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北大青年研究》杂志编委会2013年度全体会议发言摘要

作者:本刊编辑部 发布日期:2013-04-13
2013118日,《北大青年研究》杂志编委会2013年度全体会议暨“实践育人”主题研讨会在陈守仁国际研究中心召开。编委会主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张彦,编委会主任、党委副书记叶静漪及校内外相关专家和全体编委出席会议。会议由编委会副主任、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霍晓丹主持。
会议听取了杂志主编、青年研究中心主任蒋广学的2012年度工作汇报,表彰了年度优秀作者和优秀编辑,深入探讨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如何推进实践育人工作、加强综合素质培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问题。
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青年研究》主编刘俊彦,《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副社长谢成宇、执行主编张永平,《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执行主编郑端,《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彭庆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副社长赵清华,《高校辅导员》副主编夏晓虹,《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寇红江,《北京教育(高教)》副主编李艺英等校外专家;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关海庭,医学部党委副书记李文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占安、祖嘉合,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郭瑛,图书馆党委书记萧群,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冯支越,学生工作部部长张庆东,校团委书记阮草,国际合作部副部长王勇,保卫部副部长窦书霞,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陈永利,资助中心主任杨爱民等校内专家和编委;部分作者、编辑和学工系统干部、教师出席了会议。
主编、青年研究中心主任 蒋广学
2012年是《北大青年研究》在过往7年稳步发展基础上继续谋求新突破、实现新发展的重要一年。杂志共出版4期,推出47个专栏,刊载113篇文章,发表约65万字,平均每期页数达114页。本年度经编辑部推荐被校外核心和权威期刊转载的文章达69篇,转载率持续突破60%,在上年度61篇外推数目基础上稳步增加,圆满完成了去年编委会上提出的任务。发表范围包括《高校理论战线》、《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国青年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教育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北京教育(德育)》、《北京教育(高教)》、《高校辅导员》、《高校辅导员学刊》等各类期刊。
过去一年,《北大青年研究》编辑部在坚持办刊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宣传、扩大交流、优化服务等多种手段使杂志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整合研究资源,丰富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
《北大青年研究》编辑部立足学生工作全局,把握青年工作方向,加强学校各类研究群体和各学术研究机构的资源整合,不断推出专业化、学术化的成果。一方面,在学校全员育人的大背景下整合作者资源,扩充并实现了全覆盖的研究队伍;另一方面,鼓励多元化的研究立场与思路,充分调动各部门、各系统集思广益,促进其从各自的视角多维度地关注青年成长,打造立体化的研究阵地。与此同时,杂志编辑部在组稿与选稿的过程中更加偏重对前沿问题的探索思考,每期均设有前沿探索专题,刊登了如《试议信息焦虑问题与对策建议》、《小班研讨课教学:本科精英教育的核心元素》等12篇文章,对新问题与新现象进行剖析,实现了研究领域的新拓展和研究成果的新突破
2.重视继承创新,不断追求突破,进一步提升精致程度
《北大青年研究》编辑部为深入贯彻以人为本、服务学工系统全面发展建设的宗旨,始终致力于打造一支作风硬朗、态度端正、业务扎实、学术严谨的编辑队伍。杂志编辑部在稳定由青年研究中心担任常任编辑、学工系统相关单位和院系担任流动编辑的工作机制基础上,不仅通过增补编委会成员、邀约专家评审等方式进一步充实专家团队,并且立足自身,对2011年第一版《编辑工作手册》进行修订,进一步梳理杂志编辑部在过往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提升编辑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与此同时,杂志编辑部还利用中心平台优势,积极申请并参与课题研究,促使编辑们对于青年工作领域的前沿研究把握得更加精准,打造了一支具有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编辑队伍。
3.增强现实关怀,推动成果转化,进一步服务育人实践
《北大青年研究》编辑部紧密围绕“依靠实践、服务实践”的办刊方针,全面围绕实践工作开展研究,坚持从工作一线发现新问题、研究成果反哺工作实践。在依托“工作论坛”、“前沿探索”、“一线观察”等栏目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增加了“实践育人工作探索”、“实践育人工作推进”等专题,刊载大量实践类文章,不仅具有理论创新意义,更为工作实践提供了方法借鉴,对促进我校育人工作进一步科学化、专业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新的一年里,中心和杂志编辑部将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编委会的悉心指导下,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与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在“立德树人”这一育人理念目标的指引下,继续拓宽研究视野,不断提升精致程度,积极服务育人实践,为推进青年工作理论阵地建设,更好地开展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思政教育,进一步实现全方位育人作出新的积极贡献。
