和努力,生活便产生了无限的可能。

“保安”,限定了他们的职业,但限制不了他们挥洒泪水与汗水的决心,束缚不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保安”,限制了他们学习的环境,但一个人的书桌大小,在个人的努力下无限延展,最终成为个人发展的大舞台。被称为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的张俊成(本名张君成),后来自学考上了北大法律系,如今是一所学校的校长。在此之后20年间,北大先后有500多名保安考学深造。历史和现实都在启发我们,个人的努力虽然微茫,但点点星火依然会连成时代最暖人的奋斗之光,社会尊重每一个人的努力,尊重每一个奋斗者向上的梦想。

除了北大传奇般的保安团队,全国各地的大学中都在浮现出“扫地僧”本僧。厦大保安周德新,5年里通过40多门考试,2019年获得厦门大学法学学士学位(成人高等教育);清华大学厨师张立勇,高中没有毕业,但凭着自学,在英语托福考试中考出630分的成绩。

除了个人努力,这也与大学本身的性质有关。大学里,不同身份的人可以充分交流,这是与其他社会单位不同的。在北大,学生可以上课,保安也可以听讲;学生可以参加讲座,保安也可以旁听;学生能获得知识的渠道,保安都可以平等地参与并获得。北大,或者说大学本身,对于非大学生群体有着广泛且人性的包容性,对于每个人的理想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适当的帮助。一种宽容且进步的校园文化,足以滋润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在不同方向实现个人的发展。

“扫地僧”的出现,是个人奋斗的硕果,也是大学包容性教育的结果。通过努力,北大的保安仿佛也成为了保安中的“榜样人物”,取得的成绩,连校内的学生都自愧不如。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 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对于行走在燕园里的每一个人,潜移默化、或多或少地被影响着、改变着,这正是教育的精髓所在。

教育是面向每一个人的,“有教无类”始终是教育应当秉持的理念。个人通过参与教育,通过自我奋斗,从而带动起一个集体的进步;而一个集体的风气的改观,进而发展为社会的、更大范围的思考与动员。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参与其中。在这里,“精英”是目标,是“追求”,而不是可望不可及的地平线。“梦想”有了现实的意义,并通过教育一步一步地发展进步,成为“现实”。“扫地僧”的出现,不是神话,而是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个人自律上进的结果。

最后,借用《站着上北大》的作者甘相伟的一段话,来总结“扫地僧”的现象,那就是:“倘若在北大你觉得自己已修炼得足够好,你当然可以通过合理流动,去追求人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更大的人生梦想。在这里既可以工作,也可以学习,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我很知足。”当代教育,为每一位“扫地僧”的出现提供了无限可能。

 

 

作者简介:王帅宇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本科生

李许婕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