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的行动纲领和思想指南,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习近平坚持和应用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党的十九大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这一最新理论成果载入宪法,成为指导全党全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石
马克思主义作为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过程中,党的领导人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共产党领导人能够实现发展马克思主义,因为他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学风,贯穿在这些理论中的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这一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实现自身发展的理论逻辑。
2012年,习近平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军事委员会主席,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与记者见面时,习近平说:“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1]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誓言,是一个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光辉的誓言。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在对新进中央委员、候补委员讲话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2]“我们党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3]在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处于优势的情况下,在中国共产党部分领导和部分党员共产主义理想动摇、徘徊时,这样的讲话,这样的声音可以说是振聋发聩,这显示出习近平作为共产党总书记敢于担当精神和具有的坚定信念和马克思主义素养。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攻坚克难,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中国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时代课题。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是这个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和主要贡献者,因此,这个理论以他的名字命名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理论是在解决和回答实践遇到的问题中产生的,回答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离不开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思想方法(路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总是遵循一定的思想方法,这一思想方法体现这个理论的哲学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遵循的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方法),它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在担任总书记前,作为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十分重视党校学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2012年他在春季学期开学典礼讲话中说:“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用过‘实事求是’这个词汇,但他们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突出强调的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用中国成语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作的高度概括。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来制定和形成指导实践发展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我们党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和兴旺发展起来的。”[4]实事求是“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5]习近平把“实事求是”不仅仅当作思想方法,而且进一步提出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取得胜利的法宝。这表明习近平不仅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而且深化了对实事求是的认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奠定坚实的哲学基础。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2013年,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集体学习时,首先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有力回答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过时论的观点;其次,他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性;最后,他提出要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他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6]
习近平就如何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出自己如下见解。
(一)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是从我国现在的社会存在出发的,即从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的,也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的。
(二)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的原理
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我们提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三)关于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原理
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有着作用和反作用的现实过程,并不是单线式的简单决定和被决定逻辑。我们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是因为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只有既解决好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的问题,又解决好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的问题,这样才能产生综合效应。同时,只有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提供强大牵引,才能更好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四)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在这次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党的干部发出号召,要求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提高自己的水平。他说:“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7]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辩证唯物思想
2015年1月23日,习近平又一次主持中央政治局举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集体学习。他说:“今天,十八届中央政治局进行2015年第一次集体学习,学习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2013年,我们进行第十一次集体时学习安排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安排这两次学习,目的是推动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更全面、更完整的了解。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8]
习近平进一步分析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问题的关系,回答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如下观点。
(一)要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
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不能脱离这个基点。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基本国情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风险、面临的难题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我们提出要准确把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辩证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作出的判断。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并不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而是认为这种反作用有时是十分巨大的。我们党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第一位,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我们必须毫不放松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二)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
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直面矛盾,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我们强调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出化解产能过剩,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等,都是针对一些牵动面广、耦合性强的深层次矛盾的。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首先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我们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我们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
(三)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
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当前,我国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看形势做工作不能盲人摸象、坐井观天、揠苗助长、削足适履、画蛇添足。要加强调查研究,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规律,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
(四)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我们推进各项工作,要靠实践出真知。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对经过反复实践和比较得出的正确理论,要坚定不移坚持。
在这次学习活动中,习近平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十分有力回击攻击辩证唯物主义的各种错误观点,捍卫了辩证唯物主义。他发出要发展21世纪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号召,他说:“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9]
2013年和2015年,习近平组织中央政治局同志集体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继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共产党高级干部又一次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活动;是1987年陈云希望总书记组织政治局、书记处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体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清醒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抓住时代主题,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客观现实出发,把现实性可能性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确立自己的新理论,提出自己的新纲领,明确自己的新目标,制定自己新战略。用新理论武装群众,用新的纲领带领群众,用新的目标鼓舞群众,用新的战略指导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作用。
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眼光,敏锐地牢牢抓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用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回答新时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而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质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离开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离开新时代和离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孤立地理解和看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八千多万党员,领导着中国13亿多人口的执政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用这一行动纲领引领13亿中国人民,用这一战略策略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必将对中国和世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李少军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梅沙白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
[2][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09,115.
[4][5]习近平党校十九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275,276.
[6][7]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N].人民日报,2013-12-5:1.
[8][9]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N].人民日报,2015-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