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卓越背后:优秀博士生的成长与培养路径研究——基于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获得者特征分析

作者:张 林 邱文琪 赫意夫 柴亦林 发布日期:2021-01-26

摘要:本研究以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获得者为主要分析对象,从学术驱动力、学业核心素质和微观生活图式三个方面对优秀博士生的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从资助体系、导师管理、过程管理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高校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校长奖学金;研究生培养;学术驱动力;学术核心素质;生活图式

 

一、引 言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后,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为我国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提出了任务要求。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的紧迫任务。

北京大学围绕坚守育人初心、回归培养本质等核心议题,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向“内涵发展、示范引领、提高质量”方向迈进,并进一步深化博士生资助体系改革。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作为北京大学设立的荣誉性最高、资助额度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研究生奖学金,旨在吸引优质生源,优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环境,激励博士生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促进学校的学科发展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校长奖学金的申请对象为攻读学术学位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获奖率仅为5%。

本研究以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获得者为研究对象,拟探讨综合表现优秀的博士研究生所具备的突出素质和鲜明特征,以期为高校研究生发展提供行动指南,进而提升和优化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

本研究主要涉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阿斯汀学生参与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可被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1]。阿斯汀的学生参与理论认为,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得的发展程度,与其在各项活动中所付出的时间和努力成正比;学校的每一项政策都直接关系到学生如何使用时间以及在学习上付出多大努力[2]。建构主义理论将学习看作是在具体情境中,借助教师和朋辈的指导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合作交流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3]

(二)文献综述

在杰出人才或优秀学生特征的相关研究中,田起宏等对1589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奖者进行分析[4]。李祖超等对2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成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接受优质教育、获得名师指导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至关重要[5]。程化琴等对北京大学医学部20余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研究发现获奖者共通的核心能力[6]。冯涛等以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归纳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7]

目前,针对高校优秀博士研究生的相关分析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对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获得者的特征进行分析,为高校学生发展和研究生培养结构调整等提供借鉴。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018—2019学年度获得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的528名博士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抽样方式对获奖者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55份,其中,人文社科类获奖者占比为18%,理工科获奖者占比为82%。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综合运用履历分析、问卷调查和文本分析等方法,对校长奖学金获得者的特征进行分析。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随机选取18名往年校长奖学金获得者提供的心得总结文本进行分析,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科研与生活经验。同时,对受访材料采用词频统计,寻找受访者表达中的高频度词,对特征分析予以印证。

 

四、校长奖学金获得者特征分析

 

本研究将博士研究生综合能力划分为三个基本维度,即进行学术研究的驱动力、学习实践过程中的核心素质以及微观生活图式。

 

图1:校长奖学金获得者综合能力分析框架

 

其中,驱动力由作为内驱力的科研志趣和作为外部动力的职业规划组成;学业核心素质则包括了学生个体的认知能力、学术行动力、心理素质以及创造能力;在微观生活图式中,提取了博士生师生关系处理和时间管理两个角度。

(一)学术驱动力因素分析

1.科研志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事任何工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研亦是如此。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来说,博士生更希望得到自我实现,关注如何“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8],以获得自信和存在价值。

在获奖博士生们的受访文本中,多位博士生验证了志趣与其学习、工作的关系,如中国语言文学系M同学指出,“人的一生,若能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研究结合起来,的确是莫大的幸福”;生命科学学院H同学提到,“博士研究生选择从事科学研究,多数是基于对科学的热爱。只有在这种热爱和追求的支撑下,耐得住寂寞,积极地投入时间和精力,才能持续地保持科研的热情,探寻问题的真谛”。哈贝马斯曾指出,由纯粹理性、实践理性和反思判断力产生的兴趣,直接决定了学术研究者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专业旨趣。通过校长奖学金获得者的表述,能够更清晰地昭示兴趣在学业中的重要意义。

从调查数据来看,自主选择当前专业的获奖者中有88.8%的学生喜欢或非常喜欢所学专业。

 

表1:校长奖学金获得者专业选择与专业兴趣交叉表(%)

 

对博士生来说,他们不只是简单的学习者,更多地被视作未来的科研工作者甚至“学者”,在这种意义上,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升格为学术“志趣”。韦伯曾讲到:“无论什么事情,如果不能让人怀着热情去做,那么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值得做的事情。”[9]学术志趣作为一种内驱力,推动着博士生群体的知识学习和科研工作,甚至将对他们的学术职业生涯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2.职业规划

