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理想信念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的方向。文章基于全环境育人理念中“信息—观念—价值—行为”育人本质链条的观点,分析认为由于政治性与时代性共同构成理想信念教育的评价尺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只有持续不断地进行供给侧改革,才可能满足受教育者的现实要求。针对“互联网+”总体背景,文章以“信息”这一枢纽建立了外部环境与教育活动这二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入口、过程和出口三个阶段的考察,呈现了网络对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全面冲击。围绕“互联网+”背景下如何以供给侧改革推动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文章总结提出话语内容乏力、教育主体单一、活动方案保守是当前主要制约因素,从因势利导思路,需要借助网络平台进行重点着力,实现话语体系重构、师生关系调整和组织形式创新。文章还初步探讨了以虚拟货币为媒介来鼓励校园网络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可能性,提出应以市场力量激发师生创新活力,从而加快供给侧改革的步伐。
关键词:互联网+;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供给侧改革
新世纪以来,网络与社会生活的全面接轨及深度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由此而出现“互联网+”一词和“互联网+某某”的搭配。这类语汇的迅速走热,不仅真实反映了网络在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应用和普及的现实,进行了工具层面的一次技术大革新,而且鲜明昭示出作为一种发展趋势,网络对社会原有样态的强大破坏力和重整力,实际完成了关系层面的一次系统性改造。这样的深刻影响不可避免渗透于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无论采取被动接受或主动应变哪一种态度,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正在经历着调整与适应的过程;其中,直接关系人才培养方向性问题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亟待破解的普遍性难题。
一、政治性与时代性要求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重视供给侧改革问题
“理想”与“信念”这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逐渐合流成为一个概念,并在近年来得到广泛使用;“理想信念”既包括对理想目标必然实现的坚定信念,也包括对日常奉行理想的执着追求,是人的意识与精神的有机统一,也是认识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所要解决的是个体发展的道路选择和内生动力问题。作为一项特殊教育活动,“信息—观念—价值—行为”这一网络信息时代的育人本质链条同样适用于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受教育者在接受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自我消化,进而影响观念的生成、价值的塑造和行为的导向①。其中,相较于后三个阶段,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是基础所在,就复杂程度而言也更为简单直接和可实现人为干预。为此,由谁传递信息、传递什么信息、怎样传递信息,就成为教育者作为供给一方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毋庸讳言,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特定的政治性,反映其存在价值。从教育活动的目标来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在任何社会制度背景下都是教育事业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其中价值导向是根本、是基础;与此相一致,从传递信息的基本要义来看,需要向受教育者“输入”体现官方意识形态色彩的价值观内容,并期望在经历观念生成和价值塑造后,能够“输出”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行为取向。同时,理想信念教育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体现其生命活力。从教育活动的方法来看,信息传播的叙说者、叙说方式、叙说途径等,都可能影响受教育者“信息消化”的效果,为此着眼信息需求一方的现实情况,教育者必须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充分考虑环境和对象的变化因素,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采取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策略,从而使得以纵向历史发展角度来观察时,理想信念教育无不留有所处时代的特殊印记。
