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高校学生“劳动基因”的组合式调控方案探究

作者:吕 丽 发布日期:2020-07-07

摘要:劳动作为人类生存方式和存在形态,已经进化成为人类自主活动的原动力基因。它厚植于每一名中华儿女血脉中的基因印记,虽然并非与生俱来,但却是在记忆形成期便插入进每一个个体。劳动基因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驱动调控因子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形式、不同强度、不同类型的表达。“劳动教育”则是劳动基因表达所需的激活、转录、增强等各种调控因子的集合。劳动教育的种类、数目、功能、组织形式、作用方式及作用途径等都将直接影响着劳动基因表达所呈现出的效果。探究如何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这一调控因子集合体的作用,对激活高校学生的劳动基因,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关键词:劳动基因;劳动教育;高校育人

 

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青青的叶儿红红的花儿,小蝴蝶贪玩耍,不爱劳动不学习,我们大家不学它,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一首儿歌唱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记忆,劳动的基因也是伴随着孩童的一声声歌声,伴随着老师的一句句教导深深地植入每一个幼小的心灵。劳动作为人类生存方式和存在形态,已经进化成为人类自主活动的原动力基因。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创新,个人意识的不断成熟,劳动基因也在劳动教育的各种刺激和调控因子的作用下,发生着新的变化。新时代社会主义中国梦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出来的,因此劳动教育这一决定劳动基因表达程度、表达情况、表达效果的关键性因素也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实施主体,作为自主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基地、创造性活动的场所,其核心的劳动内容是充满活力的创造性研发及社会实践。如何通过劳动教育制度的建立激活劳动基因,通过劳动教育组织体系的建设保障劳动基因的表达,通过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调劳动基因的表达等,将直接关系到青年学生是否能够呈现出具有端正的劳动态度,正确的劳动观念,积极的劳动意识,必备的劳动技能,良好的劳动习惯,优良的劳动品格等劳动基因高水平表达的效果,进而形成有创造性价值的劳动成果。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学校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要求。要重点解决长期以来弱于德、薄于体美、缺于劳的问题,就要推进教育法修订、加强观念引导、健全体制政策、找好教育载体,要防止劳动教育中的娱乐化及形式化和惩戒化等问题,发挥劳动在学生发展中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作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要同国家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同向同行,保持同频共振,全方面激活受教育者的劳动基因,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劳动教育,其内容集合不仅要包括传授知识、提升技能的工具性调控因子,更要包含创造人生价值、实现社会价值的价值性调控因子[1]。劳动教育的调控使劳动基因更好地被激活和表达,帮助学生理解劳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生活的根基,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提与保障。

 

一、劳动教育制度的建立激活劳动基因的表达

 

马克思指出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它是人类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对外输出劳动量或劳动价值的一种特殊运动形式,是人类维持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手段,劳动创造了人[2]。随着历史发展的阶段不同,劳动资料、劳动工具、劳动技能等都发生着变化,因此人们劳动基因表达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劳动教育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因时而变,因势而动,就会使劳动基因的表达内容和表达效果受到限制和约束。劳动教育的调控如果没有成功激活劳动基因的表达,反而抑制了劳动基因的正常表达,将引发轻视劳动、不愿劳动、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等表型的出现,这些都是劳动教育调控功能缺失所导致的[3]。而改变这些表型,则需要依靠完备的劳动教育机制体制的建立来激活劳动基因顺利表达。高校顺应产业新业态和劳动新形态的特点,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将科学、技术、工程、人文等不同学科内容的调控因子组合施教,拓展劳动教育激活调控新方法、新路径,才能保障新时代大学生劳动基因的成功表达。

(一)劳动教育新调控路径的构建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调控路径,不仅局限于传统的以体力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等调控因子为主的生产劳动教育调控路径,更要尝试结合新时代发展新需要,拓展出更多复杂、综合性的社会劳动实践活动,构建新调控路径。劳动教育因子的作用环境不仅在高校传统的课堂上、教材中,更应该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社会的每一次锻炼中。在科技创、的研发中心,在大国重器的工业制造,在工匠精神的生产车间,在脱贫攻坚的村镇田地,在不同的环境中将专业课程教学、理论课程学习等调控因子与实践探索、技术劳作等因子相结合,通过创新型的课程设置、开放型的考核评价方式等协同调控因子对学生进行目标导向性引导,让原本固定化、单一化地呈现在教材文字中的技术革新、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在实践劳动调控过程中得到真实的运用和真切的体验。同时,通过在实践过程中的感受总结发现新问题,解决新挑战,将进一步推动理论调控因子种类的丰富,技术调控因子能效的提升,形成正向循环促进的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协同激活共同体,实现个人劳动基因表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协调发展。

