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立足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探索思政教育和网络育人有效途径——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赴鄂粤高校调研报告

作者:青年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13-01-14
 
摘要:在鄂粤地区四所高校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围绕网络育人这一核心命题,文章重点就探索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与创新模式,进行初步扼要论述。文章着眼外部环境变化特征和育人工作具体要求,提出网络育人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具体实践路径,一是网络思想引导,二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并分别深入阐释了二者的育人优势及育人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进一步推进网络育人工作的具体措施建议,即夯实一个基础阵地、稳妥处理两重关系、尽力避免三点误区和积极探索四条途径。
关键词:网络育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在大学校园中的广泛应用,正在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当代青年学生的成长与成才。针对育人环境的革命性变化,高校如何准确把握育人方向、有效提升育人质量,积极探索网络化时代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重大而迫切的课题。为进一步全面了解全国范围内高校网络文化发展现状和青年成长特征,充分调研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建设情况,共同探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问题,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连续第三年主动走出校园进行全国性学习交流活动,于2012年12 月初先后赴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进行考察。调研团队围绕网络育人这一命题,就探索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与创新模式,完成该调研报告。
一、网络育人及其可行实践路径
(一)网络育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青年学生是校园网络中信息传播和文化创造的主要参与者,而互联网多元价值杂烩合流的弊端,会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健康和价值构建造成巨大冲击,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效果。为此,鄂粤四所高校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均表示,育人阵地有必要向网络平台延伸和转移,以更加适应网络时代环境和育人中心工作的要求。
学生用户对网络的依赖,为网络育人输送了稳定的对象群体,加之高校育人既有的工作队伍、实践经验、运行机制等,使得网络育人成为可能。如中山大学学生团队自行开发的5D空间网站、师生自发建设的“中大din”微博和华南理工大学学生自办网站“百步梯学生创新中心”,根据时代和青年群体特征变化,适应并充分利用网络工具,依托工作创新以及方向把握,很好地实现了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
(二)依托网络思想引导开展网络育人
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背景下,互联网在青年成长中的重要角色以及校园网络文化的日趋发展,使得网络思想引导获得了巨大空间和宝贵机遇,也由此成为网络育人的重要抓手之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通过”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场域的科学转化、设计以及改造为前提,以网络环境为生态场域,以网络平台为工作载体,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实现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育人、实践育人和观念育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关于”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网络媒介素养为重要教育内容,以教育者对受教者在网络环境中的互动引导为基本方式,以促进受教育者自主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构建思想政治品德体系、引导思想政治道德素养的塑成为目的,是一种适应网络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改革以及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
(三)依托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开展网络育人
互联网的出现进一步打破了校园与社会的信息樊篱,海量信息在校园与社会间双向流动的同时,由于广大师生,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广泛参与,网络文化、青年文化与校园文化深度的融合,推动形成了有别于社会网络的具有高校个性特征的校园网络文化。其中基础为校园网络物质文化,保障为校园网络制度文化,核心为校园网络行为文化和校园网络精神文化,此外健康、和谐、安全、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和环境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研究者总结提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指高校师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根据网络文化发展规律,利用高校网络资源,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推动校园网络文化在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各文化层面不断发展,最终起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作用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从环境育人的角度看,校园网络文化具有育人的巨大潜能。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优势分析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限制瓶颈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综合考虑时间、空间、人力、物力等现实因素,也受到这些条件的制约。在“一对一”或是“一对多”的教育引导模式下,辅导员数量相对固定、时间精力变化不大,其与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所要求的加大资源投入间的矛盾冲突,长期存在且难以解决。