依靠着学术志趣的内在动力,博士生的职业规划也因此受到影响,而受到志趣影响所形成的职业规划,又将转化为博士研究生们新的学术动力。与科研志趣不同的是,职业规划更具现实性与效用性的“外部动力”,如同韦伯所说:“工作和热情,首要的是两者的结合,能够诱发想法的产生。”[10]明确的职业规划也是重要的学术驱动力之一,外国语学院X同学指出,“由于早已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了规划,并且在教师岗位上得到了切实的历练,我比过去更加清楚自己是否适合学术,也较早摸清了独立研究的门道,渐渐积累了一些学术写作和发表的心得。”

从调查数据来看,大部分获奖同学已有较为明确的职业目标,高校与科研院所是他们的主要意向单位。

 

表2:校长奖学金获得者未来职业规划分布(%)

 

(二)学业核心素质能力分析

1.认知能力

学生发展理论的实证研究表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获益越大[11];学生在学业上的投入和与院校环境的互动都能影响其学术获得[12]

(1)扩展阅读,内修提能

文本分析表明,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完成学术积淀、不断进行科研实验等科研学业上的投入是博士生探究学术奥妙、发表学术期刊的必备要素。“做研究之前,我们一定要大量阅读相关主题的学术论文,做一些系统性的综述,充分利用搜索引擎检索特定主题的文章,并延展关注已搜索文献中的被引文献和引用文献,让思维呈网状散发开来,拓宽思路。(城市与环境学院L同学)”可见,文献和书籍阅读对于研究生科研思路的开拓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此外,选择正确的阅读方式、提高阅读质量也显得尤为重要。对此,社会学系W同学建议,“(读书时)最好要精读,而且做好概括总结或者摘抄,并且不断复习,才能‘温故知新’。”

(2)面向合作、主动交流

建构主义认识理论强调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中的交往、互动是产生认知、技能的关键。同样在马斯洛理论中,个体的社交需求也是促进和保证自我实现的重要阶段。无论是培养阅读习惯、期刊发表,还是通过课堂、会议进行讨论,都是在践行理论或思维上的投入和互动,而积极有效地参与互动,是大部分获奖者的共同特点。这类互动参与是认知途径中交往性、互动性特质的具体表现。在词频统计中,“交流”与“讨论”是18位获奖博士生访谈材料之中的高频度词汇,共计出现77次,成为获奖群体描述学术素养时的关键概念。

光华管理学院K同学提到:“我们同级之间也开展了很多合作,同学之间关系非常融洽。总体上,合作带来的思维碰撞有利于提高研究质量,合作带来的工作分工有利于提升研究的效率。”无独有偶,历史学系Z同学也说:“我通过与同辈交流‘碰火花’,同辈之间交流的特殊性在于,较容易放下顾虑、辩驳问难、相互激励,交流之中,对于个性的相互尊重与赏识,甚至观念的碰撞,都更能激发起学术共同体的意识。”

(3)开阔国际视野

国际交流在学生发展中扮演着日益突出的重要作用。问卷调查中,59.4%的学生希望自己能够参与会议或访学形式的国际交流,同时“国际”在文本词频统计中以30次的数量成为高频词语之一。信息科学技术学院X同学说:“要想提高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我们既不能故步自封,更不可闭门造车,而应该以海纳百川的眼界了解国际上科研的最新进展,只有成为学术前沿的弄潮儿,才有可能获得灵感的青睐与创新的突破。”

国际关系学院L同学则认为:“国际学术交流不仅有助于拓展研究的国际视野,更能够在多元化的学术氛围中,让不同国家、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碰撞出奇妙的思想火花,从而有效利用全球智力。”

2.学术行动力

“在埋头苦读之外,博士生应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研模式,始终保有对科研的热情,从而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数学科学学院Z同学)”

在每周的科研时间分布方面,40.3%的校长奖学金获得者每周用在科研上的时间在50小时以上,理工科获奖者中每周科研时间在50小时以上的比例也最高,为45.0%;而人文社科学生每周的科研时间在20—50小时之间的学生较多,达到71.9%。

 

表3:校长奖学金获得者每周科研时间分布(%)

 

3.心理素质

(1)抗挫折能力

在学术发展受到挫折的时候,能够直面困难并且解决问题,是强大学术驱动力外化于个体学习实践的重要表现。一位博士生提到,“我直面自己内心的焦虑,与教授交流,借助前辈的力量,在不断调试中稳定情绪,砥砺前行。我克服自己的英文弱势,积极参与每次研讨会,与牛津大学导师交流自己的研究设计,逐步形成可操作的论文。”抗挫折能力代表着一种与己相处的能力,也是一种强大的认知能力:一个完整而全面发展的人,获得自由状态的前提,就是处理好个体主观态度与其面对的客观世界之间的问题,在实践的过程中避免使自己陷入情绪化或产生虚无主义倾向。

