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回信中,号召广大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这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开展提出的新要求。文章通过论述社会实践的功能定位及引导体系两个方面,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局面,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社会实践工作的具体思路,从而更好地落实总书记的回信精神。
关键词:社会实践;功能定位;引导体系;深度观察
自1982年北京大学在全国高校首开先河,创造性地推出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来,我国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已经走过了29年的光辉历程。胡锦涛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回信中号召广大青年学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更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全新要求。本文尝试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增强实践活动育人效果,更好地落实总书记“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的回信精神,提出一些具体的思考。
一、当前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不足
1. 偏重宣传效应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工作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和效果应当服务于学校育人格局。而当前部分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却出现了偏重宣传效果,过度讲求宣传效应,反而忽视了社会实践活动本身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本质目的。“‘重视形式,忽视内涵;兵马未动,舆论先行;准备不够,止于表层;流于形式,实效不大’是一些学者对时下高校社会实践的主要评价。”一个具体的例证就是,很多高校的社会实践评优资助标准中明确把有无新闻媒体报道作为对一支实践团队的加分项。
具体而言,从高校一方来讲,容易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呼应某一主题口号的承载体,重视假期社会实践工作整体上的立意挖掘和主题升华,但却忽视了对每支团队本身实际的指导、培训和支持;从社会一方来讲,实践地接待单位一般将接待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作为对外宣传本单位的工作之一,更注重实践活动的新闻效应而忽略育人职责。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正确开展还需要高校、社会进一步加强合作,明确学生社会实践在育人层面的本质定位。
2. 考察不够深入
每年暑假、寒假,全国高校有数以千计的实践团队走出校园,奔赴全国各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其主要形式为参观走访、志愿服务及就业见习等。由于理念、体制等一系列原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内容及方式一般由实践学生与实践地接待方共同协商确定。接待方往往试图向实践学生展现地方、单位的发展成果和效益,因此更倾向于将实践内容限定在参观企事业单位等形式;而实践学生则由于对实践地缺乏充分了解,难以为自身设定合理的实践内容。因此,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形式、内容受到软性限制,表现为“参观走访”等较为单一的模式。
在实践内容和形式逐渐单一化的过程中,实践地可考察的信息量大,而学生实践时间短、知识水平有限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大学在校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其认知能力、知识水平较为有限,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有价值的调研课题本身就对其自身能力构成挑战。与此相对的是,实践地可供考察、调研的内容、信息量大,使得实践学生难以准确、系统、全面的把握调研内容。对此,一方面要在理念和体制上进行引导,另一方面也要加强选题技巧和调研方法的培训,本文此后会详细论证。
3. 与专业调研完全重合
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学术性调研、考察成果。这类成果往往与“挑战杯”等学术竞赛相结合,就专业领域的某一问题到实践地调查收集资料,用以作为专业学术成果的实证研究。进行学术性调研、考察能够为专业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有助于学术成果的高质量完成,但将其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甚至以之为主要实践内容是否妥当却值得商榷。2010年10月,北京大学团委于举办了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深化论坛,旨在验证其科学性。论坛评委从专业角度指出了实践成果在学术规范、调研选题和成果价值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
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群体之一是本专科学生,其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知识储备有限,一般难以承担此类学术化、理论化、专业化的调研课题。本专科学生所进行的以学术调研为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往往难以产出科学、有效的成果。另一方面,这类社会实践活动也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初衷存在出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不仅是当代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辟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实践不仅应当带给大学生知识和能力上的提升,也应当加深参与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对生活的体悟,升华其对祖国和人民的感情,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单纯强调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学术性,片面注重实践成果的理论化、专业化,将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出现缺位。
二、形成当前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局面的原因分析
1. 对社会实践功能定位的认识存在偏差首先,从学校组织层面来讲,活动组织方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缺乏有效的理念引导。高校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一般扮演平台提供者的角色,只对实践内容做出了大致的宽泛规定。高校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去选择实践内容和形式,但却因此导致了引导理念的缺失和实践活动的放任自由。由于高校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本身的理解各不相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致使实践成果并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效果。
其次,从实践团队的层面来讲,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受团队成员能力和认知水平限制,难以形成良好的成果意识,也缺乏取得相应成果的能力。就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言,在实践地开展活动是其核心环节,也是团队成员集体成长、共同收获的重要过程。此后的成果总结、深化和升华环节也是团队成员深化认识,升华感情的重要环节,社会实践活动的圆满完成离不开实践活动的一系列后续总结活动。而成果意识和能力的缺失使得社会实践活动虎头蛇尾,难以实现预期的育人效果。
此外,从实践学生的角度来讲,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评估,以及对实践活动正确定位也是十分重要的。然而传统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往往将自己定位为“贡献者”、“指导者”,试图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实践地献计献策。实际上,实践学生受知识能力和认知水平限制,难以在有限时间内对实践地的考察调研做出真正有价值的建议,其所提出的往往是过于宏大的、泛泛而谈的政策建议,对实践地而言并不具备现实意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实践学生而言未免要求过高,在“做贡献”方面投入过多也会造成社会实践资源的浪费。