《中国青年研究》主编 刘俊彦
在我看来,本刊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不论是栏目设计、版面设计还是编辑规范,都体现了较高的专业水平;第二,刊载文章的质量有所提高。从量上看,刊登文章的转载率达到60%以上。从质上看,论文的选题深度和学术水平均有所提升;第三,紧跟热点和时事问题。第32期杂志有“十八大精神与学生工作创新”专栏,作为周期较长的季刊,能在短时间内紧抓热点时事问题,定下专题并组织刊登优秀稿件,说明编辑部始终关注并占据理论前沿阵地。
当然,《北大青年研究》未来仍存在完善和改进的空间,我提出如下两点建议:第一,作为从实践出发、希望在理论上有所建树的刊物,要有专家办刊的意识和模式。这就要求编辑们具备专家意识和研究意识,核心编辑队伍保持相对稳定,并且依托行之有效的选题制度;第二,作为学术刊物,要明确自身最大的优势在于深度而非及时性,要秉持严谨的学术姿态,以辩证的态度把握好选题的热与不热,关注在学生工作实践中真正有趋势性、延续性的问题。
至于“实践育人”主题,我认为要将其与十八大精神结合起来理解。十八大精神的核心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鼓励青年把“理想信念落在地上”。换言之,“理想信念”就是相信通过这条道路能够前进,能够使人民获得幸福,能够使国家发展富强。因此,督促大学生坚持中国路,投身中国梦,就是“实践育人”的培育目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副社长 谢成宇
首先要感谢《北大青年研究》帮助地方杂志解决了组稿这个大问题;经过近3年来的沟通交流,我有两点很深的感受:
第一,《北大青年研究》除了有一个精干、专业的编辑队伍之外,还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这是卓有成效的,也是令地方杂志非常羡慕的特点。
第二,杂志这几年来的办刊水平不断提高,不仅在选题、编校、印发等办刊环节都实现了专业化,而且作者群体已经突破了学工系统,真正实现了各个部门理论工作者的互通有无。更重要的是,杂志的理论倡导同实践工作结合得非常紧密,每年的杂志研讨都有一个重要的主题,与北大的学生工作紧密结合。
《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寇红江
这次会议“实践育人”的主题选得很准很好。当前“实践育人”工作正在高校团委、学工部门以及基层各个院系如火如荼地展开,而如何契合“育人”主题,实现精细化设计,避免“实践”流于形式,使大学生能够真正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这是“实践育人”工作当中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学校推行了多年的“红色1+1”活动,在近年来的评审中,许多支部将其与一般性的社会实践不做区分,这一点就有待改进,应该在2013年更加提升一个层次。
《高校辅导员》副主编 夏晓虹
《北大青年研究》是一个平台,也是一个阵地,既包括前沿理论探索,也包括学校工作总结和专题研究。其中,专题研究是辅导员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形成调查文章的过程,与“实践育人”工作联系紧密。令人欣慰的是,《北大青年研究》在这方面的文章还是非常踏实的,数据的运用和定题立意都非常准确。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全国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上,北大的文章就在全国辅导员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了很好的成绩,他们就是开展了脚踏实地的研究,是将实践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典范。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副社长 赵清华
“实践育人”不是一门课,也不仅仅是一次活动、一种方法抑或教育途径,而是一种教育体系。我认为还需加强理论探讨,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培养有远大理想和责任心的人。
在研究型大学里面,研究生教育所占比例非常大。我注意到《北大青年研究》关于研究生的文章不是特别多,希望能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相互合作,供全国的研究生进行交流
编委、副教务长 关海庭
针对“实践育人”这一研讨主题,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6个方面予以把握:
第一,必须要明确从哪里入手来开展“实践育人”工作,这也是“实践育人”的前提和关键。在我看来,北京大学应从文化建设入手,在校园风气、大学精神等方面,起到一个带头作用。有了确切的切入点,实践教学的定位也就得到了明晰,为下一步的具体工作提供了引导;
第二,要有一种紧迫感,并且要建立一套具体的机制。“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最起码涉及学工和教学两大部门,要使这二者相互协调,具体机制的建立必不可少。而任何机制在运行之初都会涌现出种种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现和完善都需要时间,因此我们必须要有紧迫感,切不可推诿拖延;
第三,要将国际合作纳入到“实践育人”工作当中。北京大学一直坚持走国际化道路,这与学校要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引领性人才的育人方针密不可分,因此,对应“实践育人”工作,国际上既有经验的借鉴显然是应有之义;
第四,建立实习基地。在“实践育人”工作中,一定要杜绝游山玩水现象的发生,而要做到这一点,实习基地的建立是必要的。学校目前有很多实习基地,应该统筹整理一下,进行清理分类,进一步强化学生到实习基地的对口交流;
