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班级建设为重点深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者:朱燕萍 陈 娟 贺 婧
发布日期:2012-07-11
摘要:文章从科学视角,运用精致化的指导思想,审视现有的工作状态,提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进应当体现在 :优化学生工作队伍的组织结构,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将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从班级建设着眼实现分层次、全方位的深入开展,做到“关心学生更多一些,工作做得更深入一些,工作方法更恰当一些”。
关键词: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班级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提出,到 2020 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教育发展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创建目标,高校必须重视教育质量的提升,着力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其中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引起高度关注。文章从科学的视角,运用精致化指导思想,审视现有工作状态,就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内容、方式和制度理念等进行研究。
一、以班级建设为核心,完善研究生管理模式
(一)建设工作梯队,提升队伍素质
1. 重视学生骨干队伍的培养
大力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培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通过定期召开全学院的学生干部交流座谈会,促进学生干部之间的交流,凸显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以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院大家庭团结氛围的构建。考虑到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可以在常规学生干部的建制基础上,增设宿舍联络员、同年级信息员、心理观察员和导师组联络员等,组成一个多层次的纵向网络结构,并加强各班级班委、党支委、团支委、学院研究生会、校研究生会等不同组织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党团共建组织框架。同时,制定客观可行的学生干部骨干队伍的考评和激励制度,发挥其对研究生培养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从各方面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2. 加强班主任、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班主任、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息息相关。为此,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专职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的梯队建设很有必要。为了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精致化、专业化,需要重点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的理论学习、能力开发和技能培训。
[1]同时,定期地按不同主题模块举行例会,进行辅导员和班主任之间的交流和座谈,促进相互之间交流案例、深入研讨,从而改进工作思路与方法,实现工作效率的全面提高。
3. 完善导师在培养工作中的作用
目前研究生培养以导师负责制为核心,强调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强化导师的培养责任,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导师是研究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教书”和“育人”这两个环节缺一不可。从全面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角度来看,导师在思想道德层面同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导师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起着重要引导作用,为此应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重点是提高导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导师切实履行职责,对研究生进行全面培养和全方位教育。
4. 加强领导层面的统筹管理,充分发挥研究生会作用
在基层院系党委的强力领导下,从全局层面上进行统筹,优化资源分配,既能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又能加强各研究生班级与学院之间的交流沟通,促进班级之间、专业之间、年级之间研究生的互相学习和影响。此外,要突出研究生会的地位,发挥其在各研究生班级和学院之间的桥梁作用,有效增强整个学院的凝聚力;在此基础上从研究生会的实践和工作探索中总结积累经验,促进各研究生班级内部制度和体制的建设。通过研究生会这一组织平台,充分调动各类型研究生的积极性,在协调好各班级特色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大融合”,营造良好的学院氛围。
(二)创新工作理念,延展日常实践触角
1. 以人为本的班级建设理念——时刻保持与研究生的互动和交流沟通
研究生招生环节,一般按照专业进行划分,研究生的班级也是纵向建制的,
[2]即不同年级的同专业的研究生们组织一个班级。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班级成员之间在学习和生活上始终具有一定的分散性,这就使得加强班级凝聚力和学生间的交流互动显得尤为重要。班级建设必须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为主,重点关注特殊学生,改变以往自上而下的班级建设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研究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建设的设计者、参与者、执行者,真正使学生成为班级建设的主角。
2. 框架式的全方位管理理念——构建横纵结合的立体管理网络
以体系化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梯队为基础,明确各级职责和分工,提高效率,实现分层次、全方位的管理。建立多种沟通联络方式,在每位研究生和研究生骨干之间形成纵向的班级网络,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化、电子化和信息化。此外,要着力形成覆盖研究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系领导、学院层面的横向沟通网络,加强针对横向网络的课程化培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息收集、反馈等,都可以通过立体框架式的组织结构进行协调、传递、管理。
