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浅析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及教育引导策略

作者:赵 欣 发布日期:2020-07-09

摘要: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和网络社交媒体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网络密不可分,其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互联网的影响,由此引发的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屡见不鲜,给高校育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成因,反思了其对大学生成长和大学教育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并探讨了如何加强教育引导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群体极化;教育引导

 

一、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最早观察到群体极化现象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詹姆斯·斯通纳。他在研究群体讨论与决策行为时,发现群体经过讨论后形成的态度与决策相较于讨论前会更具冒险性,并将这种现象描述为“冒险性偏移”[1]。随后,研究者们又发现了与之相似的所谓“谨慎性偏移”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者提出了“群体极化”这一概念,它是指经过群体内互动,群体成员原有的意见倾向性得到进一步强化,群体观点朝着更为极端的方向发展[2]

网络群体极化是群体极化现象在网络空间上的表现。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空间日益成为广大网民发表观点、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网络交往的圈层性使得网民群体呈现出圈内同质化、圈际异质化的特点。通过网络平台,“志同道合”的人以更加便捷的方式汇集在一起,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频繁的交流,群体极化现象表现得十分明显,当前普遍存在的微博粉丝对立现象就是网络群体极化的一个例证。

大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乐于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然而,由于社会经验欠缺,理性思考能力尚不成熟,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讨论和互动的过程中,并不必然会形成理性、多元的认知,反而容易受到群体意见的干扰,产生过激的思想和行为[3],这使得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十分突出。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是高校育人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果引导不当,不仅会阻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能对学校和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关注和研究。

 

二、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形成原因

 

(一)现实基础: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思想困惑与价值迷失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利益格局调整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多元价值不断涌现,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织。高校作为社会发展的前沿阵地,身处其中的大学生群体承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也面临着多元价值观冲击造成的迷茫与困惑。然而受到资源和能力的限制,大学生在面临现实和思想困境时,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无助等不良情绪。由于高校长期缺乏健全有效的利益表达和矛盾疏导机制,大学生便试图借助非制度性的网络渠道来发表观点,释放情绪,表达诉求。通过网络平台,大学生很容易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彼此的感染和印证,强化了自己的观点,甚至走向极端。

(二)内在动因:大学生自身的阶段性心理特征

大学生处于成长的特殊阶段,经过长期的学校教育,具有较高的正义感和责任感,权利意识和政治诉求比较强烈,同时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也决定了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因此大学生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普遍比较强烈,渴望通过各种平台特别是网络空间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然而,受到社会阅历不足的制约,大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一般比较单一,理性分析能力较为薄弱,看待事物时往往只见表象不见实质,容易受到激进舆论的影响与煽动。另外,大学生网民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关注的问题与所处的思维层次都较为相似,因而也就更容易在网络环境中寻找到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伙伴,进而通过群体内的互动加深群体成员业已形成的共识,形成群体极化。

(三)催化条件: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回音室效应”

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在接触网络信息时并非不加选择,而是更倾向于关注与自身立场和观点相同或相似的信息,从而为自己定制出一份符合自身兴趣偏好的“个人日报”,而这种对网络信息的选择性接触行为,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信息的窄化,使其自身被包裹进“信息茧房”之中[4]。为了迎合大学生的个人偏好,网络媒体通过多种算法推荐技术进行信息推荐,为大学生个人源源不断地提供其所感兴趣的信息。这种互联网信息推荐机制看似满足了大学生的信息需求,但实际上却会造成同质信息反复出现且相互印证的情况。处于如此封闭化环境中的大学生,就如同置身于一个“回音室”之中,一些观点和态度相似的声音不断地以夸张甚至扭曲的方式进行重复,使得大学生无法分辨其中的真伪,并将这些扭曲的信息当作事实的全部[5]。基于此,“信息茧房”中的同质化信息通过“回音室效应”不断强化和绝对化,成为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催化剂。

(四)重要诱因:网络环境中群体思维的极化倾向

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出现也受到网络环境中群体心理规律的影响。基于相同或相似的兴趣与偏好,初始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在观点倾向上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某些成员为了在群体内部获得更高的影响力,通常会提出与群体观点倾向一致却更为激进的意见[6],这些所谓“意见领袖”的观点往往因其煽动性而更易吸引群体内其他成员的关注与认同。另外,互联网的匿名性降低了群体中个人的自我意识,强化了他们的群体认同[7]。处于群体中的个人往往会在相互之间进行比较,并将他人的观点或态度作为自身的参照,当发现自己的观点属于占据优势的多数时,便会更加积极地进行表达,反之,当发现自己的观点属于少数时,便会在群体规范的作用下,选择沉默。这样一来,群体意见便会形成优势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大,而弱势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小的螺旋式发展过程。而对于失去自我意识和自我理性的群体成员来说,他们会陷入集体无意识的心理状态中,群体观点的同质性逐渐吞没了个人观点的异质性,推动群体内共识进一步强化并可能逐渐走向极端。此外,当个人处于群体之中时,个人对其行为的责任意识将会下降,而网络环境中的匿名性,使得这种效应进一步放大,个人更少考虑其言论可能造成的后果及行为可能承担的责任,这也鼓励了激进观点的出现,从而加剧了群体意见的极化倾向。