第五,建立长效机制。现在是市场经济,学校作为实践活动的发起者,一定要有为实践地服务的意识,这样才能双赢,进而实现持久互利的合作。
第六,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正如之前所说,“实践育人”工作要从文化建设入手,其归根结底是一个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育人工作的开展与教师的直接参与密不可分,参与得越少,工作的质量肯定就越差。因此,“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需要教师的积极配合。
编委会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陈占安
从十八大精神与当代中国青年——特别是实践育人——相结合的角度,我对《北大青年研究》在“实践育人”方面的工作主要谈以下3点建议:
第一,在“实践育人”的主题中突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选题。十八大报告在原稿中只提到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来经过会议的讨论加上了“和践行”三个字,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能坐而论道的,应该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来。而“践行”与“实践育人”主题密切相关,所以我建议刊物能够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推动“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
第二,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进行更加深入地探研。十八大报告在原稿中只是提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经过会议讨论之后,又在“创新精神”的前后分别添加了“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这种修改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因为现在的学生不仅仅在文化知识层面有所欠缺,而且在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方面普遍匮乏。学校应该帮助和引导学生坚定地走德才兼备的成长道路,使其树立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建功立业的思想,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北大青年研究》应多在这方面加以倡导,这与“实践育人”工作是统筹一致的;
第三,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理论修养方面也要做进一步的探讨与倡导。事实上,当代大学生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和把握,不仅关系到他们的现在,而且关系到他们的未来;不仅关系到他们这个群体,而且会通过他们影响到更多的人。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无疑非常迫切和必要。而如今我们提倡“实践育人”,并不是否定“理论育人”,这二者是辩证的关系。对于在校学生而言,应该是在坚持“理论育人”为主的前提下,开展“实践育人”工作。总而言之,《北大青年研究》应该注意把握“实践育人”和“理论育人”之间的辩证关系,为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提供指引。
编委、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祖嘉合
《北大青年研究》历经8年,不断前行,正在逐渐成为北大的品牌,也希望今后这个品牌能够更加响亮。关于“实践育人”,我想说明3点:
第一,只有对于“实践育人”概念的理解非常精确,十分到位,实践才会有保障。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首先应该探讨“实践育人”究竟是什么,不是什么。我理解“实践育人”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途径和理论教学的延伸补充,更不能被简单划归为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手段。在我看来,它应该是一种现代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是教育体系的整体结构,各个部门都应该为这个结构服务;
第二,“实践育人”既是一个新的提法又不仅仅是一个新的提法,既是一个新的理念又不仅仅是一个新的理念。它和过去的“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应当辩证地把握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实践教学不仅仅表现为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结构的丰富,更应该体现出大学生在道德人格、组织观念、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编委、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 郭瑛
“实践育人”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总体的设计,特别是在教育理念和组织上有整体的设计,这样才能对全校的工作有所推动。北大应该从整体出发,在教学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学工方面,对其分管的各项工作有细致化安排,从而推动“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
编委会副主任、校团委书记 阮草
