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自2012年以来,国家实施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的计划已经连续执行了五年,201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表明这一计划将会继续在高校实施。这一计划是落实中央扶贫战略部署的重要手段,表达了国家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美好愿景。但由于缺少长期规划和配套政策支持等原因,难以对当前的教育形势扭转和农村学生发展有较大的帮助。文章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为例,反思扶贫专项计划落实过程中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扶贫专项计划;大学生;学校表现;问题及建议
一、扶贫专项计划实施的目标及现实困境
根据国家公开的相关文件内容显示,扶贫专项计划的主要目标有三项:第一,通过实施专项计划,增加农村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而促进社会公平;第二,引导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提高教育水平;第三,鼓励学生毕业后回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i]该计划目前已实施四年,其在“增加高校农村生源比例”这一目标方面已初显成效,但该计划在“量”上取得的成绩却并未彻底解决“质”上存在的困境,在实践中,如下问题仍旧比较突出。
(一)扶贫专项计划对于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并不显著
扶贫专项计划要求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因此能够通过这一计划进入重点高校的学生成绩要达到所在省份的一本分数线,仅有少量的专业可以降分录取。因此,通过这个计划受益的群体是贫困地区中成绩相对已经较为优异,有望进入重点高校学习的学生。对于更多的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而言,优质的高等教育仍是一种“奢望”,很难真正起到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故有研究指出,这种政策“会使贫困地区成绩优异与成绩一般的学生在高考招生中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ii]。
(二)扶贫专项计划难以成为改善农村地区教育状况的长效机制
通过扶贫专项计划提“量”并不能根本改善农村教育资源落后这一结构性问题。农村考生竞争力弱化,与城乡发展长期两极化、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等原因密切相关。高等教育前的学习生活经历对学生的性格养成、能力提升影响巨大影响,而扶贫专项计划在这些问题上恰恰“治标不治本”。
改善农村地区教育状况需要的是长效机制:首先,要通过加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扶植作为加强教育保障的措施,使教育的长期发展无后顾之忧;其次,要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落实好人才的工资待遇福利等配套措施,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最后,农村贫困地区相较于城市来说交通、信息等各方面更为闭塞,要加强落后地区与外界的交流,实行定期的教师培训制度,以便老师们能够及时掌握教育的最新状况,与时俱进。
(三)扶贫专项计划提出的引导毕业生回乡服务的愿望难以落实
扶贫专项计划希望“毕业后学生能够对家乡的建设有所贡献”的想法难以落实。该计划并没有对毕业生回乡就业、创业和服务提出强制性的要求,且2014年更改了前一年不能转户口和转专业的规定,考生可以自主决定是否迁移户口。另外,贫困地区学生进入大学后逐渐认识到了城乡发展和工作收入等方面的巨大差距,愿意毕业后回家乡工作的学生很少,留在有更多发展机会的大城市对于帮助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是更为现实的选择,扶贫专项计划难以形成人才对贫困地区的“反哺”。
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基层观察(2013—2016年)
历史学系作为北京大学扶贫专项计划的专业之一,从2013年开始,每年有10名通过扶贫专项计划入学的学生。下表反映了扶贫专项计划学生每年的人数和占比情况。
表1:扶贫专项计划学生占各年级总人数的比重(单位:%)
图片无法显示
通过对历史学系的扶贫专项计划的学生在校学习和表现,可以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
(一)与其他学生群体相比,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有较为明显的差距
历史学系对学术要求严格,课程一般为“论文/读书报告+闭卷考试”的考察形式。与简单的“背诵记忆”不同,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的思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由于生源地教育资源稀缺,专项计划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在学习能力与视野上往往存在“先天不足”,又因为基础薄弱难以迅速适应教学内容而衍生出“后天失调”的问题。下表是对历史学系2013—2015级三个年级本科生中扶贫专项计划学生成绩的反映。
表2:扶贫专项计划学生成绩情况
图片无法显示
上表可以看出,通过扶贫专项计划入学的学生成绩普遍不理想,个别“例外”的共同之处在于宿舍关系融洽且宿舍学习氛围浓厚,室友的成绩均在班内前半段,在这样一种共同环境下,很容易对个人产生连带影响。由此可知,“同辈影响”可能对于他们成绩的提升有所帮助。
