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在初步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后,文章结合具体工作经验,根据针对北京大学新生进行的测评与访谈结果,总结北京大学新生特点和大学学习生活特点,讨论新生可能面临的适应性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新生;心理适应
每一个新生初入大学都面临着心理和现实的双重挑战,而大一又是关系学生能否顺利就读的关键时期。探析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新生度过调适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查询文献发现,国外对大学新生适应情况的研究多聚焦于学业成就与方法,而对大学新生心理状态的调整研究不甚充分。如Marybeth等对新生校园环境和自我信念的知觉预测学术延期的决定,并就此对学校咨询师提出了相关建议[1];Turner则在研究中认定三个因素:社会参与、学习技能和导师关系,在支持男大学新生学业表现上起到重要作用[2];Levens的研究中,则在对181名大学新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讨论了家庭支持在新生抑郁情绪中起到的作用[3]。
国内对于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的研究也甚少,仅有的几篇文献只是从教育角度探讨如何帮助大学生适应新环境。如,河海大学李利浩老师的研究中调查了师生关系对硕士新生适应性的影响,发现多数新生能较好适应学习变化,同时这一适应受到导师和同门支持的影响[4]。骆稀、吴燕霞使用问卷调查方法针对跨专业硕士新生适应状况进行调研,发现上海市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新生的整体适应状况较差,适应较差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明显偏低,他们不适应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业不适应和入校前后对专业的期望值的偏差[5]。
本文结合具体工作经验,根据针对北京大学新生进行的测评与访谈结果,总结北京大学新生特点和大学生活特点,讨论新生可能面临的适应性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一、北京大学新生特点
北京大学汇集各地优秀学子,他们除了聪明才智,还具有一些其他特质,比如执着与毅力,延迟满足能力,好奇心和探索欲等,这些特点既作为自身资源帮助他们顺利进入北大校门,但也可能成为适应新生活的阻碍,提出新的挑战。在此,笔者总结出三种较常见的北大新生特点,并逐一就其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讨论。
(一)天赋兴趣导向
在新生中很大一部分是对某学科极富天赋的竞赛生,他们在中学期间通过竞赛保送,学习方法以参加竞赛班为主。这类学生一般对自己所学竞赛科目非常感兴趣,学科自我效能感强,对自己未来的生涯规划也多以该学科为主,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由于其学科成就高,多获得省市,乃至全国的奖牌,在中学阶段也多受老师和同学的青睐,不需额外花费精力维系人际关系。
然而,此类学生初入校园可能面临如下挑战:
1.重新定位自我能力。进入北大,每位学生都会面临周围优秀人才太多,自己从“拔尖”变成“垫底”,这种落差对于一直以某学科作为自尊建立点的同学来说打击更为强烈,当发现原来引以为傲,甚至作为自我认同一部分的学业表现忽然变得平淡甚至落后,就很容易陷入强烈的自我否定之中,甚至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都感到迷茫,从而进入一种停滞无力状态。例如,某参加过数学竞赛的学生曾经表示,当自己学业陷入困境,仿佛自己的一切都消失了,自我也不存在了。2.学习方法调整。大学和中学的教学方法有很大不同,对于大多数竞赛生已有一套非常适合自己和熟练的学习方法,一方面教学方法改变带来的不适很可能带来学习困难与成绩下滑,而另一方面竞赛生由于一直学业优秀,很少受挫,第一次面临挫败常常伴随较强的自我怀疑。3.价值观重构。在中学教育体系中,学习成绩是评判个体的重要指标,而大学是学校与社会的过渡区,价值观多元和开放,使得学习成绩优秀并不能再像以往一样给个人带来关注、赞扬和友谊,而丰富多彩的其他领域也为学生提供着新的选择和诱惑,是继续科研学术路线还是转向探索其他领域和生活方式成了一个新的主题,也是自我成长的契机。
(二)信念使命导向
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过程需要极强的动力支持来面对每一个困境和难题,需要强大的意志力来专注当下,排除干扰。在我的访谈经验中,很多学业优秀的学生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力量推动,大多是父母期待的目光。
在这些家庭中,一方面父母会给子女倾尽全力的照看,甚至牺牲自己的时间或利益,另一方面又会对子女报以较高的期待,这些期待可能来自父母未被满足的渴望,比如在亲戚家“有面子”,比如摆脱贫困,比如进入更高的社会阶层等。出于种种原因,父母把自己期待的一部分放在孩子身上,而出于对父母的依恋、忠诚,孩子多多少少也会无形中承载起父母的期待。举例来说,很多学生会提到,“当我成绩优秀时,爸爸妈妈会特别开心,家庭氛围都变得很轻松”“爸爸妈妈从来不会夸奖我,除了说‘这次考得真不错!’”。
从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的视角,依恋的需求是人类的本能,一方面孩子强烈希望得到自己重要照料者的认同,如果说照料者的认可是阳光,孩子就会努力朝向有阳光的方向生长;而另一方面,照料者对孩子的态度也像镜子一样,塑造着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如果互动关系中,只有孩子学习好才能得到家长的认可,学生内心也可能会认为,没有了学习我就是一无所有的。
此类学生来到校园主要会面临如下挑战:1.学业自尊受损。当学生来到北大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地方,之前建立自尊的学业不再能维系功能,自己成为平凡的一员,会感到非常恐惧和焦虑,因为曾经能带来爱和认可的成绩消失了,随着成绩落后好像世界也崩塌了一样。2.与父母期待的纠缠。和父母距离拉开,学生会慢慢感受到自己的渴望和需求,自己的理想和未来;感受到父母期待除了鞭策自己前进,还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和负担,随即会进入一个人生观重塑期:坚持自我还是继续忠于父母?面临冲突该如何表达?如何找到二者的平衡?如何找到自我和父母之间的界限?
