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编者按: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时任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在接受专访时如此阐释他的“中国梦”——让凡是想做北大学生的人都能实现“北大梦” 。本期青年视点通过采访北京大学青年教师席瑞斌、保安队长张国强和学生代表许一苇,分享他们对“中国梦”的感悟和理解,回顾自身追寻“北大梦”的缘起与感受,并从不同角度阐发“北大梦”与“中国梦”之间的密切联系,为广大青年学生更好地树立个人理想、履行青年责任、理解“中国梦”和实现“中国梦”提供参考。
记者:“中国梦”是时下的热门词汇,无论是两会的发言讨论,还是校园活动,都掀起了“中国梦”热潮。那么,在您心中,“中国梦”具有怎样的个人寓意和内涵呢?
张国强:我对“中国梦”有三个层次的理解:首先是国家的繁荣昌盛。“中国梦”是在习主席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之后提出的,而结合中国近代的屈辱经历和解放前的痛苦与灾难,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希望国家能够繁荣昌盛,受外国侵略的历史不再重演;其次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和谐相处。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构建平稳安宁的和谐社会,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实追求;最后,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我希望国家各阶层的人都可以自由平等、和谐相处,只要是为国家作出过贡献的,都应当得到国家的同等对待,享受国家几十年来的发展成果。
许一苇:我觉得“中国梦”从宏观上讲就是习主席所说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从微观上看就是每个家庭都拥有幸福、平稳、安详的生活。事实上,在“中国梦”这个概念中,个人、社会、国家是内在一致的,个体在微观层面的“小梦”组成了全中国的“大梦”。
此外,我觉得“中国梦”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动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现实生活中,追梦的过程往往比结果更加重要,在我们为“中国梦”努力奋斗的过程中,随时有可能遇到问题和挫折,而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恰恰是“中国梦”最珍贵的馈赠。
记者:“美国梦”作为一个被众多美国人普遍信仰的理念,曾经激励了无数人的热情与想象。那么在您看来,基于中国现实语境下的“中国梦”与“美国梦”又存在怎样的异同?
席瑞斌:“美国梦”作为一个具有较长历史渊源的话题,自提出以来就引发了全世界范围的热议。从微观层面来看,它提倡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在这个层次上,“中国梦”和“美国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即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个人目标和个人价值;但另一方面,在宏观层面上,二者又有很大区别。“中国梦”饱含着华夏历
史的沧桑巨变,蕴藉着国人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憧憬。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饱经磨难,中华儿女都希望国家能够复归盛唐时期的繁荣气象。因此在实现自己梦想、达成个人目标的同时,国人都期望能够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这种国家层面的共同诉求,凸显了“中国梦”和“美国梦”之间的区别。
许一苇:“美国梦”就是个体能够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超越种族、社会地位的限制,最终实现个人梦想。但“美国梦”主要针对个人,是以个体的成功来激励每个人的发展。而“中国梦”更加宏观,蕴藉着更多的国家、民族、历史和社会情感,有着更为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更高层次的寓意。当然,“中国梦”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国家话语表达。新一届政府上任后,官员无论在发表讲话还是公文报告时用语都十分亲民,使人感到非常亲切。由此不难得见,“中国梦”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国家话语的理性表达,还包含着强烈的情感认同和鲜明的个体色彩。
记者:“中国梦”在表述上是情感认同的方式,在内容上是主体价值的实现,那么您认为这种国家话语表达中个体色彩的增强有何意味?
席瑞斌:我认为这意味着社会整体氛围更加自由,民众可以通过各种正当的途经,更加自由地表达个人意愿,实现自身梦想。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梦想,实现的途径也不尽相同,但从整体上看,个体“中国梦”的实现终归会促进民族国家层面“中国梦”的达成。
许一苇:我认为这种个体色彩的增强其实是把问题落在实处的一种体现。过去,政府话语表达的内容十分宏大,口号虽然充满力量,特别振奋人心,但是仔细想想,就会觉得其和个人的全面发展联系不是特别密切。而“中国梦”不仅有宏观的情感表达,还饱含着对个体的关怀,因为只有切实地增强每个人民的幸福感,才能够使他们“圆梦”,而这其实与现阶段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密不可分。
记者:每个人可能都有个体意义上截然不同的“中国梦”,您觉得该如何处理与他人“中国梦”之间的关系?这种多元化的“中国梦”又应该如何评价?
