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80后”、“90后”大学生价值观比较研究

作者:曲振卿 姚建文 发布日期:2011-04-11

 摘要:80后”和“90后”目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这两个群体在政治观、消费观、人际观和发展观这四个维度上分别表现出了不同的特质。他们的差异性给新时期高校学生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并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即无论是进行大学生价值观的代际研究还是具体的学生管理,都应该坚持“去标签化”。

关键词:80后”;“90后”;价值观

一、从“代”到“后”

近年来,青年研究逐渐从“代”的研究视角走向“后”的研究视角,无论是媒体还是学术界,都逐渐适应了“80后”和“90后”的称呼,而曾经较为流行的代际研究视角(如“第四代”等用法)则慢慢淡出青年研究的视野。从“代”到“后”的转变,不单是时间向度上的缩短——以一代人为单位到以十年为单位来划分青年,在更深层意义上,这一转变反映了社会的高速变迁。“代”的研究已无法准确描述目前频繁更新换代的青年群体,从“代”到“后”的研究视角转换,是社会转型的一个外在表现。这正是本文所讨论主题的关键背景。

80后”和“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行为特征和思想动态的研究成为近年来青年研究的热点问题,我们认为,目前关于“80后”和“90后”的研究还有一些继续推进的空间。

首先,“80后”和“90后”常被作为一个整体不加以区分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被单独提出来讨论,对比研究较少。近年来大众媒体和青年研究领域给这两个群体贴上了各种各样的标签,其中以负面标签居多。

其次,“80后”和“90后”之间的比较研究不多,还停留在较为感性的层面。在少数关于“80后”和“90后”的专题研究中,以定性分析居多,有详实调研的数据定量分析还比较少,因此,对于“80后”与“90后”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很有必要。

最后,“80后”和“90后”的比较研究中,宽泛的研究较多,精细化的研究较少。例如,通常对这两个群体的比较研究都会涉及到价值观、行为特点及思维方式等方面,但是就某一方面进行比较深入和详细探讨的目前还不多见。

因此,我们以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定量调查为基础[1],辅之以定性调查,尝试考察“80后”和“90后”大学生群体之间的价值观的差异。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集中于两个群体大学生价值观的对比研究,研究的思路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80后”与“90后”大学生的群体划分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代际群体大体划分为“80前”、“80后”(出生于19801989年间的群体)和“90后”(出生于19901999年间的群体)三个代际群体。重点考察后两个群体的价值观差异。三个代际群体的划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例如,“80后”出生于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社会,在成长过程中虽然还有一定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印记。但是总体而言,与“80前”相比,他们享受到了更加丰富的物质生活、更加多元化的社会空间和更加开放的网络环境。与“90后”相比,他们是市场经济、消费社会和网络社会的第一批接触者,但这并不表示他们是最时尚的“跟进者”。“80”面对“90后”的思想特征和行为特征经常表现得手足无措,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两个群体的差异。

2.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维度

有学者将大学生价值观分解为“婚恋价值观”、“人生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消费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政治价值观”、“人际价值观”等七个维度[2]。这一分类方式较为完备,但是存在维度交叉和部分维度不易测量的问题。例如,严格来说,“婚恋价值观”也是人际价值观的一类,又如对于“道德价值观”的测量存在比较明显的社会赞许性[3]问题,又难以通过简单的问卷和量表调查得到真实数据。因此,我们的研究,将重点讨论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引领密切相关的四个维度,分别是“政治观”、“消费观”、“人际观”和“发展观”[4]

1)政治观

政治观是社会成员对如何组织公共生活的一整套看法。政治价值观一方面可以通过直接的态度进行测量,例如对政治制度和政治事件的看法;另一方面,一个人对周围公共生活的卷入程度和参与程度也可以作为一个侧面参考。例如,是否关心并参加人民代表选举,是否能积极参与社团等公民社会组织。因此,广义的政治价值观不仅包括“国家”层面的政治观,还包括微观层面的政治观,例如对高校学生会选举、学生社团日常管理以及宿舍管理等周围发生的公共事件的看法。在我们的研究中,“政治理论和政策知晓度”、“政治立场”和“宏观和微观政治生活参与度”是主要的调查指标。