(三)完美卓越导向
还有一部分学生主要表现为追求完美,对于功课精雕细琢,不断给自己设置更高的要求从而日臻完美。这类学生一部分出生在极端严格的家庭,心里内化着严厉的父性角色,会像警察一样时刻审视和批评自己的每一个表现,因此也会要求自己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能完美地处理。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个学习非常优秀的中学生,她的主诉是效率低下,别人一个小时完成的试卷,自己总是做不完,尽管如此,她仍旧名列前茅——因为她做的一定是全对的。在后续了解中我得知,她的父亲是一名非常严厉的军人。
然而对于新生来说,大学与中学的一个显著不同是,大学的作业完成期限并不明确,或者说作业完成期比较长,学生自由安排的空间较大,其初衷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但当外在强制警察消失,就为追求完美者提出了很大挑战,具体表现为:1.拖延症。拖延症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口头禅,而拖延众多原因之一便是太过追求完美,以至于无法开始着手工作,直到接近期限才草率应付一个不尽人意的成果上交。2.强迫症。常常会有一些学生报告自己的强迫症状,包括字写得稍有潦草就要重新抄写,课堂上的一点噪音,或周遭同学的小动作都极能抓住自己的注意力,然后便进入不要让它影响自己——不得不关注到它——不要让它影响自己的循环中。
二、大学学习生活特点
除了新生自身特点,大学与中学在文化氛围上的区别,也会给学生带来较大冲击,从第一次离开父母带来强烈的思念,到异乡的饮食、气候带来的生理不适,甚至到同一寝室同学作息带来的压力,崭新的一切都在冲击着每一个初入校园的学生,带来重新认识和调整自我的契机。在此,仅挑选两个我认为对学生心理影响最大的因素加以说明。
(一)自主性强
如前所述,大学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学生自主性强,自己选课,自己上课,自己吃饭,自己选择社团……根据埃里克森对于心理社会发展的划分,大学期间主要面临的心理议题正是:自我同一性的建立与亲密关系的建立。
1.自我同一性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的议题主要处在12~18岁的青少年阶段完成,但在笔者经验中,因为中国的传统应试教育,大多数青少年在高三毕业前的主要精力大都投注在学习中,仍处于埃里克森划分给6~12岁的勤奋议题。由于自我同一性议题的搁置,在大学期间,即18岁后才开始得以显现。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6]。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2.亲密与依恋
埃里克森认为18~40岁个体主要面临的社会心理议题是亲密对孤独的冲突。这在我们大学生中也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友谊、爱情、亲情与自我需求的冲突和纠葛。埃里克森认为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由此可见,大学自主性强的特点一方面给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但同时也使得自我同一性建立过程中的迷茫、挣扎、困惑必定在大学期间暴露;而亲密关系议题的讨论无法脱离一个良好稳定的自我感,或者说一个自我角色混乱的个体,人际关系一定也会遭遇困境。
(二)价值多元
大学的第二个不同于中学的特点是价值多元。传统的中学教育似乎秉承着学习好就是一切的理念,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会受到老师的青睐,而班主任又是班级团体中最具权威的角色,得到班主任的青睐同样也自然导致较好的人际关系,从这个角度,传统的应试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学生其他维度自主发展的机会。而大学则与中学有很大区别,学习成绩甚至成为不重要的因素,社团、实习、特长、人际关系、科研能力等多个舞台,每个地方都有展现才华的机会。这时之前的学习信念面临动摇,个体陷入重新寻找自己的迷茫中。
从人的道德发展过程来看,皮亚杰将个体的道德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2~5岁),该阶段儿童缺乏按规则来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第二阶段为“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6~7、8岁),该阶段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把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第三阶段为“可逆性阶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阶段(8~10岁),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第四阶段为“公正阶段”或自律道德阶段(10~12岁),该阶段的儿童继可逆性之后,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得到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笔者认为在应试教育体系下,中学生的道德阶段大多还处在第二阶段,即“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并没有足够空间探索自己的价值体系,这导致进入大学初期,仍旧有很多学生表现为在意周围同学的眼光,在意老师的评价(即使看到他人评价中主观的成分)。在大学开放和宽容的环境下,个体才开始慢慢尝试进入“可逆性阶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阶段,这个过程带来的怀疑—尝试—受挫—调整循环,也是大学生完成成长和适应过程的必经之路。
