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兴趣发展与专业教育视角下的地质学人才培养

作者:孙荣双 张立飞 发布日期:2013-04-14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能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这不仅为地质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而且对地质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社会普遍存在对地质学了解度、认同感不高的情况,这对地质学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造成了不利影响。面对这种状况,地质学人才培养者应该建立系统的、从兴趣到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地质学人才。

关键词:地质学;人才培养;兴趣培养;专业教育

 

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地质学作为六大基础学科之一,在资源和环境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能源、环境问题突出,形成了对地质学研究的强劲需求;同时,党的十八大也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这些都与地质学密切相关,对地质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地质学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地质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包括专业兴趣培养和专业知识培训两个方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最主要的动力。专业兴趣的培养是专业知识培训的先决条件,只有热爱专业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人才,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则是进行生产、科研以及创新的必要条件。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地空学院)地质学系起源于1909年京师大学堂地质学门,是中国现代大学中最早成立的理科院系,堪称中国地质教育的摇篮,王烈、李四光、丁文江等一代又一代中国最优秀的地质学家曾在此任教,迄今已为国家培养了五十多位院士。地质学系悠久的历史以及大师们辛勤的耕耘,为地空学院地学科学的研究工作及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学生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长期工作中,地空学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系统的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在兴趣发展和专业教育相结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包括地质学在内的理工科人才培养具有普遍的参考价值和示范意义。

一、强化兴趣培养,增进学科认同

人们对地质学专业的认同感有限,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当前高新技术领域发展迅速,而传统科学领域由于自身特点,受到社会媒体的关注比较有限。社会公众,尤其是学生家长倾向于认为地质工作者工作环境非常艰苦,工作手段落后[1]。家长将这些观念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对地质专业产生排斥,为地质学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缺乏系统的地学知识教育,地理学科属于文科,理科生对其接触不多,大学新生对于地质学科了解甚少,新生入学后亟需进行相应的地质专业教育。因此,对地质学科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跨部门的共同配合和努力。从专业学科、学院的角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搭建全方位、多层次交流平台

学生入学之初,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地交流,增进学生对地质专业的了解,认识真正的地质学,感受地质学的魅力:

1.听院士讲专业

专业领域内的资深专家拥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人生经验,可以结合自身求学和教学科研的经历向学生介绍相关学科,把科学精神、使命责任、理想信念和信心勇气传给学生,为学生开启专业学习的大门。

2.与教授面对面

教授能够结合教学、研究、生产全方位剖析专业,向学生展示学科良好的工作环境、先进的工作方法及远大的发展前景,不仅能够使学生更真实地认识地质学,了解地质学研究的内容、发展现状及日常生活中地质学的重要意义,而且可以拉近学生与教授的距离,增进师生互动关系,促进学生学业进步。

3.与高年级学生的交流

发挥高年级学生和院系学生骨干的传、帮、带作用,展示在校学生多样的科研活动、丰硕的科研成果、缤纷的成长轨迹,解答新生们对专业的困惑,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地学,增强对专业的认同感和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特色集体活动

对于地质学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实践来说,团队合作至关重要。组织学生参加具有专业特色的集体活动,寓教于乐,在活动中增强集体荣誉感、促进
学生之间的融合,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营造专业学习的氛围。

1.走进大自然

各种奇特的地形、波澜壮阔的大海、气势磅礴的瀑布、造型各异的岩石、五彩斑斓的温泉,这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无一不是地质学研究的对象。由
知名教授、班主任带队组织学生到北京周边的景点初步认识地质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教授可以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由对常见自然景观如此神奇的感叹到对其形成原因及过程的探究,也在此过程中产生对地质的兴趣。

2.参加专业兴趣协会

能源协会奇石协会古生物爱好者协会等都是学生自发组织的专业兴趣社团。学生在社团内互相学习、互相分享,在课堂之外涉猎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由院系团委组织成立,以深厚的地质背景为依托,以国土资源部李四光中队讲师团为载体,以面向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增强国民科学素养为使命。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协会以研究生为主体,广泛吸纳低年级本科生进行服务工作,在服务的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地质学的了解,体会地质学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增强从事地质工作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三)结合热点话题,丰富教学内容

初入大学,学生在接受学校安排的理科院系全校必修课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专业课的兴趣教育。如《普通地质学》此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应设置在大一第一学期。教员要有意识地在授课内容中加入热点元素,从地质学的角度分析热点话题,如结合新进发生的地质灾害分析其产生的机制及造成的破坏;列举闻名世界的地质公园,剖析其形成原因;从地质角度分析钓鱼岛、南沙群岛的形成、矿产资源和环境,进一步说明领土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

丰富的授课内容,能够使学生领悟地质学科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地质问题的解答关乎国家的重要战略决策、人们的生产生活。

(四)建立专业学习激励机制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班级内部形成良性竞争,互相促进的良好氛围,有必要针对专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制定完善的奖励机制。除学校奖学金以外,设立专业奖学金,用于奖励热爱专业,学习成绩优秀,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学生,以此激励其他学生;组织成绩优秀的学生出国参加国际会议、国际交流,进而有助于学生在更大的平台上开拓视野,体会学科魅力。当然,激励机制只是作为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一种辅助措施。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学科魅力、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对学科产生兴趣,进而学好这门专业。

