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平台,其独特的传播机制和日益显著的影响力,不仅对于当代青年学生获取信息、展现个性产生了深远影响,更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立足于传播学理论,从微博的传播机制出发,分析了培养青年学生在微博平台中的媒介素养的必要性;以学生思想引导工作为切入口,尝试探索新环境下青年思想引导工作新思路,创新青年媒介伦理素养培养新方式,引导青年学生理性对待网络信息,树立客观科学的网络观察立场。
关键词:微博;媒介素养;思想引导
近年来,微博作为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典型代表,凭借其显著的草根性与创新性信息交互方式,影响力不断扩大,日益成为青年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作为网络世界的重要主体之一,青年学生一方面对于独立思考具有强烈的要求,另一方面其自身的行为能力又尚不足以理性应对网络信息,时常在思潮分析和舆论制造上出现一定偏差。各种因素影响着青年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潮分析与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面对这一现状,如何在充分考虑网络新媒体客观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并且为青年学生所接受的高校思想舆论引导之工作方法,是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紧迫课题。而这一工作的关键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考虑到青年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培养青年学生媒介素养的思想引导方式,不仅为青年学生自主、理性判断网络思潮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考角度和评判工具,也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探索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的提供了新思路。
一、微博传播机制概述与媒介素养界定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平台,是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通常不多于140字)并可以公开发布的媒介形式[1]。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传送包括短信、实时消息软件、电子邮件、MP3或网页在内的各种信息形式,并实现即时分享。国际上,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在国内,新浪、腾讯、搜狐微博较为著名。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研究,自 2007年 5 月,中国本土微博服务商开始出现,三年多以来,我国微博发展经历了引入期、沉寂期和成长期等三个阶段。2009 年 8 月,新浪微博上线,并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微博。在其带动下,综合门户网站微博、新闻网站微博、电子商务微博、SNS 微博等纷纷成立,甚至电视台、电信运营商也开始涉足微博业务。至此,中国真正进入了微博时代。
身处微博时代,在感受到微博对于现实生活的巨大影响之余,更应当剖析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形态在信息传播中的特点机制。
以传播主体来看,微博传播的主体是全体微博用户,其中又可以粗略划分为名人博主和普通用户两大类,二者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获取关注度的方式不同。名人博主依靠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体现着一种网络与现实的互动,而普通用户获取关注往往是通过微博传播信息的某种具有吸引力的特性。
由传播受众来分析,微博传播的受众仍然是全体微博用户,微博传播的一大特点就是传播主体和传播受众的合一,每个微博用户都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众。从传播符号来看,微博传播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传播符号体系,形成了以“微博体”为代表的网络语言和网络符号体系。
针对传播媒介而言,微博传播既可以通过计算机平台也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平台完成,从而加快了信息流转的速度,减少了成本时间。
从传播信息角度看,微博传播中的信息具有数量巨大,内容涵盖广泛的特点。
从以上特点中得出,与依靠信息架构的传统门户网站不同,微博作为Web2.0时代的网络产物,主要依赖大量的用户产生信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和体验,因此用户的规模和用户体验是相辅相成的。
二、培养青年学生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1. 青年学生网络主体地位与自身特点
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于2010年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显示:截至
由此可见,作为网络世界中的重要主体,青少年如何在网络世界中接受正确的思想引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促进自身的成长成才,是现阶段高校教育工作和青年思想引导工作的重要课题。