网络的出现,颠覆性地自发形成了“多对一”教育引导模式,这也是鄂粤高校调研中不少一线工作者的切身感受,即众多网友会就某一网友提出的具体困惑难题进行开解辅导,校园网络社区因此成为很多网友心目中“温暖的地方”。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进一步革命性地突破了教育场域中身份和规则的限制。网络的匿名性、开放性和互动性决定了网络社会在交流沟通方面具有特殊性,网络社会彰显以平等自由为核心的互动交流理念,虚拟空间为网络用户提供自由发表言论、传播信息的权利,信息发布与传播的同步性也给予网络用户信息获取的机会和权利公平。突破身份限制和等级关系的网络话语形态给予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均质互动的环境,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差别对等形成根本区别。教育活动本质上是“观念影响观念”的过程,在网络社区共同探讨、相互激励的环境氛围下,对话的进行实际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过程;而当前互联网技术不断革新和各类新媒体不断涌现的发展趋势,则进一步强化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优势。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了尊重青年主体地位的教育要求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产物,青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对象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着诸多变化。网络社会赋予了“80后 ”、“90后”青年学生更加独立的自主意识和个体意识,大学生更加以一种功利化、现实主义以及实用理性化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未来,更多关注个人切身利益诉求、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地区高校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对于政治话题的主动规避以及对于公共话题的相对冷漠较为突出。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青年大学生张扬的个性无法取代现实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仍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道德层面的把关;同时,青年群体所显示出来的自我膨胀与高调吹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青春成长过程中深深的困惑和迷茫,这些都需要予以关注和解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模式势必与青年学生长久以来所接触的丰富多元化信息形成反差和对立,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依托网络媒介,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观点沟通和价值观互证的便利和通畅渠道,丰富多彩的网络环境更成为了大学生习以为常的生活元素,从而使得交流沟通易于进行,教育引导则随之有机融入其中。因此,在令人信服同时又能紧跟时代步伐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势必将成为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不可或缺的“引路人”。
三、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育人作用阐释
(一)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通过明确底线边界促进了交流和教育双重目标的达成
在中国高等教育逐渐实现大众化的过程中,大学与社会的边界被不断侵蚀,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社会更加紧密联系的同时,网络社区平台也成为了各种意识形态混乱呈现、激烈竞争的角力场。当前环境下,大学生的网络信息选择取向一定程度存在道德虚无和价值溃败,对于过度娱乐、反崇高、解构道德的文化内容也缺乏足够免疫力。为此,倡导利用网络进行育人首先应该是明确话题底线和讨论边界,构筑具有高度聚合性的校园网络平台,推动形成共同文化心理,只有这样才可能在众声喧哗中达成交流和教育的双重目标,而这就需要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努力。
罗杰斯等人的“创新扩散理论”告诉我们:人们采用一种新技术,并非仅仅着眼于它的先进功能,而是经过了认知、关心、评价、试用、采用等一系列步骤。在各个环节,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都会起到制约的作用。通过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能够聚拢具有相似价值观和态度的青年学生,并形成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和话语默契,同时又提供最大限度的平等、开放、和谐、健康的网络空间。调研中,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相关部门分别以珞珈山水BBS 和白云黄鹤BBS 为代表,介绍了校园网络社区建设和网络青年自组织管理方面的经验,特别强调了对网络社区平台进行以校园属性为限定的筛选和创新性的改造与开发。
(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通过营造环境氛围强化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力
文化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以及历史之外的,精神层面上的发展进程,而校园网络文化则是以网络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一种精神、价值观、思想等抽象物质的获取和进化。就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来看,广义网络文化建设实际包括了狭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此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有助于正向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力。
一方面,校园网络文化以青年学生为创造主体,在网络互动、信息交互、资源共享的过程中,青年学生不自觉地受到了不同主体间价值观、情感情绪、知识体系、思维模式等的影响和渗透,从而共同营造了多元融合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这其中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群体特征通过校园网络文化构建得以充分体现,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料。另一方面,校园网络文化提供的虚拟空间和自由操作平台,有利于青年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全面素质的培养,而校园网络文化必然含有的民主和包容的言论氛围,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平等、自由、舒适的话语空间,有助于青年深入了解现实社会,丰富多元的校园网络文化在提供大量实践活动信息的同时,也丰富和拓展了大学生第二课堂,使他们进一步成熟、成长。育人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从而形成多位一体的教育格局,而通过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正建构了这样一个能够有效合成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元素和组织力量的聚集地。