二、优化专业教育,发扬学术精神

专业知识教育和学术水平的综合提升是学科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使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自我提升,在学科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就感,才能确保学生专业热情和学习兴趣的长期维持。针对地学教育的特点和现状,应当采取多方面的调整和优化措施,不断适应青年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学习规律。

(一)合理的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和考试形式

本科生的课程设计要符合学生培养计划需要[2]。大一为入门教育,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并对专业有初步的了解;大二主抓传统教育,培养学生野外及实验室等专业素质;大三以上主抓本科生科研,科研过程中增设导师答疑等程序,对科研成果严格把关,提高本科生科研成果质量。

在授课方式上,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加强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可以随时向老师提出问题;在教学计划中设置讨论课,在讨论课上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专题分析;课后为学生布置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用更多的时间来思考专业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小班授课的教学形式既能促使学生在课前认真准备、在课堂上积极踊跃发言,又能通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调动教员的热情,师生双方互相促进,使学生收获更多。在试行实践中,小班教学的效果非常显著。

专业课考试方式与授课方式应当充分结合,考试形式的设置应当侧重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方面的考察,口头、书面报告、课后作业与闭卷考试并行,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自我提升。

(二)加强专业训练

除课堂教育以外,野外地质技能培养对地质专业学习和研究至关重要,课堂与野外相结合才能打下良好的地质基础[3]。高强度、多形式的野外地质训练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野外工作基础。带领学生到国内地质现象典型的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制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计划,使学生经历从教师指导向半自主独立研究转变的实习过程,提高专业
综合能力。从实习初期授课教师面对地质实体进行现场剖析,逐渐演变为学生自主选择地质现象的独立研究、总结和分析,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探索精神,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并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实验是地质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手段。地质学研究需要采用多种实验方法确定地质体的年龄、化学成分等特征。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通过亲手操作实验,熟悉实验的流程,了解实验原理,准确解释实验数据反映的意义,帮助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真实可靠的结论,同样是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

(三)组织学科专题报告

1.专家报告

地质学研究的时间、空间范围十分广泛,然而无论是单个的研究者还是研究团体的研究范围都十分有限。即使研究相同的地质体,其研究内容也存
在差异。但是,不同的研究领域间存在紧密的联系,研究成果是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地学研究需要广泛涉猎各种信息,不能关门搞学术,而应当组织学科论坛,邀请国内相关专业科研人员为学生作学科新近发展报告及个人成长经历报告,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国内本学科的发展方向。这些优秀科研人员刻苦努力的经历也会成为学生的
动力,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标杆,激励学生献身科研。

2.学生学术论坛

定期开展学生学术论坛,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学术成果的机会;类似论坛由各专业教师担任评委,各年级学生将学术成果进行总结汇报,评委则对报告进行点评和指导,提出问题,指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举办论坛能够在学生中间形成良性竞争,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

(四)开拓国际视野

1.外教授课

聘请国外专家进行专业课程的教授,学生直接与外教接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而且可以学习外教从事科研的思路方法,借助国际经验创新研究方法,使学生真正与国际接轨、体验国际一流学术氛围。

2.参加国际会议、国际交流

组织学生到大型的国际会议上吸收全面、最新的专业信息,进行更多、更广泛的国际交流,可以为青年学生借助国际专业平台资源解放思想,积极创新。

3.世界范围内典型地质现象考察

地质的研究方法遵循将古论今”的原则,书本上的地质模型都是由世界各地典型地质现象抽象而成。走出国门,到典型地质现象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认识地质实体与经典模式的差异,有助于本专业学生掌握模式抽象的过程,从更广阔的视角体会、研究地质现象。

(五)产学研合作教育

充分利用地质在石油、地热新能源、矿产、防震减灾、旅游地质、环境、农业地质、基础研究等方面的广泛应用[4]为学生搭建学校与企业、政府、科研单位之间的交流平台。利用各单位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可以帮助学生把书本知识和生产、生活、科研实践结合,产生涉及科技、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创新成果。

(六)学生自主的科研活动

要培养高年级本科生自主科研的能力。学生的科研工作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过程,需要多管齐下、综合引导。首先,要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在低年级,学生可以参与由导师、同门组成的研究团队的组会,逐渐加入到组内的研究工作中来,得到初步的科研训练。进一步的科研训练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课题,相对独立地完成科研项目。学生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积极参加挑战杯”,申请校长基金,组建学生创新团队。学生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摸索从事科研工作的思路,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三、结语

从兴趣到专业的地质学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软硬件各方面的支持。院系应首先建立一支富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本着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依托学校强有力的支持,为探索、完善地质学本科生人才培养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孙荣双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综合行政办公室工作人员  研究实习员
      张立飞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  教授
[1] 张小兵、宋荣彩、王长城李国蓉:《资源勘查专业油气方向本科生培养的思考》,《中国地质教育》,2012年第1期。
[2] 张立飞、潘懋、刘建波、郑海飞:《北京大学地质学本科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中国地质教育》,2003年第3期。
[3] 刘建波、潘懋、张立飞、郑海飞:《当前我国地质类本科教育存在的主要认识误区》,《中国地质教育》,2003年第3期。
[4] 郑海飞、潘懋、张立飞、刘建波:《谈谈21世纪我国地质学本科后继续教育的必要性》,《中国地质教育》,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