综上,因缺乏正确理念引导而处于放任状态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往往会沦为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走访”,或是以提出宏大政策建议为开始却以草草了之为结束,或是单纯地进行冷静的缺乏个人情感投入的科学研究,难以达到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实践学生还会因为实践内容、形式的单一化而失去对实践活动的兴趣,社会实践育人效果呈现边际递减效应。
2. 社会实践工作的引导体系有待改进
传统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资助制度一般以团队实际消费为标尺,根据各实践团队的客观消费情况来分配社会实践资金,抑或是将实践资金作为奖励分发给成果优秀的实践团队。而唯客观情况论的平均主义资助办法会打消实践团队积极总结、深化和升华实践成果的积极性,唯实践成果论的实效主义资助办法又会使实践团队过于注重成果的功利性总结包装,将社会实践活动的重心从“培养人”变成了“出成果”。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社会实践资助制度进行改进,将实践成果质量与团队客观消费相结合,既要保证花销大、耗费多的团队能够得到较多资助,又能通过资费分配引导同学们正确总结成果,深化认识,更好地实现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
传统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优制度也缺乏明确的理念导向,其中所提出的评价标准多为团队的一般标准要求。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风格迥异、内容多样的实践团队能够在评优时各得其所,但却不利于社会实践活动正确理念的贯彻和育人效果的实现。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优制度进行相应调整,使得符合社会实践正确理念和导向的团队成果能够脱颖而出,从而引导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向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此外,参与社会实践的同学也缺乏科学有效的培训和指导。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群体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知识能力,但仍然存在认知水平、知识储备和社会经验上的不足,难以完全应对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种种挑战。例如,实践团队不仅需要考虑实践课题内容研究上的专业知识问题,还需要考虑社会调研方法问题和团队建设、运转问题。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实践团队的前期培训和过程指导,引导学生科学、有效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三、改进高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具体思路
1. 创新理念,深入社会和民生进行深度观察
大学生社会实践目的在于引导青年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生动的社会生活,在一段集中的时间里,深入某一社会单元,深度考察某一具体问题,加深对国情、社情和民情的生动理解和直观认知,其核心应在于深入考察社会不同阶层人们的生存、生活、生产和生命状态。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应当注重活动的深度。同学们开展难得的社会实践考察,要坚决避免浅尝辄止、流于表面的做法,要想方设法地进行深度体验和考察,获取第一手的原始资料,而不是不用到达实践地也可以获得的一般性信息;另一方面,社会实践固然要去着力考察城市、乡村以及产业的发展状况,但同学们最终的关注核心应始终是我们的人民,是当今中国社会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们,大家应通过深度社会观察去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大众的情感、认知方式以及生存、生活、生产和生命状态,把握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望,唯有如此,未来承担祖国建设重任的年轻人才能真切地了解国家建设和民族发展的方向所在。
基于以上理念思考,我们认为当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明确三个方向:第一,要明确社会实践活动的对象群体,将人民群众作为我们认识、感知、交流的对象;第二,要着力加强社会实践深度,强化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社会调研能力,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第三,要注重成果的深化和升华,将社会实践中学生的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提升到新的高度。
2. 巧用杠杆,通过经费和评优实施有效引导
为落实新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理念,我们有必要对现有制度进行创新。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资助和评奖制度,一方面对实践团队进行最基本的物质支持,另一方面也要激励实践团队树立成果意识,注重成果总结深化。例如,北京大学团委2011年4月发布了《北京大学2011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资助办法》(以下简称《资助办法》),规定了“评分划阶,梯度资助”的基本办法,由团委为各实践团队评分,将实践团队分为四个等级,对于不同等级实行不同的资助额度。而评分的标准则需要参照《北京大学2011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评奖办法》(以下简称《评奖办法》)中提供的标准,以定量评估为主,定性评判为辅。需要注意的是,北大团委正是通过明确《评奖办法》中加分、减分的操作标准来表明社会实践活动新导向、新理念。例如,《评奖办法》第13条第一款即规定了“选题小切口”、“能够与人民群众进行有效交流”以及“能够获得第一手资料”等加分项,以引导广大学生深入社会和民生,与当地人民进行交流,深度观察人民的生存、生活、生产和生命状态,获取内容鲜活、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依照一定的逻辑径路和层次结构进行思考,挖掘调研课题深度,提高团队质量。
3.加强培训,教会同学如何有效开展社会实践
在实践活动中,从观察到认知,从认知到分析是比较普遍的一般性过程。这一过程的顺利完成需要三方面的基本条件:完善合理的团队组织、科学有效的调研方法以及丰富充足的专业知识。因此,有必要从以上三个方面给予实践团队和参与学生正确的指导。
此外,我们还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轴,开展多种多样的前期培训、名家讲座活动,将社会实践活动打造成立体化的育人系统,不仅扩大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吸引了更多同学参加进来,还使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更加科学有序。例如,北大团委在2011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筹备期间,举办社交礼仪、安全常识及调研方法培训会,并邀请专家教授举办讲座,扩展出多方面、多形式的育人活动。
4. 加大投入,为学生社会实践构建更宽广的平台
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主要由作为纯消费者的学生组成,而赴全国各地开展那社会实践活动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活动资金往往由学生自行负担,这已成为阻碍家庭条件较为一般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学校有必要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摆在全校育人格局中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资金投入,减轻实践团队成员的经济压力,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
此外,学校也可以更加积极地为学生拓展实践地资源。在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中,实践地接收单位往往由学生自行联系,实践地接受单位能够为学生提供的实践资源和物质支持也十分有限,这从客观上限制了社会实践活动的规模和质量。“学校与实践地建立的实践基地建设缺乏系统性、层次性、稳定性。与在校大学生人数比较,各高校基地普遍不足;与在校大学生层次比较,各高校基地缺乏梯度。”因此,学校在服务地方发展、加强校地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社会实践一并纳入统筹考虑,从而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开拓更多的实践基地资源,并在原有基础上保持实践基地的连续性和可靠性,尽可能方便师生组团开展实践活动。
责任编辑:户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