将培养青年学生的媒介素养作为研究解决这一课题的突破口,是着眼于现阶段青年学生心理状况的结果。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念形成时期的当代青年学生,一方面表现出日益强烈的大国公民民主意识和主人翁责任,对于自身“独立思考”的权利“寸土必争”;同时也不乏来自对政治理论、社会发展与自身规划问题的诸多困惑。基于这种矛盾现状,我们既可以看到青年学生借助微博平台酣畅淋漓地表达对祖国、对政府的真挚感情,也会看到一部分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心态浮躁、思想偏激导致“有意或无意的一些不成熟言论经由网络这一快捷传播、覆盖广泛的媒介‘扩散’、‘放大’,很有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因此,将培养青年学生的媒介素养作为微博平台下学生思想引导的关键,不仅能够从内部机制上为青年学生提供评判各类信息、规范自身行为的标准,帮助青年学生实现从单纯“看问题”、“听问题”到理性解决问题的转变,还能够以点带面,促进青年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此外,考虑到这一阶段青年学生对于传统说教式教育的反感,媒介素养形成的工作思路还能够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有助于显著提高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效率。
2. 微博已有的影响力亟待理性约束
上文提到,以微博平台为载体的新兴信息传递方式宣告着一个微博时代的到来。在大量信息借助微博平台进行“井喷”式、“裂变”式传播的事实背后,是微博日益强大的影响力。而微博平台下新媒介对于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表达方式以及行为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是思想观念。在看到微博平台为学生生活、学习带来诸多便利和交流之余,我们也看到少数涉世未深的青年在一些带有极端倾向的思潮中逐渐迷失自我。网络思潮虽产生于虚拟世界,但与现实事件又有着紧密联系,这种社会情绪同虚拟时空的结合使得其比现实中的思潮更难以把握。
其次是表达方式。微博平台中的公开评论和转帖功能促成意愿表达的即时性与组织化的结合,加之青年学生群体的特殊心理状况,导致这中间又融入了非理性的因素。在缺乏主流引导的“去中心化”格局之下,一些正常的情绪和特殊个案会被无限放大,掩盖事实真相,甚至对于社会稳定、国家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是行为方式。微博媒介的草根性为其自身创造出了数量庞大的使用用户群体,在此背景之下,一些青年网络自组织开始涌现。网络自组织的出现打通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线上行为与线下行为的“虚实结合”在影响社会的过程中拥有不容忽视的社会动员力和影响力。这些自组织一旦被少数极端分子利用,将对青年学生的人生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安定团结产生严重危害。
基于上述微博平台内容所致的隐患,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对微博平台进行理性约束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然而,网络行为本身具有不可控性。相比于在“公共空间”中的“前台”表演,微博使用者的“后台表演”因新兴媒介的发展而拥有了更为便捷和广阔的空间。因此,在直接控制难以保证“精准引导”的前提下,以青年学生“媒介素养”为代表的间接引导方式,不仅能对微博行为产生切实的约束,又能避免强行控制带来的负面抵触,日益成为眼下较为理想的工作思路与方向。
3. 完善网络形象构建,实现线上线下良性互动的需要
尽管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但微博媒介在网络这一拟态环境中具有一定的实名化倾向。一个人在微博媒介上对于社会现实、事物好恶的判断和行为表现将会成为其网络形象塑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段激进言论的传播往往会引导其他关注者将言论主人同“思想偏激”、“行为极端”等标签结合在一起,久而久之将形成关于言论主人的网络形象。尽管这一形象仅存在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之中,但由于微博媒介本身的粉丝关注群体的明确指向性和对应性,导致一个人的线上形象与其线下形象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换言之,在微博媒介上,“后台”表演已经产生了走向前台的趋势。
因此,在构筑线上形象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微博媒介特殊的传播机制,注重青年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的媒介使用素养培育,为青年学生在微博平台上发表言论、获取信息提供兼具方向性与具体性的指导和规范,为其健康向上的线下形象构建提供良好的线上形象支持。
三、青年学生媒介素养培育对策
面对微博平台对青年学生思想观念、表达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影响与冲击,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思想舆论引导工作的过程中必须特别重视系统性、全面性和针对性的兼顾。在引导青年学生自主养成健康向上的媒介素养与伦理观念同时,高校工作者还应切实形成一套完善的针对微博媒介的思想引导工作体系,完善相关工作制度,为青年学生媒介素养以及其综合素养的养成提供足够支持和保障。
1. 培育素养,树立受众伦理观念
青年学生既是高校思想舆论引导工作的实施对象,同时也是保障高校思想舆论引导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开展青年学生媒介素养与伦理培育的工作绝不能脱离青年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只有不断调动青年学生自我约束、自我培育的积极性,并及时给予方向引导,才能将这项工作的效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层次。因此,培育青年学生的媒介素养,首先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受众伦理观念。面对微博媒介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青年学生首先要从自己做起,培育正确的微博媒介素养,理性对待和处理来自微博平台的信息和事件。
这里所言之“媒介素养”,即“在传播过程中应享有的道德权利和应承担的道义责任”[4],主要可以分为选择与接收素养、信息解析素养、再传播素养。