四、推进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具体措施建议
(一)夯实一个基础阵地
从校园内外的二维视角来看,校园网络社区更加符合青年群体文化心理特点,更便于矛盾化解和情绪疏导,也更能够发挥正向育人的作用。然而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产品更新速度极快,SNS 的蓬勃发展正在逐步侵蚀校园网络的立足之地,为此高校网络育人必须着眼于网络社会环境,坚持以阵地建设为工作基础。
从目前来看,高校BBS 以其校园资源的凝聚优势和舆论开放性,成为开展网络文化和网络思政工作的最佳阵地平台。高校BBS 作为一种集校务管理、学习教育、政治表达、娱乐宣泄、资源共享、生活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平台,有助于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模式,如线上校务的开通使得青年学生有更多机会民主参与校务管理、积极表达个人观点;有助于推动校园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繁荣,如网络时代的当下潮流和时尚通过高校BBS 发酵,得以在健康和谐的校园网络氛围中形成良性传播和再创造。
(二)稳妥处理两重关系
1.稳妥处理网络育人与现实育人的关系
网络育人立足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深入探索,是对现实育人一种生态、场域的延伸,两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现实育人以特定的空间、时间及参与者为基础,通过书本授课、实践经验累积等方式进行单向教育;而网络育人则突破以上限制,以双向交流和多元有机引导为手段。网络育人方式能够很好弥补现实育人的缺陷、填补全新领域的空白;现实育人的经验总结则是网络育人尝试探索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参考和借鉴;伴随网络育人的进一步探索发展,其与现实育人工作将共同建构兼具时代特色和传统承继的高校育人全新体系。
2.稳妥处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实际正是网络育人和现实育人关系的缩影和产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发展与完善,但却无法彻底取代。原因在于,尽管目前高校青年学生以网络环境为赖以生存、成长、生活的重要养分来源,这一变化带来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但是青年主体的现实存在将永不消退,这就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必将长期存在。从发展趋势来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程度将不断加深,相辅相成的结果是共同构建更加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
(三)尽力避免三点误区
1.避免内容空洞、形式教条,网络育人缺乏吸引力和黏性的误区
网络育人不是简单的网络与育人的结合,机械照搬传统育人模式,仅仅直接将书本理论移植入网络载体,就会陷入换汤不换药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误区,陷入缺乏共鸣、毫无亮点的境地。网络育人应不断加强对网络社会特点规律的研究与把握,充分利用青年主体性创造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展开教育引导,从信息内容、方法手段、思路理念等各个方面实现育人工作的整体推进。
2.避免缺乏互动、自说自话,网络育人与现实育人剥离脱节的误区
网络育人的个性与创新,一方面在于对时代元素的把握和利用,校园网络社区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共享性为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观点交互、情感交流的信息双向流通平台;另一方面还需要重视网络与现实教育的连贯衔接,加强线上线下沟通交流以更好维系青年用户群、强化教育引导,否则可能导致方向偏离或成效不佳。
3.避免舆情监管简单粗暴,网络育人以强制惩罚取代柔性引导的误区
高校所处复杂环境,决定了校园网络社区必然充斥着不少敏感话题,为此网络舆论管理的方法和效果一定程度上左右了网络育人的发展走向。在高校BBS 这一特殊线上空间,针对不适当言论过度的现实惩罚,不仅无法化解青年学生的怨气不满和对立情绪,反而简单粗暴的舆论控制手段往往会引发网络舆论场的强烈反弹和青年学生的逆反心理。
(四)积极探索四条途径
1.内容管理育人网络育人
需要教育工作者实现并适应角色转化,从以往居高临下的教育者、灌输者转化为身份平等的交流对象、可靠的信息“把关人”和引导者,趋利避害,在交流沟通过程中把握青年群体时代特性,以更多正面鲜活、积极健康的网络素材鼓舞人、启发人。
2.综合服务育人
包括线上校务管理平台在内的校园网络社区,为青年学生表达个人利益诉求和意见建议,提供了便捷、合法的渠道。作为教育者应化危为机,主动增加与学生的线上线下沟通,秉承“线上引导,线下服务”的育人工作理念,在提升校园管理服务质量的同时,培育青年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
3.文化环境育人环境
育人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传统,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一方面引导青年合理、科学利用网络,增强信息鉴别筛选能力,以培养理性、道德的网络用户群,另一方面积极倡导校园网络新风,进一步建设文明上网环境,实现北大精神文化传统在网络社区的延续和发展。
4.舆论引导育人
校园网络不可避免地受到多元意识形态、负面新闻报道及消极情绪心态的侵扰,为此教育者可以采取科学方法和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对网络舆论施加引导作用,提供多角度新闻信息、屏蔽蛊惑性煽动言论、鼓励自主性思考认识、推动正能量广泛传播,指导青年学生沿着主流价值观道路发展成长。
 
                                                           执笔人:蒋广学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张 勇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讲师
                                                        周 航 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工作人员 助教
                                                        黄 北京大学中文系2009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