(二)劳动教育新调控机理的探究

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也对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一的、碎片化的劳动教育调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文、理、工、商等各类专业的融合型教育实践调控机理的探索越发凸显出其重要性。要重新梳理劳动教育集合体中各个因子之间的关系,劳动教育调控路径与专业课程路径、选修课程路径之间的互作关系。找到专业实习、课程实践、公益志愿、勤工助学等协同促进因子、共用调控因子,优化对它们的使用,实现不同路径之间的融合与促进,形成新的协同调控模式。

劳动教育调控机理不仅包括学校教育路径,同时还包括家庭教育路径和社会教育路径等,在多路径并存的情况下,学校教育路径如何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成为主要路径,与其他路径形成协同,就成为学校劳动教育的难点和挑战。作为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青年学子的高校,要借力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资源。采用P2P模式引进社会教育优秀资源,成熟模式走进学校,补充学校教育经验与实践部分的薄弱环节;开设家长讲堂、家庭工作坊、家庭教育实践等理论实践讲座等,优化家庭教育模式,让家庭教育氛围和环境更好地协助学校教育的实施和发展,避免家庭教育路径出现对于学校教育路径的拮抗作用,提升劳动教育对于劳动基因的激活成功率。

在新产业新业态的外部环境快速变化之时,高校劳动教育要成为大学生劳动基因的主要激活路径,做好劳动思想教育的主导因子、劳动技能课程的设计因子、科技知识转化的引领因子。同时,争取与社会教育路径上的政府因子、企业因子形成互作,为高校劳动技能实践提供场地和设施;争取家庭教育路径上的情感因子、关系因子等为劳动基因的表达提供原生家庭支持、后生家庭合力,共同保障高校大学生劳动基因的激活和顺利表达。

(三)新型劳动教育调控效能的评估

时代变化,劳动教育的对象,劳动者与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等均发生着改变,劳动内容在发生着形势多样化、内容丰富化、内涵广泛化的变化。作为高校的劳动教育,其目标不仅仅是培养普通劳动者,更要培养时代需要的、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的学科领头羊、科技领军人、大国工匠。这一变化同样意味着传统对于教育,细化到劳动教育的评价标准、考核指标要发生相应的调整。劳动教育调节的环境从传统书本教育环境变化发展为广泛的实践体验式课堂教育环境之中,考核的场所、考卷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考核的内容更加注重创新性,考核的形式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考核的指标更加注重实际操作的完成度和完成效果,这样的评价机制将推动高校学生更加快速地适应时代的需求,从根本上激活劳动基因的表达,进而改变不正确劳动价值观的表现,推动正确劳动价值观的表达形成,促进个人同社会的发展[4]

 

二、劳动教育环境体系和队伍的建设增强劳动基因的表达

 

国家对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越来越重视,但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教育环境体系单一片面、教育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其一,劳动教育认识不足导致的体系单一片面化:认为劳动教育的价值只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这一外在价值表现,而忽视了劳动教育内在育人价值的重要性,单纯地将劳动教育视为实现外在价值的一种工具手段,将此作为劳动教育的唯一目的;学校和家长都存在重分数、轻素质,重智力、轻体力的思想,导致学校用部分替代了整体,用知识教育这一脑力劳动教育的部分替代了整个劳动教育的概念,忽视了劳动教育中体力劳动教育的部分。其二,劳动教育实施主体教育队伍建设不足:没有专任的劳动教育教师,课程教师对于劳动教育认识缺乏,只注重专业课程教育,忽视了劳动教育实践环节的育人意义;校园内部没有形成全方位、多角度育人合力体系,课堂上教育没有与学生的生活中教育、思想层面教育相融合,导致教育途径单一,没有形成协同促进。因此,要保障高校学生劳动基因的高水平表达,需要营造良好的基因表达调控环境,丰富化表达调控因子,加强教育队伍体系建设,以使得高校学生展现出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等劳动基因高表达的效果。