 

三、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消极影响

 

(一)削弱大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干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对于大学生来说,群体极化现象容易滋生盲目自信的不良心理,使他们误以为自己的固有偏见即为真理,降低了主动寻找和听取不同意见的意愿与能力。长此以往,将会产生思维惰性,个体的批判性思维被习惯性否定,个人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能力被弱化,使得大学生对问题的认知与判断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另外,网络空间是多元价值观碰撞、交锋的重要场所,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在面对各种鱼龙混杂的信息时,缺乏理性的思考和批判性的思维,就容易被不良信息诱导,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容易滋生网络暴力,破坏正常公共秩序

在观点发生极化的群体内部,随着群体共识不断被强化,群体成员会把这种共识视为理所应当,从而更加排斥异见,形成一种极端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一旦形成,与群体共识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将会被当成一种“非合理”的存在,群体内部成员容易滋生出暴戾情绪,并随着群体内部的频繁互动而相互传染。大学生往往具有正义感强、易冲动的特点,当被极端情绪包围时,容易失去准确的判断,产生偏激的言论或者行为,以伸张正义之名去声讨他人,对他人出言不逊,进行人肉搜索和人身攻击,甚至发展成线下的群体性事件。这些行为逾越了道德和法律规范,会扰乱正常的公共秩序,影响高校和社会环境的和谐与稳定。

 

四、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教育引导策略

 

(一)多角度细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首先,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在面临网络环境中的多元价值观冲击时,难免会出现迷茫、困惑甚至盲从,这就为群体极化现象的出现提供了温床。为此,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主流价值观与多元价值取向的关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走出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将鲜活的实践感悟和情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认知观念,外化为日后自发、自觉的行为习惯,达到知信行合一。

其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能力。网络环境中充斥着鱼龙混杂的各种信息,影响着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知和判断。高校应尝试打通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壁垒,积极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运用于社会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既不迷信权威,也不盲从大众的思维习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辩证思维习惯,避免陷入单一思维的陷阱。

最后,还要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网络媒体对大学生群体极化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提高作为受众的学生的媒介素养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媒介素养是指媒介受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8]。高校应当适时开展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将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纳入通识教育的范畴,通过专题讲座、社会实践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学会正确合理的使用网络媒体,有意识地戳破网络媒体营造的“过滤气泡”,获取更为全面的信息,排除群体环境对个人认知的干扰;在社交媒体上负责任地发表言论,遵守社会道德和法律底线,尊重他人权利,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实现学生从网络媒介传播被动接受者到主动驾驭者的转变,使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媒介工具,实现自我成长、自我发展。

(二)全方位占领网络舆论宣传阵地

重视网络意见领袖的引领作用,多方合力主导网络话语权。一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充分深入大学生活跃参与的网络平台,如高校BBS、微博、微信等,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发挥好自身的权威示范作用,以自己的学识和品格感染和带动学生,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领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和培养一批思想政治素养过硬、责任心强、号召力强的学生意见领袖,充分发挥朋辈教育的优势,鼓励他们在网络上积极发声,主动回应事件真相,发表意见和见解,引导舆论走向,减少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群体的干扰和误导。

积极搭建高质量校园网络平台,畅通大学生意见表达渠道。及时回应学生关切和诉求,对非理性的情绪宣泄进行疏解,引导学生采取适当的途径合理表达利益诉求,降低网络群体极化风险。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灵活运用多种议程设置手段,加大对正面舆论的宣传和引导,转移学生对消极、负面舆论的关注度,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

在把握网络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构建网络舆情监测预警系统。主动加强与政府、媒体、其他高校之间的信息沟通,畅通高校内部各部门、各院系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渠道,密切关注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舆情信息情况,对可能突破安全阈值的情形及时进行疏导;还可以开发电子网络信息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提高预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作者简介:赵  欣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综合行政办公室职员 研究实习员

 

参考文献:

[1]Stoner J. A. F., A comparison of individual and group decisions involving risk[J].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61.

[2](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2-33.

[3]徐瑾.学生网络群体极化倾向的学校教育应对[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

[4]王刚.“个人日报”模式下的“信息茧房”效应反思[J].青年记者, 2017(29):18-19.

[5]胡泳.新词探讨:回声室效应[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5(06):111-117.

[6]叶宁玉,王鑫.从若干公共事件剖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J]. 新闻记者,2012,000(001):46-51.

[7]陶文昭.互联网群体极化评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7(17):9-12+45.

[8]王莲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1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