正因为这样的天然特性,政治性和时代性也就共同构成了评价理想信念教育成效的基本尺度,一方面要求合目的性,以核心价值观实现思想引领,另一方面还需要合规律性,切实产生影响带动的效果。以十余年来始终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即2004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例,其中明确提出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是在大学生群体中“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工作的指导思想则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理想信念教育所承载和传播的“信息”,就政治性而言,核心内涵基本稳定,主体是四项基本原则;但就时代性而言,变化始终是常态,中国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在变,青年群体的代际特征更加明显。由此,如何将具有稳定性的政治主张有效地在受教育者群体中实现传播并接受内化,必然要求教育者要基于政治性和时代性标准,从积极作为的角度持续不断进行供给侧改革,包括调整思路和方法、丰富手段和途径,在真正解决受教育者关于成长关于发展的方向和动力的现实困惑中,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的传承与变革。可以这样总结,如果忽视了政治性标准,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然走上歧路,而如果忽视了时代性标准,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则会走向死路。
二、当前网络环境对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全面冲击
网络发展借助信息利器,对学生的聚合方式、思维习惯、价值取向、人格塑造产生全局性深远性影响;由于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同样遵循“信息—观念—价值—行为”这一育人本质链接,信息有效传播是教育者的主要发力点。由此,我们可以借助“信息”这一枢纽建立外部环境与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这二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入口、过程和出口三个阶段的考察,呈现网络对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全面冲击。
从“入口关”来看,无论组织或个人通过网络渠道传播信息实际上空前自由,传统格局中“把关人”对信息筛选的环节难以为继,这使得受众获得多样态内容同时,不可避免需要面对信息垃圾的巨量生产和高速传播,资料太多而知识太少成为一种尴尬现实。就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而言,信息数量无序膨胀造成的“信息过剩”,加剧了一元指导思想与多元文化现实的竞争关系,甚至是斗争关系,意识形态层面的交锋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激烈。
从“过程关”来看,过多的信息让受众难免感到无所适从,更重要的是,观念生成及价值塑造的不确定性风险大大增加,最终使得面对选择问题时往往陷入困惑当中。就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而言,网络环境给一些消极甚至错误的思想观念以传播空间,通过“眼球经济”最大限度迎合人性中自私、贪婪、虚伪等恶的一面,不仅弱化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表现出“选择障碍”,更重要的是,还在动摇理想信念教育的根基,正在不断分流和分化受教育者群体。
从“出口关”来看,教育者所期望的受教育者行为选择,很多时候并未出现,更多回应为沉默不语,也使得对于未来的行为取向预期大大降低。就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而言,在涉及政治信仰、国家道路、青年责任等话题时,不少学生倾向隐没于群体之中而不愿意明确表态,尽管“沉默螺旋”并不意味着理想信念教育没有效果,但立场态度的犹疑和行动转化的迟滞确实也引发了不少质疑声。
总体而言,网络环境造成理想信念教育对信息传播的控制力不断下降,使得理应潜移默化影响个体行为方式的主流价值观念的规范和制约作用大大受阻。这种现实,一方面要求教育者需要扭转心态与认识,“一家独大”的传统格局已基本改变,此时不能再期望“一蹴而就”而要“细水长流”、“精耕细作”,另一方面也要求教育者要迎难而上、积极作为,调整、改变、充实、完善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方法,以供给侧改革要教育活力和切实效果。
三、互联网+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具体着力点分析
首先是传递什么信息?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政治性特征,这就限定了基本方向和内容框架,但并不意味着需要奉行教条主义或本本主义,反而是从时代性要求出发,考虑受众思维方式,与时俱进建构合理话语体系,符合逻辑层面的自洽性。关于这一问题,现有体系已沿用多年,从小学至大学阶段照本宣科式的不断复述已经很难引起受教育者的听讲兴趣,特别是其中一些解释已与现实生活特别是青年心理感受有很大隔阂感,比如关于“大学生为何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吃水不忘打井人”的故事很难让成长在物质生活丰裕年代的学生产生共鸣,这导致理应解决学生精神层面问题的理想信念教育,很难真正进入学生内心,而是游离于外我状态。
针对“外”和“内”的矛盾,互联网+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体系重构提供了广阔平台。首先是丰富了语言素材。近年来各种网言网语大量进入日常语汇,网络化、青年化色彩的网络语言也逐步为教育者所使用,如“给力”、“点赞”、“吐槽”、“友谊的小船”等等,拉近了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距离,也一定程度改变了理想信念教育刻板的印象。其次是提供了实证参考。话语体系的重构势必建立在大量真实案例的基础上,经历由实践到理论的抽象化过程,而目前网络已成为舆论的绝对主场,通过这一窗口我们可以准确观察到社会思潮动向和青年群体心态的变化,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思维视角和话语路径。