(一)劳动教育微环境营造提升劳动基因表达

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在激活劳动基因表达过程中承担着关键性作用,作用过程要杜绝边缘化、功利化、片面化等现象的发生。增强劳动基因的表达效果,必须从思想上摒弃对劳动教育的漠视和淡化,强化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为劳动教育因子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微环境。

加强劳动教育理论建设,将劳动价值观教育放在劳动教育首位,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并存的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劳动教育在促进个人内在发展和推动外在社会进步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4]。优化劳动教育环境,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明确责任、达成共识、通力合作完成劳动教育任务;加强社会舆论等外部因子的正向促进作用,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下,帮助高校学生明辨是非,加深对于劳动的理解,提升对于劳动的认同感,利用高度发达的媒体网络多维度环绕式进行劳动教育,使学生展现出自发参与、积极主动参与劳动过程的劳动基因高表达效果;改善劳动教育循环体系,高校学生处于劳动情感、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知识、技能均已初步成型的阶段,但劳动基因是否可以呈现出高水平表达,还要看劳动教育因子是否适应学生这一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技能养成规律,通过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充实的劳动教育内容、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方法等,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因子中增强因子的作用,帮助学生全面规划劳动教育目标,从而实现劳动教育价值。

(二)劳动教育组织队伍建设上调劳动基因的表达

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是学校的教师队伍,这一教师队伍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专任课程教师,同时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的辅导员,对学生生活进行潜移默化影响的宿舍管理人员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劳动教育需要教师、辅导员、公寓管理员等队伍的协同配合。因此,对劳动教育组织队伍的专业化培训,提升队伍的专业化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劳动基因的表达。

1.专任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即课程,教师是劳动教育课程的有机部分,是课程的主体、课程的实践者和课程的开拓者,承担劳动教育教学的教师决定了劳动教育教学的水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观察和了解更加便利,而由于专业教师这一身份定位,也使他们在学生之中天然地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对于专业教师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培训、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和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建立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实践结合的基地教育队伍等将在劳动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辅导员队伍建设

辅导员作为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在劳动教育这一环节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5]。辅导员通过日常党团日主题活动、班会等学习会议型教育,学生社会实践、社团协会活动等实习实践型教育等可以从更多维度、更多方面实现劳动育人的全程、全方位、全员效果。同时,辅导员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又可以很好的同理论课老师在专业领域内进行渗透融合,将实践作为结合阵地,共同促进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辅导员又可以通过住楼形式具有宿舍辅导员的属性,可以更好地在生活中实现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工作,进而更好地实现对于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

3.公寓管理员队伍建设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指出:“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6]我们应把学生公寓作为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公寓相比于教室等公共空间,其私密性更强,学生更加容易展现出本身的真实状态,因此,利用这一阵地进行学生日常劳动教育,从宿舍文明卫生做起,从主动维护宿舍公共区域环境做起,从尊重宿舍保洁人员劳动成果做起的公寓劳动教育,开展相关公寓劳动教育宣传工作,推动公寓劳动教育评比工作等,将劳动教育更好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

 

三、小结

 

古往今来,勤劳的中国人民用汗水、用行动证明了一切幸福生活都源于脚踏实地的拼搏与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如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是奋斗者的时代、追梦人的舞台,对劳动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劳动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考验。

通过劳动教育新调控路径的构建、新调控机理的探究、新调控效能的评估等劳动教育制度的建立激活劳动基因的表达,通过劳动教育微环境营造、劳动教育组织队伍建设等系统建设上调劳动基因的表达,呈现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风气,营造尊重劳动创造、尊重劳动人才的社会环境。期望作为圆梦新一代的高校学子,通过劳动教育可以保障劳动基因的高表达,在学习生活中不断锻造意志品质,夯实专业基础,提升专业技术,练就过硬本领,努力使自己成为有学识、有技术、有能力的新时代创新型劳动者,为国家的发展注入力量

 

 

作者简介:吕 丽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 讲师

 

 

参考文献:

[1]曲波.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思想意涵与实践要义[N].光明日报,2019-5-6(6).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1.

[3]王斌,何建军.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三重维度[J].教育导刊,2020(05):12-17.

[4]韩波.“以劳育人”的价值阐述与实践启示[J].人民论坛,2020(Z2):108-109.

[5]谈传生.高校实践育人机制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4):61-63.

[6]王双佳,赵成知,王运生,罗昊.新时代高校后勤与劳动教育的实践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