席瑞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别人的梦想。事实上,当大部分人都实现了个人理想时,“中国梦”的达成也将不再遥远。而且彼此差异的梦想相互碰撞,也能够起到取长补短、良性竞争的作用,从而促进国家的整体发展。总而言之,多元化梦想的态势对“中国梦”的实现是大有裨益的。
张国强:我认为个体的梦想尽管可能只是从个人利益出发,但只要实现途径正当合法,都应该予以包容。而且无论个体层面的“中国梦”如何多元化,都会受到宏观层面“中国梦”的统驭,要想“中国梦”多姿多彩,就必须包容不同种类的“中国梦”。
此外,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多元化的“中国梦”可能会存在彼此对立的情况,这就需要倾听各方意见,照顾各方诉求找到利益平衡点,在差异中寻求认同,在多元中激发创造,从而促进整体“中国梦”的实现。
许一苇:多元化的“中国梦并不值得担忧,中国本来就倡导“和而不同”的思想,个体间的理想可能并不一样,但都值得尊重,即便出现冲突与
矛盾,解决这些问题本身就有价值。而且虽然个体层面的“中国梦”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态势,但相信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拥有民族富强、国家振兴的美好期盼,而在这个目标的统驭下,每个人都用不同的方式去努力实现人生梦想,终归会描摹出整个社会的美好蓝图。
记者:作为北大人,我们在“中国梦”中也有一个“北大梦”。刚刚卸任的周其凤校长在今年两会期间首度提出了“北大梦”的理念,那么在您看来“北大梦”与“中国梦”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席瑞斌:周校长提出通过网络公开课等方式让每个渴望进入北大的人享受北大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实际上就是将“北大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在了一起。一方面,“北大梦”让更多有志青年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基础;而另一方面,“北大梦”的实现让更多人能够树立更为远大的个人理想,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更高的平台。
张国强:我认为“北大梦”是“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因为北大从过去到现在,一直与国家风雨同舟,在国家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周校长“北大梦”的提出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响应“中国梦”的建构和实践需要,因为要实现“中国梦”,有两个最重要的基础,一个是人才,一个是技术,而“北大梦”的实现能够加速人才培养,推动社会进步,因此其与“中国梦”是一脉相承的。
许一苇:结合周校长在离职典礼上说的“五个梦想”,我认为“北大梦”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共享北大”,也就是希望每个想上北大的人,都能通过公开课等途径享受北大资源,而这种理念和北大自诞生起就与中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密不可分。事实上,北京大学始终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使命,北大的发展牵动着国家的发展,实现“北大梦”对“中国梦”的实现有着直接推动作用;而另一方面,只有“中国梦”真正实现,国家强大的综合国力才能为“北大梦”的最终达成提供优良的环境。
记者:在您关于“北大梦”的解读基础上,你认为北大的什么特质吸引着你?同时,“北大梦”对于那些渴望进入北大的人来说又有怎样的意义?