其次是由谁传递信息?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种观念影响的活动,必然有传者和受者的区别,在传统格局中,分别对应教师和学生的身份角色,教育者的队伍组成相对单一,由此精力投入也存在总量约束性。与此同时,作为目前大学生主要群体构成的“90后”与“95后”,一方面更加强调个人主体性,主张思想独立,具有反传统、反权威的思想倾向,特别是网络基本普及进一步带来“后喻文化时代”的基本定型,教育者作为知识权威的传统形象本身已在解构过程中,更遑论“我说你听”的观念影响和价值塑造;另一方面,“90后”与“95后”的个体差异更加明显,多样化的个性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一定程度摊薄了教育者的影响效果,对于包容性的不同理解也容易导致师生间冲突关系的发生。
针对“你”与“我”的矛盾,互联网+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师生关系调整提供了有利路径。根据全环境育人理念,育人场域可分为网上和网下两个部分。在网上,个人身份的虚拟性构筑了平等对话机制,身份标签为观点标签所取代,能够影响触动受者思想认识首先在于内心真正认同,而无关年龄、学历、地域、民族等因素,传者与受者不再身份对立,反而因为情感共鸣产生了精神相通。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中传者与受者的身份也不再固定,使“你”与“我”的身份界限进一步模糊化,从朋辈教育的角度看,更多时候是以“我们”这样的集合面貌出现。
此外是怎样传递信息?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不仅需要优质内容和良好关系的支撑,也需要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才可能增强自身竞争能力。传统形式包括党团日活动、订阅党报党刊、收听收看电视广播、优秀典型经验分享与学习交流等等,主要特点是集中于现实环境、有具体的组织依托、要求步调统一、一元化色彩明显。但是,面对具有强烈自主意识的“90后”、“95后”,他们渴望自我生活方式得到尊重,强烈追求自由,将与个人生活相冲突的要求定义为对于人权的漠视,这使得办法不多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的组织难度不断加大,过于强调服从、主要依赖强制力,容易使得理想信念教育本身流于形式化。
针对“少”与“多”的矛盾,互联网+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组织形式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相较于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网络传播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包括传播内容的海量性和开放性、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和交互性,此外还包括传播方式的虚拟性、传播形态的多媒体化、传播环境的个性化等等。就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组织形式而言,由于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及不断创新的互联网新技术,随之产生了更多想象力空间。仅以目前流行的微信为例,图文影音并茂、实时对讲、精彩内容即时分享等,为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创新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四、加快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一种可能方案探讨
“互联网+”助力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有赖于通过话语体系的重构、师生关系的调整和组织形式的创新来实施供给侧改革,从而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自由流动信息市场中的竞争力。那么是否可能加快这种改革步伐?笔者认为需要探索对不可量化的教育效果问题引入可量化的评价激励机制,借助市场法则调整供需关系,最大程度激发师生创新活力。
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需要经历“信息—观念—价值—行为”的过程,“信息”这一端最为基础,在网络环境下的竞争也最为激烈,为此从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角度,需要鼓励师生创作更多高质量的校园网络文化产品,让清风正气占领网络阵地,为“信息消费”提供更多选择。但是,同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相比较,校园师生的这种“信息生产”更多属于个人自主行为,学校的推手角色还亟待补位,需要以资源投入分配为抓手,通过评价体系的建设在全局层面发挥引导干预的积极作用。
目前,记录使用者网上行为的大数据技术已日趋成熟,但点击数等量化数据更多还是精神层面的肯定,此外由于横向层面不同类型作品的比较相对困难,使得信息消费实际为无偿状态。货币是市场中商品交易的媒介,近年来QQ币、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也逐渐为公众所熟悉和接受,如果引入或开发一种虚拟货币,并明确与之匹配的兑换和流通机制,将使得消费者对校园网络文化产品的评价成为可能,并进一步作为一种显著信号,激励和带动更多同类型产品的创作,也将为学校基于资源投入进行考评奖励提供民意依据。
注:文章系北京大学党建研究会2014—2015年度立项课题“网络环境下北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挑战与发展选择”研究成果。
① 参见蒋广学等:《全环境育人理念的探索实践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创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