(2)学术专注程度

德国著名教育家威廉·洪堡曾提出,大学及大学之中的学者的重要学术原则,就是“寂寞”和“自由”[13],这种“寂寞”是对学术的专注和“浸入式”投入。集中精力专注于学术是众多获奖者都具有的特质。

历史学系Z同学表示,“对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的学生来讲,中古史中心为我们提供了比较理想的学习空间。在研究生阶段开始后,我的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中心度过的。规律的生活不仅提高了我在单位时间内的效率,也舒缓了我在心理层面上的紧张感。”许多来自理工科院系的同学们谈到了“佛系学术”和“浸入式学术”的结合,前者强调学术的常态化和无功利性,将学术化为生活的一部分;后者则强调了对待学术的执着与投入,将学术视为自己的追求和志业,二者在日常状态下是心境、态度的切换,但在学术实践与研究之中,实则是以学术为业、守学术寂寞的一体两面。如数学科学学院M同学描述自己学术生活:“‘佛系科研’状态与‘浸入式科研’状态相互交替的‘脉冲式’节奏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物理学院H同学也指出:“‘佛系’,我把它理解为内心的平和。我原本是个急性子,但在科研的‘磨炼’下,渐渐地也可以学着平静内心,享受其中的乐趣。”

4.学术创造力

(1)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在学业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问题,城市与环境学院L同学指出,“科研真正的乐趣,在于走出舒适区,探索和解决难点问题”。从校长奖学金获得者解决问题的方式来看,多数学生会通过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其中网上求助是他们最为青睐的方式,其次是与同学讨论、寻求导师指导和独自解决问题。

 

表4:校长奖学金获得者问题解决方式分布(%)

   

(2)创新精神

对于博士生来说,做出创新的研究成果是其学术创造能力的重要体现。获奖者之中,物理学院H同学表示:“从事基础科学研究需要拥有挑战问题的勇气。”生命科学学院G同学介绍自己的研究项目时,也指出利用灵活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帮助科研工作取得进展:“及时反思总结,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前进方向……可能会豁然开朗,走出一条捷径,甚至可以产生新的灵感,将课题做‘活’,将路走‘宽’。”而对待“如何创新”的问题,信息科学技术学院X同学指出:“要想提高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我们既不能故步自封,更不可闭门造车,而应该以海纳百川的眼界了解国际上科研的最新进展。”

结合建构主义知识理论,创新对于学习者和研究者的意义不止于一项成果或知识产出,而在于从反复的创新实践当中,获得主动性较高的学习习惯。创新实践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参与共同体讨论或走进国际环境进行交流,在交往行为之中获得情境交互性,这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

(三)微观生活图式分析

本研究也关注校长奖学金获得者的微观生活,进行更为具体的动态描摹。

1.师生关系

在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中,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14],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新型师生关系[15]对于学生成长有重要作用。与导师的有效交流,实际上即为建构主义理论之中强调的默会知识学习,是学术新人向专业学习者身份转变、技能习得的必要过程;而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之中,师生交往则承担着完成高质量社交需求、实现尊重与被尊重的转换的重要意义。

作为学术道路上的领航人,导师对博士生的学业发展、思想品德、人格修养、学术习惯、学术志趣,乃至未来的职业生涯选择均产生着重大影响[16]。文本分析中“导师”“老师”在词频统计中合计出现逾100次,几乎每位受访者都谈到与导师相处的状态。

“在追求学术梦想的道路上,导师与我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使我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博士生学习期间的各种挑战。(国际关系学院W同学)”

“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自己的努力必不可少,良师益友的帮助也常带来雪中送炭的惊喜。当我在研究中遇到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与老师的交流和讨论时常会带给我新的思路,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思考过程,从新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经济学院G同学)”

总体而言,校长奖学金获得者与导师的关系良好,人文社科学生中认为与导师关系非常好的比例达到78.1%。总体而言,获奖者平均每月与导师见面16次。

 

表5:校长奖学金获得者与导师关系良好程度分布(%)

 

表6:校长奖学金获得者每月与导师见面次数(单位:次)

 

除了提高与导师见面的频率外,更为关键的,是与导师的讨论一定要高效、准确和及时。“所谓准确,就是要在有效的时间内,清晰合理地陈述自己想要讨论的内容,从而方便导师在准确无误地理解学生所阐述的观点后,进行有的放矢、行之有效的指导。所谓及时,就是在实验取得进展时,第一时间与导师讨论重要的研究结果,这种讨论的时间不必教条,贵在及时。(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L同学)”