席瑞斌:北大持续吸引我的地方有两点,一方面是强烈的使命感,因为北大始终与全中国的命运休戚相关,在这里工作能够让人切实体会到自己在为国家复兴作贡献;另一方面则是家的感觉,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让人感到莫名的熟悉与亲切,这也是促使我从美国回到北大的原因之一。而“北大梦”对于那些渴望进入北大的人而言,是让他们能够通过网络教育,共享北大的优质教育资源,从而获得进一步深造。这无论对他们今后的就职,还是更深远意义的个人理想的实现,都有很大裨益。
张国强:北大持续吸引我的地方是它兼容并包的气质。1994年初中毕业后,我从河南农村来到北大,应该说当时社会上对于外地农民工的歧视是非常严重的,而到了2000年,社会上又有一股歧视河南人的风气。但是,我在北京大学这么多年,始终没有感觉到偏见或者歧视,我感觉到的始终是关怀和帮助。不管是师生还是学校领导,都对我本人乃至整个保安队伍非常关心,在各个方面给予支持。在北大这个平台上,我的梦想和价值都能够实现,这是我留下来的动力,也是北大持续吸引我的所在。
至于周校长提出的“北大梦”,我认为它对许多渴望进入北大的人还是意味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为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的著名学府,其始终与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我相信那些渴望进入北大的青年人,都会自觉地将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绑定在一起,而这种胸怀和担当,也是“北大梦”在帮助青年获得优质教育之外,给予青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记者:作为北大校园中的一份子,您认为“北大梦”对于北大人又有着怎样新的寓意?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
席瑞斌:我认为“北大梦”对于北大人而言就是将北京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要实现这一目标,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需要学好课堂知识,做好日常工作;而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个人价值,实现所学知识的成果转化,这也有利于北大的整体发展;而对于老师而言,应当在做好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同时努力创造个人价值。事实上,
如果每位师生都能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在为“北大梦”的实现作出贡献了。
许一苇:在“北大梦”的寓意上我赞成席瑞斌老师的观点。然而在我看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不意味着要做许多开创之举,而是应该思考怎样把现阶段的事务和问题处理得更好,不是一味追求锦上添花,而是积极进行反思,发现不足。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做好本职的科研工作,好好学习,争取能够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有所突破;而另一方面,学生也应积极参与到校园建设当中去,加强主人翁意识,通过多种渠道表达自身意愿,助力学校各个方面的发展。
记者:“北大梦”对您个人理想的形成发挥着怎样的影响?在您个人理想的实现中又占据着怎样的地位?
张国强:对“北大梦”的执著追求促使我来到这片土地,并且主导了我的个人理想,那就是促进北大的安全稳定与和谐美丽。我进入北大将近20年了,应该说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北大的保安事业。而这份对“北大梦”的追寻最终转化为了我对燕园的热爱,促使我将北大作为自己的家,可以说北大的梦想,就是我本人的梦想。
许一苇:“北大梦”的实现让我感到自己与他人有所不同,在获得荣耀的同时,也让我始终肩负着一份独有的责任,那就是将个人理想的确立乃至于实现始终与民族、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这就对每个进入北大的学子都确立了无形的高标准,那就是拥有身在草泽却胸怀天下的高远志向,做个“大写的人”,脚踏实地,同时也要仰望星空。
记者:结合个人现状,您认为自己该怎样实现个人理想?又能为更加宏伟的“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具体的努力?
席瑞斌:我的个人理想是做好科研工作,做出有一定影响并有实际功效的科研成果。我也希望能够通过科研这个途径,为更加宏观的“中国梦”,也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一定的贡献,在这个层面上实现个人理想和“中国梦”的有机结合。
张国强:作为一名北大保安,我乃至整个保安群体的理想就是为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保驾护航,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宁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点,北大保安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由以前的“安全管理”向“安全服务”转变。具体而言,我们进行了“未名之星”建设、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并且通过各种方式增强保安的个人素质。至于更加宏大的“中国梦”的实现,则需要保安这个群体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依托北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文化知识学习,对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事实上,在过去十几年间,北大已经有300多名保安取得了大学文凭,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已经进入社会,在其他各个领域为国家作贡献。我相信北大今后会有更多的保安人员,通过自身的勤奋努力,在实现“北大梦”的同时,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微薄之力。
执笔人:
蒋佩雯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工作人员 实习助教
张庆雄 北京大学中文系2010级本科生
魏 雨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11级本科生
周宇诗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1级本科生
张 帅 北京大学中文系2011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