“实践育人”的主题很有意义。学生外在功利主义的特点和内在理想主义的情怀需要用一个媒介去触动他。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上次组织学生去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学生最开始颇有怨言,都说自己要考试,还要上GRE培训班,很不乐意,但回来的时候态度就变了,谈的是哪些部分很有感触,哪些部分很精彩,对总书记讲的“实干兴邦”的观点,他们也有很多感悟。由此不难看出,很多时候,学生群体内心家国天下的情怀是存在的,但表现出来却非常功利,希望立刻就有一个投入产出的回报。因此,怎样通过一个合适的实践载体去触动学生心中的理想情怀就显得尤为必要。团委今年开展的执政调研实践计划,在培训中涉及了很多先期调查的数学上的方法,许多学生同样很不情愿,但后来去实践地采集了第一手数据之后,他们就对我们国家许多贫困地区有了更新的认识。很多事情坐着谈不如起来行,要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就必须要有一个精心设计的载体。
编委会主任、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 张彦
讨论实践教育,首先应该探讨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然后去分析实践教育在人才成长过程中的具体作用以及怎样发挥作用。从学校既作为教育单位又作为教育环境、学生既作为教育对象又作为教育主体的角度出发,我们首先要思考如何在既有规律的指引下发挥作用并且改进工作,然后再研究中央精神和上级文件。要做到“实事求是”,就需要先解剖麻雀,找到“是”,再去解决问题,否则思想就会陷入误区;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大学是学习知识的地方,那么实践到底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狭义上我们称第一课堂为教学,课堂之外为课外活动,也就是实践。但从广义上来讲,教学可以称作教学实践,课外活动也可以称作课外实践,课堂内外的活动都属于实践的范畴。而教育部文件中实践的含义很全面,既包含课堂上传授知识,也包含与理论知识相配合的实习活动。事实上,二者既不冲突也不矛盾,只是角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这就要求我们将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而比较一下中外教育,不难发现我们国家的实践意识浅薄,应试教育不支持实践意识,造成知识的重复表述。因而我们要思考并给出建议,在工作中探索出新的机制和模式,这样实践教育才不会流于形式。具体到《北大青年研究》的杂志编辑工作,就是要具有包容性,既接受来自长期实践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也接受初出茅庐、刚步入工作岗位同志的新鲜思考,并把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结合起来。
编委会主任、党委副书记 叶静漪
听了大家对杂志的特点、成长过程以及现阶段成绩的探讨回顾,我深有感触,正是在编委会、编辑部和作者群的共同努力下,杂志才有了长足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尽管成果的水平有高低之别,但不可否认《北大青年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真诚感谢与会各位编委们的辛勤付出,尤其是张彦书记,他作为杂志的创始人付出了很多心血,代表学校党委给予了杂志很多支持。
我非常荣幸能够加入到杂志的工作队伍中来,听了各位编委对刊物的定位、选题、编辑规范和编辑制度等提出的建议之后,感觉很受启发,使我更有信心下一步和大家一起把这个杂志办得更好。办好刊物离不开各位高水平的指导,特别希望各位编委继续支持杂志的发展,给杂志更多实质性的帮助。
无论是党的十八大,还是北大党代会,都对“实践育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也希望通过今天的主题研讨能够对人才培养机制问题有所启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特别值得研究。刚才诸位专家、老师都针对北大的工作实际提出了一些非常好的建议,对我校相应工作的开展非常有益。在去年暑期学校的战略研讨会上,“实践育人”作为一个主题在会上提出并讨论,引起了学校方方面面的重视。
事实上,之前北大在“实践育人”工作上也一直抓得比较紧,做得比较到位,所以去年在申报北京市“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成果”的时候,我们对学校既往“实践育人”工作做了一个全面的梳理,发现北大在很多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而下一步就是怎样做得更加切实、深入,在“实践育人”工作上进一步有所作为。经过暑期战略研讨会,朱善璐书记提出让我牵头考虑建立一个“实践育人研究中心”,不仅要研究北大自身“实践育人”工作的一些经验、做法和想法,同时也要关注国内外高校的有益尝试,进行梳理总结,有所借鉴,并且为我所用。
为了推进“实践育人”工作理念,学校在教学改革上也有所突破,例如推动小班教学,加大教学实践,从教务等方面做出“实践育人”的尝试努力。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依托该“实践育人研究中心”完善基础性工作,再同日常教学挂钩,试图将教学与实践相打通结合。除此之外,学校还考虑在顶层设计上有所突破,对学工口和有关各口的教学实践基地资源的整合问题做了一些梳理和论证,希望在保证现有十大平台良好运转的基础上,将全校的社会实践资源整合为五大类。在具体工作方面,学校团委将对北大30年社会实践历程做出全面总结,发掘和弘扬好的内涵,同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改进。
展望2013年,我们希望能够在“实践育人”工作方面更进一步,各位专家针对该主题的重要观点和主张,包括对概念的厘清、内涵的界定以及具体形式上的考虑,都是非常有益的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将对下一步的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再次衷心感谢大家过去对《北大青年研究》杂志、对学生工作和学工系统整体工作的悉心支持,也期待与大家一道共同努力,把杂志继续办好,把北大的青年工作做好,服务好党和国家的教育发展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