2)消费观

消费观是指人们对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的看法。之所以要测量这一维度,是因为消费观能够较为清晰地反映当代大学生的经济观念。通常在消费观的讨论中还会涉及理财观,但是由于大学生,尚未有较为稳定的收入,因此,我们的研究没有涉及这一指标。在我们的研究中,测量消费观的具体指标有:“浪费/节俭”、“实体/网络消费形式”、“对超前消费的态度”等。

3)人际观

人际观是指人们对人与人相处的观点和看法。我们将大学生人际观分为三个层面:权威关系、亲密关系和朋辈关系。权威关系主要指的是大学生如何看待权威,这里的权威既可以是知识权威,也可以是权力权威或者道德权威;亲密关系分为亲子关系和两性关系,亲子关系主要讨论大学生自身与父母的关系,两性关系主要讨论恋爱观和婚姻观;朋辈关系主要指大学生的社交关系,包括传统组织中的朋辈关系(例如同学关系)和社团等组织中的朋友、同事关系。

4)发展观

发展观是人们对自身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的观点和看法。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学业发展观”、“职业发展观”和“成功的衡量”等指标来测量发展观。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辅助以访谈和座谈会等调查方法。我们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在北京市高校发放问卷346份,回收有效问卷335份。试调查阶段共访问本科、硕士和博士生17人,另有4位北京市高中生受访。调查阶段在北京大学校内发放问卷份,举办座谈会2场。

问卷内容方面,除了前文提到的四个维度指标,还有学生的性别、生源地、户籍、年级和专业等基本信息。

三、四个维度上“80后”、“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差异

(一)政治观

我们采用“政治理论和政策知晓度”、“政治立场”和“政治生活参与度”三个指标总计13个问题对政治观进行了测量。从数据分析结果看,在政治观方面,“80后”和“90后”大学生群体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为:

1.80后”政治理论和政策知晓度比“90后”高

我们用“十七大报告阅读和知晓情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知识”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知晓情况”等问题测量了两类群体的政治理论和政策知晓度,根据自评估数据统计结果,并经过数据标准化处理(110分),“80后”的结果为8.1,而“90后”则为6.9

2.80后”与“90后”的政治立场较为相似,总体比较坚定

政治立场的测量与道德观念的测量存在同样的方法上的难度,这是由于问卷填答过程中“社会赞许性”的干扰。从初步的分析结果来看,无论是“社会主义事业拥护程度”,还是“坚持党的领导”,“80后”和“90后”的总体得分都比较高,分别为9.29.1

3.90后”的政治生活参与度比“80后”略高

前文已经提到,我们对政治生活参与度的测量主要从传统意义上的政治生活参与(例如党团活动、人大代表选举等)和微观意义上的政治生活参与(例如社团参与、群体治理等)两个维度。在问卷中我们对“政治生活参与度”这一指标操作化为“党团日活动参与情况”、“社团参与情况”、“志愿服务参与程度”、“选举参与情况及看法”、“维权行为与维权观”和“政治态度表达”等选项,从标准化得分结果看,“90后”的得分为7.3,“后”的得分为,“90后”比“80后”略高。

(二)消费观

我们采用“浪费/节俭”、“实体/网络消费形式”、“对超前消费的态度”等指标考察了“后”与“90后”的消费观差异。

1.两个群体都认为节俭是重要的美德

问卷中消费观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对节俭的看法,与我们研究设计时的预判断和试调查结果不同,实际两个群体对节俭这一消费观的认可度都非常高,分别达到了8.88.7。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是财富管理和积累的重要手段,是家庭发展和国家进步的重要特质。对于节俭的认可,反映了当代大学生较为健康和积极的消费观,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之间不一定是非常直接的正相关关系,认同一种消费观念、按照什么标准判断此种消费观以及实际消费过程中是否遵循自己的消费观,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因此并不能以此断言两个群体的实际消费情况非常节俭。