(二)与其他学生群体相比,社会交往能力存在明显不足
第二课堂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有助于学生尽快融入集体并能对校园文化迅速产生认同,进而能拓展学生眼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但是观察发现,相当比例的专项计划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障碍。这种现象可能也是学生高中状态的一种延续,对于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大学之前的生活相对简单,较少参加各类社交活动,因而进入高校后对各类社交活动往往有较强的陌生感,参与率比较低,在集体中的存在感亦相对较低。
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的情况能够从侧面反映这一问题。下表是系内专项计划的学生担任校内外学生骨干情况的统计。
表3:扶贫专项计划学生担任学生骨干情况
图片无法显示
可以看出,每年10名左右通过扶贫专项计划入学的学生中只有个别人在学生活动中比较积极,其余学生多不善交际。在与这部分学生的接触中了解到,他们确实在入学之初对参与活动比较抵触,往往存在自卑心态,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只是比其他学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三)对扶贫专项计划和学校专业缺乏深入了解,对未来缺少合理清晰的规划
扶贫专项计划的学生在择校时常常具有盲目性,入学后又往往陷入专业不适应且无法变更的困境。以北京大学为例,实行扶贫专项计划的院系包括文史哲等人文基础学科,在“仓廪未足”的情况下,很多学生难以领略到人文学科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当今社会上所谓“回报率”来看,人文基础学科确难立竿见影地大幅度改善家庭与个人贫困状况。学生在遇到困境后,又不善于自我解决或寻求帮助,种种衍生问题进而由此而来。
L是2013级扶贫专项计划的学生,他曾对自己因为“北大”的名气放弃了到上海某著名高校经济学专业学习的机会表示后悔,在认清了转专业无望和成绩不理想的现实后,L毅然选择了参军入伍,希望在部队服役后能够通过政策的帮助重新规划自己的道路。L尽管走了弯路,但他仍然是幸运的,因为仍然有选择的道路。不过对于很多有共同经历的学生而言,如何在不感兴趣的专业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四)与其他学生群体相比,遇到困境时常有无力感,缺乏解决问题的信心与办法
对未来缺少规划、在成长中遇到困境,这是青年人都可能遇到的问题。但面对困境时是否能够进行自我调节或寻求有效帮助,则在不同群体的学生中判然有别。专项计划的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的是一种与之前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在宽松自由的校园,面临着校内外的多元选择。环境的变换对他们更加容易产生冲击力,而这种冲击力对他们的影响往往极难消退。M是来自贫困山区的扶贫专项计划学生。入学后的M日夜沉溺于游戏,逃课挂科,几近退学的境地。系学工办多次约谈、督促后均不见成效。M自己也表示,尽管想改,但是经常“控制不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自制力不强,但是更核心的问题是这些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在遇到困惑时,更难调动身边资源、寻求有效帮助。
三、以学生发展为落脚点完善招生和培养计划
通过分析历史学系的情况可以看出,仅仅依靠扶贫专项计划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后续的帮扶措施,高等教育前的“先天不足”将使他们难以在大学里得到发展和锻炼,对成长成才帮助不大。要改变这一局面,使国家针对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计划真正落到实处,就需要在招生设计、培养方案、思政引领、困难资助等方面构建一套长效机制。
(一)学校招生:要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好心办坏事”
要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发展,招生工作要打好基础。一方面,要从政策层面做好导向,让学生充分了解政策的目的和内容;另一方面,招生前安排专门的老师负责,保证学生对所选择的学校和专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信息畅通且全面的城市学生相比,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由于视野的局限和信息的匮乏,在择校时会常常会有盲目性。所以,实施扶贫专项计划的第一步应该是尽量消除信息壁垒,在招生中尽可能多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帮助。
此外,在招生专业的考虑上,应尽量与“扶贫”的目标相一致,结合专项计划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分流到更多可以立竿见影、精准扶贫的专业。在学业引导方面,亦可尝试设置预科阶段学习,解决部分学生“先天不足”与“后天失调”的问题。
(二)学生培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通过扶贫专项计划进入北京大学的学生所学专业多为传统优势人文学科,也能培育出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的社会精英。因此,要充分发挥好第一课