选择与接收素养亦即受众在选择与接收信息时需要承担的道义责任,这与微博的传播特点息息相关。传播主体的广泛性和传播信息的便捷性共同造成了微博传播中的信息冗余现象。关于国计民生的社会思考和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同时存在于微博平台。因此青年学生应当自觉选择健康、文明的信息来进行接收,拒绝反动、低俗、淫秽的信息,提高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当发现某个或某些关注对象发布的信息有违社会道德甚至法律法规时要重新考虑是否继续关注这些对象。
为博取更大的关注度,不少微博使用者往往会在传播信息上进行加工,选取问题最显著、矛盾最集中、交锋最激烈,最可能引起博友强烈情绪波动的剖面(或一句话,一幅图片,一段视频)来进行传播。因此在信息解析过程中,青年学生在接收到一个信息之后首先要考察其真实性,更多地搜集相关信息,查看专业媒体的相关报道。其次青年学生还要注意传播信息碎片化带来的预设话语倾向,避免筛选、加工后的事件剖面对于自我信息理解的误导倾向,做到客观真实。
考虑到微博中公开评论和转发的功能,在培养媒介素养的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信息再传播的素养规范。在转发一些信息的时候应谨慎思考该信息的真实性,传播这条信息可能产生的后果,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可能产生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
2. 创新形式,构筑高校教育工作新平台
传统的高校教育工作思路是按照行政层级去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各项工作,然而在微博平台加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技术已经提供了一种高效快捷、覆盖面广,且为广大青年学生所接受的组织动员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青年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时在方式方法上进行更多的创新。
培养青年学生的微博平台媒介素养,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平台的作用。无论是高校教育职能部门还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团学干部个人,都可以借助微博平台,创新工作形式,将思想引导的目标同微博相结合,直面微博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教育职能部门依托自身工作的主要内容,通过开设专门微博,可以将最新工作信息和动态及时传达给青年学生,充分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参与。在调动起青年学生参与热情的同时,也在互动交流中令活动理念和价值观念得到进一步宣传与深化,在青年学生接受微博信息的过程中潜在地引导其健康成长。
同时,高校教育工作者也应当大力鼓励团学干部开设个人微博,一方面通过学生干部构筑起教育者与青年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的新媒介渠道,促进双方的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借助团学干部独特的影响力培养出一批微博平台上的“意见领袖”,为广大青年学生树立起一个可见的行为榜样和价值评判标准。这些个人微博中有关于青年发展经验和建议、社会现状关注和思考的内容,将会帮助微博平台上的青年学生更好的审视自我角色定位的责任担当,加强自我媒介素养的培育与完善,引导青年学生走上一条正确的成长成才道路。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构筑高校教育工作的微博平台过程中,尤其要处理“思想主流”和“形式活泼”的关系--既要保证向青年学生传递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主流价值选择与思想,又要尝试运用贴近大学生关注热点和语言习惯的内容、形式传递信息,使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更为深入地为青年学生接受,促使其媒介素养的综合与完善。
3. 以 “ 实 ” 带 “ 虚 ” , 促进 线 上 线 下 良 性互动
青年学生网络行为虽然发生于虚拟环境之中,但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仍然能对此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重视微博平台对青年学生素养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放弃传统的学生培育方式。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目前微博平台下的新技术特点,充分整合并运用现有的教育资源,面向青年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媒介素养培育工作。在现实工作中,以新媒介素养形成为主题的专家讲座、以班团为单位的专题讨论会等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的活动载体。此外,开展相关内容的读书交流会也能为青年学生在微博平台上提供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指导,实现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良性互动,促进青年学生良好线上线下形象的形成。
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开展以媒介素养为主题的班团会议和讨论会等活动,不仅不是对微博新媒介的刻意逃避,相反,这些现实社会中的实体活动将帮助青年学生更好的理解新媒介时代的特点,更加强烈地认识到树立健康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带动学生在网络世界中规范自我行为,培育理性客观、积极健康的媒介素养,自觉接受积极向上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努力达到高校思想教育引导工作的新高度。
责任编辑:魏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