3. 研究生思政工作的“三级预防”理念——从预防做起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传染病“三级预防”理念,同样适用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平时工作中广泛收集、深入了解学生各类信息,通过研究生工作梯队和全方位管理模式关注每一位研究生,及时进行汇总分析、重点分类,防微杜渐。针对学生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定期给予一对一的深度辅导,尤其是对思想偏激、心理脆弱、经济贫困、学业困难、学籍异动、生活独立、就业困难、人际关系困难或者严重躯体或精神疾病、发生重大生活事件等情况的研究生更需要重点关注,尽早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有效的帮助。为有困难的学生开放相应的绿色通道,掌握研究生身边的亲人、朋友等的联络方式,都是有备无患的有效途径。
(三)找准管理抓手,提升工作服务水平
1. 建立研究生档案信息电子数据库
日常广泛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将所有研究生信息电子化、系统化地收录到“学院学生管理系统”中,涵盖入学新生的家庭背景、心理状况、学业生活需求等信息,并在培养全过程中实时更新和补充研究生在校阶段的动态信息,如培养情况、实践情况、学业完成情况、生活困难、各类重大事件的发生、毕业及学位问题、思想特长等。结合研究生各类档案信息,进行汇总分析、重点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和管理,使学生管理工作实现电子化、系统化,既有利于深入了解研究生的状况,又能提高研究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学生档案管理的完善也可以为研究生考评体系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 建立研究生分类管理制度
学生档案的完善,使得对各类研究生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得以实现。通过全方位深入了解研究生信息,结合不同学生的情况,制定针对重点学生分类管理的原则和研究生突发事件的管理应急预案,对所有研究生根据特点因材施教,分别给予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平时的重点关注和突发事件的应对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实施方案或指导手册,以明确框架式网络结构中各层级工作梯队的职责范围,合理分工协作,实现对各类研究生及时、高效的管理。
二、以班级建设为重点,增强研究生管理实效
(一)班级活动——以班级建设深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靠单纯的集体讲座、学习文件等传统模式,需要深入了解研究生的特点和个体差异,找到适合个体的教育计划,需要畅通学生与学生及老师与学生交流的渠道,因势利导,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通过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素质,提升日常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利用学院内横向和纵向网络的构架,积极推进班级建设和整个学院学生工作。要通过班级活动,使学生充分交往、相互了解,建立友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激发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以班级面貌的积极向上带动全院的团结氛围。要鼓励各班级将班级精神制度化,加强班级内部制度和体制的建设与传承。倡导各研究生班级和院研究生会多开发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具有研究生特色,又能真正服务于社会的品牌性活动,并长期坚持开展下去。
(二)“实践育人”——以社会实践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社会实践对不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是锻炼研究生的广阔平台,应积极调动全学院的研究生班级和研究生会开展感兴趣且能服务社会的主题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不断交流带动学生集思广益、发挥热情。同时,创新性、公益性的实践活动本身也有助于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体验生活、接触社会和发挥专长。
(三)研究生奖助考评机制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
2006年教育部推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以完善科学研究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为核心,以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为主要内容。在对学生的考评制度中引入学业奖学金的过程中,为了使研究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评价机制具有长效性和可持续性,必须在对过程、需求和效果不断评估的基础上,广泛收集来自导师和研究生的建议,持续加强和完善学院的奖学金评选标准、制度、流程等工作环节。研究生考评制度不是为了将研究生分成高低等级,而是为了给研究生培养提供保障和激励,因此特别需要公平、公正、公开,从思想、学术、生活、实践等各方面全方位考评研究生的在校综合表现。主观评价部分尽量做到公开,例如公开答辩选拔制度,客观评价部分应尽量简明、公正。
(四)就业指导和毕业生服务
一方面,要定期与已毕业研究生保持联络,不断完善已毕业的“院友圈”信息资料,并从反馈信息中总结今后工作需要改进之处;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在校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系列活动,从入学开始为研究生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指导学生们结合自身兴趣特点,锻炼个人综合能力,不断提升职业竞争力。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心理状态,组织分享求职经验等,调动班委、学院研究生会、学院领导等,全方位做好毕业生服务工作,例如制作温馨的毕业生纪念册,既能为研究生们留住珍贵的记忆,又搭建毕业生与导师、班级、学院之间的长期沟通桥梁。
作者简介:朱燕萍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辅导员 讲师
陈 娟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副书记 教授
贺 婧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辅导员 助理研究员
[1]张彦:《关于辅导员能力建设的几个问题》,《北大青年研究》,2012 年第1 期。
[2]王青、张娟、尹同良、段丽萍:《医学研究生纵向班级建立的探索与实践》,《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 年(第26 卷)第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