2.90后”比“80后”更偏爱网络消费

“实体/网络”消费观是考察大学生消费观的重要指标,正在兴起的各种新的消费行为的评价,直接反映了大学生的消费思想观念。在“实体/网络”关系评价中,我们使用了“B2C[5]C2C[6]和团购网站使用情况”、“网络购物信任度”等问题,从标准化得分数据看,“90后”更偏爱网络消费(“80后”和“90后”得分分别为7.68.4),对网络购物的安全性评价也更高。从网络购物这一指标可以看出网络时代“80后”和“90后”群体的网络使用深度和黏度。值得注意的是,在问卷中的平均每月网络购物支出一项中,“80后”比“90后”的人均支出高,分别是165.5元和134.2元,但是网络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90后”(23.7%)则高于“80后”(19.4%)。“90后”网络消费的绝对量低,可能是收入情况决定的,我们所调查的“80后”,有一部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对这部分群体学校和导师会给予少量的生活补助。

3.90后”和“80后”的超前消费观念差别不大

我们用“信用卡使用频率和数额”、“对超前消费的评估”等问题考察了两个群体超前消费观念的差异,从数据结构看,两类群体的超前消费观念差异不大。用大学生群体来测量超前消费观念的确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缺乏稳定收入的大学生来说,超前消费目前的总体比例还不高,尽管“信用卡使用频率和数额”等问题的统计结果已经表明大学生超前消费的趋势已经比较明显。相信在今后的若干年持续关注超前消费这一问题,会有新的发现。

(三)人际观

1.90后”自主意识更强,呈“去权威化”趋势

权威关系是人际观考察的首要指标,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判断类似,数据结果显示“90后”比“80后”对权威关系的评价更低。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以下问题:“我总是尽可能按照师长的要求去做”、“有地位的人会给我威慑力和压迫感”、“我决策时主要听师长的建议”和“书本上的观念我深信不疑”。对于这些问题的自评估,“90后”的标准化得分为6.6,而“80后”则为7.5。从这个数据差异可以看出,“90后”的自主意识相对“80后”来说更强,90后对传统权威的怀疑比“80后”更为明显。但是在“我有自己信赖的权威”等问题的反馈中,两个群体的得分相差不大,也可以认为虽然“90后”一旦找到自己认可的权威,则敬佩、支持和遵从的强度同样非常高。

2.两个群体的人际关系内核仍然比较传统

我们将亲子关系分解为“孝”的观念、“财务支持”和“毕业后工作地点选择”等观念,总体而言,两个群体的差异不大,都认同对家长的责任、都认为就读阶段家庭的支持是首要财务来源,毕业地的选择上,两个群体差异不大,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则显著一些。

我们将亲密关系分解为“恋爱观”和“婚姻观”,用“择偶标准”、“对网络征友的看法”、“对相亲的看法”和“恋爱中的AA制”、“恋爱与婚姻的关系”、“婚前财产公证”等具体问题,从反馈的结果看,只有少量题目有一定差异,例如“恋爱关系的AA制”,“90后”更为认可一些,但差异并不明显。总体而言,无论是“80后”还是年第期“90后”,恋爱观和婚姻观都较为务实和理性。

在朋辈关系方面,我们对“交友原则”、“关系密度”等方面进行了测量,发现两个群体的差别也不大。

(四)发展观

从发展观的自评估来看,两个群体具有一定的差异,“学业发展观”、“知识结构的准备”、“职业发展观”和“成功的衡量”四个方面的指标,最明显的差异是后三类。

1.知识结构差别大

我们测量知识结构的主要通过以下问题:“获取知识的途径排序”、“每周阅读时间”和“知识结构完整度评估”等。从回答情况看,“90后”比“80后”的网络化阅读更为明显,SNS已经超越BBS成为首要的咨讯来源,值得注意的是,两个群体的阅读来源中,传统纸质书籍在阅读来源中都已经非常靠后。

