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志愿接力 不忘初心—— 小记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开展20 年

作者:编辑部 发布日期:2018-05-02

编者按:

自1998 年起,北京大学秉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积极参与由团中央和教育部组织实施的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组建了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截至目前,北京大学共组建了20 届支教团,选派了三百多名志愿者到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云南、河北等地开展支教扶贫工作。20 年来,支教志愿者们在帮助中西部贫困地区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持续性强、意义深远的帮扶项目,涌现出一大批关注西部、热爱基层的先进青年典型。本期青年视点采访了北京大学历届研究生支教团的5 位成员,试图通过对他们的访谈,展现支教志愿者们薪火相传的精神和心系家国的风采,同时也希望他们的感悟与思考能对支教项目更好发展有所裨益。

 

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1998 年开始组建,1999 年开始派遣,采取自愿报名、公开招募、定期轮换的“志愿+ 接力”方式,每年在全国部分高校中招募一定数量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有奉献精神、身心健康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同时开展力所能及的扶贫服务。

北京大学作为首批参与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高校之一,从1998 年组建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开始,20 年里共选派三百多名志愿者赴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云南、河北等地开展支教扶贫工作。目前,第19 届支教团成员正在支教地开展工作,第20 届支教团已经组建,即将于今年7 月前往支教地开始工作。

虽然每位志愿者前往支教地服务的时间是一年, 但是20 年来,研究生支教团源源不断地向支教地输送志愿者,这是一场已经持续20 年、并将继续坚持下去的志愿接力。为展现北京大学支教志愿者们的精神与风采,我们采访了第十五届支教团成员宋文轩、第十五届和第十七届支教团成员邵子剑、第十八届支教团成员高赫聪、第十九届支教团成员周志鹏、第二十届支教团成员马霄楠,请他们谈谈对于支教的感悟与思考,表达他们心底的传承与坚守。

心向远方,我们不忘初心

在风华正茂的年纪,支教志愿者们远离了繁华闪耀的大都市,将自己青春年岁中美好的一年留给了祖国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选择远方的他们, 有自己始终不忘的初心。

马霄楠:我选择支教的原因可以用“初心”二字概括。我从小对教育就抱有很大的热忱,支教是我一直想要体验的一种生活方式。进入大学后我也接触了关于教育的不同方面,比如,大二时与同学一起创办过一家教育公司,探讨如何用教育尽可能惠及更多人;大二暑期在青海山区支教过一个月, 帮助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进一步发展。我曾与参加过支教的师兄师姐交流了很多,看到很多他们对支教生活的分享,发觉在目前这样一个年龄阶段, 支教是一种很棒的生活体验,去看一看祖国相对偏远地区的基层教育是怎样的,对自己思考青年人在教育中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有很大启发。

周志鹏:我在校团委社会实践部工作的时候, 在组织和评选实践团队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支教团队,看到了很多他们的实践成果和个人经历。他们的支教体验让我意识到,通过支教活动能够对不同地区的教育状况有新的认识,还能够收获带给学生成长的愉悦和满足。我希望通过支教来磨炼自己的性格、开拓自己的眼界、体会基层的工作环境和方式。

邵子剑:我觉得总在学校这个环境里生活会比较单一,所以想去边疆认知中国,我认为这也是北大人的一种情怀。很多人觉得支教会浪费一年时间, 但我不这么认为,支教这一两年的积累总会在身上留下痕迹。这种积累并不是在功利层面能够对赚钱升官或找工作有帮助,而是对人生发展有好处。

宋文轩:当初选择支教,一方面是出于对西部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北大学子的家国情怀, 想要帮助他人、为社会做些事情,去改变一些事情。

不畏艰难,我们蜕变成长

中西部贫困地区的生活环境无疑是艰苦的,当地的社会文化也是志愿者们相对陌生的,面对来自物质条件、文化差异等多方面的困难,志愿者们迎难而上。他们在一年的支教生活中,收获了蜕变和成长。

马霄楠:我认为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过程中精神上的满足往往会使人忽略物质上的匮乏。而且我从小就比较独立自主,不太在意物质条件,我觉得支教地物质条件艰苦并不能成为我选择支教时的阻碍。

高赫聪:支教地的生活还是挺艰苦的,我们宿舍晚上跑进来老鼠,有各种虫子,冬天暖气很差,我们在宿舍每天都被冻得透透的,水龙头也结冰,每次洗手前都要为自己加油鼓劲儿。但是去之前我们对此就有心理准备,所以总体上感觉还好。这一年支教对我来说是一段非常珍贵的人生经历,吃了很多苦, 也长了很多见识。我从新疆回来之后特别珍惜在学校的时光,觉得知识太神圣了,有一种敬畏感,总觉得自己无比幸运,能够受到这么多庇佑,安心读书。

邵子剑:两年的支教经历对我影响很大,让我对中国有了更好的全称性概念,了解到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后我的心变得很大,事业和人生都有了更丰厚的积淀,新疆和西藏的故事成为我人生中非常难忘的回忆。这也是对我们的一种历练,帮助我们明确未来的奋斗方向,让我们看到其实还有很多事可以做。对于北大人来说,我们的理想不能建构在空中楼阁当中,我们还是要去做,与其坐而论道, 不如去社会中实践,只有去做才会发现问题,只有经历过才会知道要怎么做。另外,我觉得去支教的人同时也在影响身边的人,我周围的人通过我了解那方山水,我们无意之中就发挥了桥梁的作用。我们一个人去做这个事情的力量是非常微小的,但是一群人、一代人的力量是巨大的。