堂育人的作用,在课程设置方面深入浅出,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借助北京大学目前学部制度的便利,打通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在学部内自由选课,帮助学生发现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外,院系内部通过宿舍和班级学习氛围营造,形成一种相互鞭策、共同奋进的环境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加和成绩的提高。
同时,我们应同样注重第二课堂育人的作用,通过与第一课堂相结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作用。以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使学生能够“保持所长,补齐短板”,在综合能力方面得到提升。根据学生的发展差异分层次培养:对于成绩优秀,个人能力强的学生,我们要做的是为他们提供更高的发展平台,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人生规划去追求卓越;对于那些表现相对普通的学生,我们要在学习之余着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社会实践开阔眼界,通过鼓励创新拓宽发展思路等;而对于那些学习较为困难,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学生来说,我们应该制定特殊的帮扶政策,从“扶贫”到“扶志”转变。
(三)发展引领:专业教师与辅导员联合护航、精准扶贫
对于扶贫专项计划的学生,绝不仅是入学后给予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等经济资助这么简单,应该建立起从关心关爱学生到学术帮扶再到综合素质培养的多线机制:1.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在校园里最亲密的师友,应该做到真正关心关爱学生,通过多方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困难和发展动向,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2.调动专业老师的力量,充分利用好院系资源,如“宿舍导师”制度,通过线上交流和线下的接触对学生的学业和个人发展起到指导作用,也便于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3.调动学生骨干的力量,在院系和班级内部营造关爱同学、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更好融入。
此外,要着眼于学生的个人能力发展,以年级为单位开展阶段性教育。对大一新生主要进行环境适应教育,将重点放在党建、团建、班级和宿舍建设等方面,营造团结友爱的集体环境,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大二以能力塑造为主,为学生发展提供平台,通过学术和实践活动等发展学生的个人兴趣,关注差异化发展;大三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主,为就业、保研和出国的学生提供多方面的讲座和培训信息,明确人生规划;大四要实行分层教育,对于即将工作的学生以社会适应教育为主,保研和出国的学生以学术能力提升方面的训练为主。通过建立起学生发展和帮扶的团队,为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
(四)观念转变:树立符合自身情况的职业观与发展观
从历史学系2013级扶贫专项计划学生的毕业前景来看,引导学生树立符合自身情况职业观和发展观是必要的:1.通过职业规划类的课程和讲座,为学生提供多行业的了解渠道,帮助学生了解发展兴趣。同时,通过专业的课堂教学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通过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搭建校园通向社会的桥梁。3.通过专业教师队伍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了解学生对于薪酬和个人发展等方面的需求,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给予阶段性的指导和建议。让学生在充分考虑个人特点和家庭条件等的基础上决定个人发展方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鼓励学生在充分考虑利弊得失后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做出决定。
四、总结和讨论
从历史学系扶贫专项计划的学生在校表现来看,要实现国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和教育公平的目标,仅靠扶贫专项计划帮助贫困学生进入高校远远不够,还需要高校形成一整套长效机制,在学生入学后“一以贯之”地通力配合与协作。此外重要的是,需要专职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引导帮扶。否则,扶贫专项计划只是在保证地区招生公平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做的“门面工作”,既不利于院系的管理服务工作,也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更会与计划的“初心”背道而驰。
作者简介:武静怡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苗思安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团委书记研究实习员
①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15_zcwj/201204/xxgk_134392.html.
②唐汉琦.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政策反思[J].考试研究,201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