三、新生适应问题表现
心理压力医学上又称为心理应激,是指来自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各种事件,被大脑皮层接受,在认知、人格特征等因素的作用下,大脑将刺激信号加以转换成为抽象观念,并进行加工、处理、储存,再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而导致各种症状或表现。初入大学是重大的应激源,环境的变化与自身人格特质相作用,必然带来一系列的适应反映,笔者在临床经验中将比较常见的问题总结为如下三点:情绪性议题,人际议题,适应性议题。
(一)情绪性议题
一是抑郁。因落差或不适应带来的自我怀疑、迷茫、自责、自我放弃等心理,进一步陷入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意志消沉、正常作息节律被扰乱等为主要表现的抑郁状态。
二是焦虑。表现为在面对微小失控和挫败产生的过激焦虑反应,包括心跳加速、胸闷、出汗、手脚冰凉、注意力难以集中等躯体和心理表现,甚至演化成强迫性行为或思维,如强迫性听到周围同学的叹息声,或躯体化症状——担心自己生病而反复检查等。
(二)人际关系议题
一是敏感—孤独—退缩。这部分学生在人际关系问题中主要情绪是恐惧和不自信。因为在中学一直以来作为优秀学生,或被崇拜的对象而被特别对待,有些学生不会主动进行人际交往,不懂如何自我表达。而进入大学,自己学业表现平凡更是羞于主动开口,于是慢慢变得自闭和退缩,产生较强的孤独和无助感;而不希望家人担心,不想麻烦别人的心理,也让这些学生用压抑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感受,最后有的甚至产生沉迷网游等回避行为。
二是敏感—冲突—离群。这部分学生在人际关系问题中主要的情绪则是愤怒和敌意。因对于他人眼光敏感,认为别人故意贬低或轻视自己而产生人际冲突,甚至进一步泛化到认为同学老师都针对自己的想法。
(三)适应性议题
一是认识自我。由于之前更多都是老师和家长管教下的自己,真实自我在一定程度上被压抑,大学自由开放的环境下,学生会感到迷茫,渴望增加对自己的探索,找到自己的定位,即寻求身份认同。
二是生涯发展。随着自我认识的增加,学生会产生对自己未来的期许,渴望进行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涯规划。而此过程有可能有悖于父母,从而陷入焦虑抑郁情绪。
四、新生适应问题的应对
(一)自我觉察
首先,大学新生需要对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一定关注,及时发现状况便可及时作出调整。关注方面可以涉及:1.情绪状态。自己每天的心情如何?如果从0~10分进行打分,自己的情绪状态是多少分?自己出现最多的负面情绪是哪一种?最容易诱发自己负面情绪的情境又是哪一种?2.人际关系。自己是否交到一两个知心朋友,自己过去的朋友能否继续为自己提供支持?如果自己遇到困境,第一个想到的会是谁?3.学业状态。自己是否能按时完成作业?对于课程更多是期待还是焦虑抵触?是否能够保证大多数课程的出勤?当觉察到自己状态的变化,便可以试着及时通过各种方法加以调整生活。
(二)寻求自助
自助的方法有很多,当发现自己状态不佳,可以试着自问如下两个问题:1.我希望自己变成怎样?2.在我过去的经验中,什么能够帮助我走出现在的境地?谁最能够给我提供支持和帮助?常见支持因素包括:有规律的运动,短途旅行,找伙伴倾诉,找现在或过去的班主任或辅导员谈心,自己的爱好,甚至购买一些相关书籍,旁听讲座,浏览相关网站也许都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三)专业帮助
当自我寻求的帮助仍旧没有对状态有任何改善,并状态维持或恶化达将近两周时,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帮助,包括心理咨询中心,未名bbs心理健康版块等,如有较强情绪或其他症状,也须及时赴精神科医院就诊治疗。
[1] Patrick Turner. Supporting freshman males during their first year of college[J].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2016, 35(4): 342-355.
[2] Ross, T., Kena, G., Rathbun, A., Kewal Ramani, A.,Zhang, J., Kristapovich, P., and Manning, E.Higher Education: Gaps in Access and Persistence Study (NCES 2012-046)[M].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2012.
[3] Sara M. Levens, Farrah Elrahal, and Sara J. Sagui. The role of family support and perceived stress reactivity in predicting depression in college freshman[J].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16, 35(4): 342-355.
[4]李利浩.试析硕士新生的学习适应——一项基于其与导师与同门间关系的探讨[J].西安社会科学,2010,28(6).
[5]骆稀,吴燕霞.上海市跨专业硕士研究生新生适应现状调研[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35(2).
[6][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