而每周的阅读时间方面,“90后”比“80后”也偏少,“90后”的每周平均阅读时间为9.3小时,而“80后”则达到了12.3小时。

2.职业发展观和成功衡量评价差异大

从标准化数据结果看,“90后”比“80后”更偏向于从事非体制内工作,其中外企和自由职业者的选择比例比“80后”高,“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国企”的选择比“80后”低。

在成功评价的指标中,“90后”在“个体幸福体验”一项中的得分比“80后”高,而在“社会地位”、“收入”和“声望”等选项中,“80后”的平均得分都比“90后”略高。

四、“80后”和“90后”价值观差异对于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

(一)重视“90后”群体的思想引导,迎接高校学生管理的“90后”时代

从四个维度的比较,特别是“政治观”和“发展观”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逐渐成为校园主体的“90后”公共生活参与度越来越高;但同时他们的知识结构储备和能力储备都还有一定的短板,例课题本研刊究定P稿如在知识摄取方面过于依赖网络信息等浅阅读形式,缺乏对经典的深度阅读。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要以这些明显的特征为切入点,加强对“90后”群体的引导,一方面肯定和鼓励“90后”的公共生活参与,将这种参与转化成良性的社会建设力量;另一方面则要有意识地引导“90后”学生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和经典文献的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为个体的深度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理性看待群体特征,坚持学生工作的“去标签化”

目前无论是媒体还是知识界,对“80后”和“90后”都习惯使用“标签”对他们进行判定,我们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这些标签的一个检验。从我们的抽样调查数据结果分析中可以看出,“标签化”的认识方式是一种简单和片面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视角。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仍然要扎实做好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充分了解和尊重不同个体在理想、需求、兴趣和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

(三)重视“80后”和“90后”群体的特质,进行分类分层的科学管理

80后”与“90后”群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有一些是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普遍性差异,有一些则是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在不同代际群体身上的烙印。前一种类型的差异会随着年龄的变化逐渐弥合,而后一类的差异,很可能作为一代人的特质,伴随着“80后”和“90后”群体的成长过程。另一方面,我们从调查结果也不难看到,一个群体有其普遍性特征,但是作为群体中每一个具体的青年学生却有其不同的特质。因此,应将年龄性差异和社会性差异结合起来,将群体的普遍性特征与个体的特异性结合起来。既要探索学生管理的一般性工作方法,又要研究针对不同个体差异的学生深度辅导方案。



[1] 相对于不同群体的代际研究,同一群体的跟踪研究更为理想,能够剔除学校经历、社会阅历等干扰因素。由于研究时间与经费的局限,我们未采用跟踪研究的方式。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前期的研究设计和后期的数据控制分析等方法尽可能地剔除了以上干扰因素。

[2] 蒋明军:《“80 后”与“90 后”大学生价值观比较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10 年第7 期。

[3] 社会赞许性是指被调查者会通过主动迎合问卷和量表设计者的动机,从而歪曲实际情况。尽管匿名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社会赞许性问题,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4] 我们认为大学生对于政治、消费、人际和发展的看法构成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基本组成部分,侧重点在于自身与外界环境关系的看法以及自身发展的看法。我们未对对人格、性格等指标进行测量,主要考虑是一方面已经有比较专业的心理学测量工具对这些指标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我们初步的判断是这些指标的代际差异主要还是由于年龄这一变量影响的,共性居多,并不一定是一代人的特性。

[5] B2C是英文Business-to-Consumer(商家对客户)的缩写,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模式,也就是通常说的商业零售,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这种形式的电子商务一般以网络零售业为主,主要借助于互联网开展在线销售活动。国内比较著名的B2C网站有当当网、卓越亚马逊和京东商城等。

[6] C2C是英文Consumer-to-Consumer(客户对客户)的缩写。与B2C不同,网站主要是客户之间的交易平台,因此,B2C可以看成“在线商城”,C2C可以看成“在线买卖平台”。国内比较著名的网站是淘宝网,而其子网站淘宝商城更偏B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