2.时间管理

高效的时间管理对研究生至关重要。在作息时间的安排方面,有规律作息是获奖者的主要特点。

 

表7:校长奖学金获得者作息时间安排

 

工学院C同学指出:“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内做出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则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点在于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对时间的管理折射出这部分学生的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而睡眠时长的保证,也使得学生在工作、学习时间拥有更充足的精力。

此外,获奖者在课余生活、身体锻炼上,也有行之有效的管理与规划。根据问卷及文本分析,大多获奖研究生拥有明确且稳定的休闲爱好, “观看影视剧”、“听音乐”和“出行游玩”是最受喜欢的休闲方式。超过71.4%的学生拥有运动的习惯,而在有运动习惯的获奖者之中,超过80%每周锻炼两次以上。

 

五、政策建议

 

本研究发现,除了基本的个人学业素质和学习生活习惯之外,博士生群体的发展也有许多共性需求。在给出合理建议之前,我们通过设置问卷与访谈问题来探讨这些学生的学业支持期待,以便在政策设计上给予更有针对性的帮助。

(一)学术支持期待分析

超过一半的学生期待得到更多的导师指导、会议交流机会、通过课程学习得到提升、国际访学机会以及前沿的学术讲座。

 

表8:校长奖学金获得者所需科研支持方式(%)

 

(二)政策建议

1.优化研究生奖助体系,健全分类多维评价体系

高校应提升经费使用效能,注重资源投入的差异化,加大对基础性学科、关键技术领域博士生的支持力度,鼓励博士研究生潜心科研,勇于“把冷板凳坐热”,推动原创性、前沿性、创新性科研成果的产出。具体至博士生奖助体系,应及时优化研究生奖助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匹配程度,以校长奖学金为例,优秀博士研究生资助应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因素发挥协同作用,推进内涵式发展。

同时,高校应健全分类多维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突出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并重的评价导向。大学作为一个“底部沉重”的组织,学科、专业等学术基层组织是其大学活力的来源,研究生评价体系应发挥院系评价的主观能动性,下沉至院系,充分适应自身发展特点,避免千篇一律的指标式选拔,而择取能够继承学科风骨、多维均衡发展的博士研究生为卓越代表,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导师配备与反馈机制

导师既是博士生的学术导师,更是人生导师。如何构建严谨治学、潜心育人的博士生导师队伍,对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至关重要。从学校层面,应进一步明确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的育人理念,加强对导师的岗位管理,注重导师的育人使命和职责。在师德师风建设紧抓不懈的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针对导师指导精力投入、实际培养成效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同时,进一步探索、完善博士生导师考核评价与博士生招生名额分配的联动机制,形成以评促建的良性循环。

3.贯彻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加强学业过程管理

研究生学业与培养过程管理对于高等教育质量至关重要。高校应以“过程管理”为核心导向,建立以制度体系为根基,以研究生教育全过程为外延,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突破口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有机体系,总结优秀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经验及卓越示范,落实博士生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创新成果综合评价等工作,对博士生培养环节进行及时监控,层层压实,严格把关,促使学生研究成果“水到渠成”。

 

 

作者简介:张 林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副主任 助理研究员

     邱文琪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

     赫意夫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柴亦林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Freitas F A, Leonard L J.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and student academic success[J].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Nursing, 2011, 6(1): 9-13.

[2]Astin, A.W. Student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J].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1984,25(4):297-308.

[3]郭胜军.科研参与经历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以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为例[D].北京:北京大学,2017.

[4]田起宏,刘正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的一般特征和早期成长因素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21-24.

[5]李祖超,李蔚然,王天娥.2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成才因素分析[J].教育研究,2014,35(12):61-71.

[6]程化琴,魏戈,庄明科,何瑾,叶初阳.他们何以如此优秀?——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能力素质结构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6(03):57-62.

[7]冯涛,柳一斌,万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影响因素与对策——基于陕西省201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实证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03):7-12.

[8]Hamel, S., Leclerc, G., & Lefrancois, R. (2003). A psychological outlook on the concept of transcendent actualizatio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13(1), 3-15.

[9][10]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4,25.

[11]Pace C R. Achievement and the Quality of Student Effort.[J]. Academic Achievement, 1982:40.

[12]王纾.作为中介的学生学习性投入:大学学习经验影响学习收获的路径分析[C]//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2010.

[13]陈洪捷.论寂寞与学术工作[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6):137-142.

[14]高玲,张雪莲.基于建构主义的师生关系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34):34-37.

[15]游景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建立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启示[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03):46-48+61.

[16]冯蓉,牟晖.博士生导师在构建和谐导学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基于北京市10所高校的调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02):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