宋文轩:对我个人而言,去支教相当于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评价体系,与我们学习、求职、就业的生活是不太一样的。支教地毕竟是一个比较落后、原始的地区,当地人和我们的世界观生观、价值观可能都不太一样,相当于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但是随着你在这个社会里待得越久,你就会慢慢地发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也在为追求而努力。当我从这里回归到原本的生活中时, 就会发现,自己的心胸慢慢地变得宽广,对一些事情会慢慢地看得开,对另一些事情会更加认真。

薪火相续,我们坚守传承

虽然每一届支教团仅有一年的支教时间,但一届接一届坚持下来,20 届就意味着持续了20 年。20 年来,研究生支教团源源不断地向支教地输送志愿者,支教队伍的力量不断发扬与传承,这其中,既有经验的传承,也有项目的传承,更有志愿精神的传承。

周志鹏:在校团委社会实践部工作时,我认识了邵子剑师兄,他先后参加两届支教团,志愿花两年的时间去西部支教、去了解祖国的西部。他和我们讲述过许多支教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只有真正花时间到西部看一看、真正到基层体验一下,才能感受到那些不一样的理念、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成长环境。我也希望能用一年时间去西部支教,为那些学生的成长带来些微改变,认真做这样一件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事情。

马霄楠:支教团虽然在当地支教的工作只有一年,但其实一届支教团是三年周期。我们在大四学年初组成支教团,大四一年会进行教学技能的相关培训、团队建设、地方准备、理论学习等,今年还特意增加了志愿者到北大附中进行连续六周的听课学习这一培训项目;第二年前往支教地支教,及时总结工作;第三年回到学校后我们会进行“传帮带” 工作,帮助下一届支教者尽快做好准备。

邵子剑:如果你真正去西部扎根待一段时间, 就会对当地的观念有所改变,再加上研究生支教团每年都有人去,对每个人来说可能只是一年,但对当地人来说是有传承的,是能够实现教育扶贫的。“言传远疆”项目的初衷在于改善南疆缺乏汉语教育的现状,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培训新疆师范大学里的民族学生,再让民族学生自己教自己。习总书记考察新疆时曾说:“学好普通话,方便找工作”,南疆地区尤其比较缺乏双语老师。当时我们想到了互联网平台, 于是联系了深圳的企业赞助远程设备,后来又依靠其他传播载体、以视频方式授课,从我们支教的学院中选拔志愿老师。从2014 年开始,“言传远疆”项目到现在已经做了4 年,传承了4 届研究生支教团,培养的学生有四五百名。这其实也是一种志愿者的传承, 我们教新疆的大学生,依靠团校这个媒介,团校的学生又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去教南疆的小学生。

直面质疑,我们坚定决心

关于支教,支持有之,质疑有之。各种声音的存在让我们在不断前进的同时保持清醒,时时审视自身,以更坚定的姿态为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尽绵薄之力。

高赫聪:教育的力量是寸积铢累的,我们一批又一批志愿者去持续地输送知识,引导孩子们树立梦想,让他们能够拥有获得美好生活、建设家乡的能力。这种影响没有办法完全量化,但是我相信在这些孩子心里,他们可以很真切地体会到支教老师带给他们的触动和改变。

邵子剑:育人者其实也在育己,我一直觉得支教对于本人的冲击更大,个人的自我提升和视野拓展是非常大的。支教是个良心活,要真正去做一个教育者,好好备课、按时上课,想尽办法把你知道的东西告诉学生。我们既然担任了支教老师的角色, 就要想尽办法给当地的孩子带来改变,这种改变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也许在他人生中的某一个阶段就会唤醒这种记忆。我的很多学生一开始就觉得我教给他们的东西没用,又不考试,但当他们真正走上择业就业的道路做选择时,会发现很多问题是共通的,很多事情当年老师都讲过。

马霄楠:我觉得支教更关注的是边远地区孩子们的个人成长,包括个人文化素质、精神品格、人生观、价值观等。只要在我们的帮助下他们能够实现一点个人成长,一点一滴累积下去,总会带来更大的进步。对我个人来说支教只有一年,但我们的支教项目已经有20 年了,每一年都会有新的志愿者给当地带去新的活力、新的观念,我觉得这种延续性较强的支教项目还是很有意义的。

周志鹏:对高校学子来说,支教谈不上是镀金, 更多的是一种历练和成长,意识到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当你真正从大城市走近市镇、走近乡村时, 你才会了解中国的全貌,才会知道其实还有许多人的生活环境那么艰难,才会更加珍惜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对支教地来说,一年的时间确实不长,甚至还有许多时间更短的短期支教,要真正带动地区教育水平的提升,支教志愿者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也不可能仅凭几个人一年的时间改变当地的教育现状。我觉得我们更多的是带给孩子们态度方法的引导,让他们开拓眼界,了解未来的可能性,认识到自己发展可以做出的选择。孩子们十分喜欢听我们这些来自高校的支教老师给他们讲关于北京、关于大学、关于专业的各种故事,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到渴望与期盼。我们一年的教学与陪伴,更多的是在他们的心灵里埋下一颗种子,一颗为未来奋斗努力的种子,对他们的激励与启发大概是我们这些支教人最大的价值了。

 

 

 

执 笔:

李嘉钰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5 级本科生

何得奇 北京大学法学院2016 级本科生

丘雨柔 北京大学中文系2017 级本科生

采 访:

李嘉钰、何得奇、郭家书、王雅茹、李江涛

 

访谈人员简介:

宋文轩,北京大学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全国研究生支教团首位申请延期的志愿者;

邵子剑,北京大学第十五届、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发起“言传远疆”在线教育项目;

高赫聪,北京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党支部书记;

周志鹏,北京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

马霄楠,北京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新疆分团团长。

 

致谢:感谢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管理办公室对本次采访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