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精致化视角下的学生工作信息传导机制研究

作者:赵天旸 张长宏 发布日期:2010-06-03

作者简介:赵天旸  城市与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

张长宏  城市与环境学院学工办选留工作人员

 

摘要:学生工作精致化对于基层院系学生工作信息传导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就学生工作中信息传导机制和学生信息需求情况组织了调研,在此基础上对信息传导的精致化提出了完善传导体系、适应学生需求、广设节点、创新机制、充分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等若干建议。

关键词:精致化  信息化  信息传导

 

随着高校学生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内容日益丰富,在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体系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学生工作对于信息传导的需求和信息传导对学生工作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在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学生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内容日益丰富的客观要求下,形成实时畅通、有效覆盖、分类明晰、反馈充分的学生工作信息传导机制,对于学生工作的精致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此次调研希望通过了解城市与环境学院学生工作信息传导的实际效果和学生的信息需求,进而深入探讨如何改进学生工作信息传导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信息传导的精致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 样本情况及调研设计

 

本次调研开展的时间为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正值奖助学金发放、奖励评定、就业工作等各项常规学生工作开展的高峰期,希望借此对于各项学生工作信息传导的效果和需求形成较为可信的分析结果。

此次调研以城市与环境学院学生为样本主体。城市与环境学院在学生工作的过程中形成了包含学院主页、BBS版面、电子邮件、短信、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等信息传导方式和学院、专职老师、辅导员、班团干部等信息传导途径的综合信息传导机制。此次调研采取问卷调研的形式,通过按学号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23份,其中有效问卷390份。

 

二、学生工作信息传导机制现状调研

 

对于学生工作信息传导机制的研究,可以从信息传导的及时性、覆盖面和学生的满意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及时性和覆盖面主要取决于诸如短信平台、邮件等信息传导的方式,对内容的满意度主要取决于学院相关部门、班主任或辅导员、学生骨干等信息传导的途径。

 

1.信息传导的及时性评估

整体而言,64.36%学生觉得能及时获得个人关注的相关信息。而询问相关信息的方式,详见下表。

 

1:对部分信息获取及时性不满意时的替代选择

 

当对信息传导的及时性不满意时,学生选取其他方式的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他方式对于提高学生信息获得及时性的积极作用。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BBS兼具及时性和内容上的完整性,同时又可面向所有版友征集信息详情,成为学生首选的信息获取方式,对于学生工作信息传导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短信平台的发布方式难以传达较为复杂的信息内容,但其仍具有便捷即时的特点,因此也是学生工作信息传导的重要方式。

 

2.信息传导的覆盖面评估

就信息传导的覆盖面来看,短信通知可以即时覆盖92.29%的学生,邮件可以即时覆盖38.46%的学生,学院BBS22.82%,学院首页新闻只有5.13%QQ/MSN31.62%。因此针对紧急信息,需要全体学生知晓的最好使用手机短信的通知方式,需要部分学生知晓的可使用邮件或BBS,学院首页新闻的信息传播性即时性较差。此外,学生提到的其他方式的前三位分别为校内网(即时)、飞信(即时)和学院海报(延时)。

由此可见,短信方式传导的信息适合全部覆盖、即时传导的信息,邮件方式的信息传导适合有针对性、部分覆盖、当天传导的信息,学院BBS方式的信息传导适合无针对性、部分覆盖、延时传导的信息。

 

3.信息传导过程中内容满意度评估

整体而言,70.95%学生觉得所获得相关信息的内容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对学生工作中某一类或某几类信息内容不满意的学生,会选择一些途径来继续询问相关信息,详见下表。

2:对部分信息内容传导不满意时的替代选择

 

当学生对接受到的信息产生疑问时,学生选取其他方式获得信息的偏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他方式对于提高学生获得信息内容满意度的积极作用。由上表可见,询问最多的对象是身边的其他同学,或去BBS咨询,缺乏直接联系信息源的意识,容易产生以讹传讹的误会。

 

二、学生工作信息传导需求分析

 

对于学生信息传导需求的调研,主要包含信息类型、传导方式以及信息是否能引起接收者重视三个方面。

 

1.不同类别信息需求分析

为了使信息类型与学生工作中的学生党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工作板块相对应,同时又不至于过于抽象而引起不熟悉学生工作的学生理解的困难,课题组选取了如“挑战杯”等具体的学生工作项目作为同类项目的概括,按照完全不关注(1分)、偶尔关注(2分)、一般关注(3分)、经常关注(4分)、十分关注(5分)划分,样本中本、硕、博各类学生对不同类别信息的平均关注程度如下图。

3:本硕博不同阶段各类型信息需求程度

 

总体来看,本、硕、博学生对学院信息的平均关注度非常接近(2.942.952.95),并趋于中间值(3);但各年级最关注的信息类型却有所不同,本科生为“考试安排”,硕士生为“学籍注册”和“实习就业信息”,博士生为“合作、交流项目”。这与目前我校研究生比例不断加大,本科生直接就业比例下降的大背景是相一致的。根据不同的需求类型,课题组认为对于2-3分间的信息可采用部分覆盖、延时传导的途径和方式传导信息,对于3-4分的信息可采用全部覆盖、延时传导的途径和方式传导信息,对于4-5分的信息可采用全部覆盖、即时传导的途径和方式传导信息。

 

2.学生对信息传导方式的偏好

从学生对于信息传导方式的偏好来看,短信(65.12%)和邮件(34.11%)因为其“便捷”、“及时”和“备忘”的特点,最受学生欢迎。

学生对信息传导方式的偏好 ,一方面反映了该种方式的便捷、及时等特点,另一方面也与学生获取信息的行为习惯密切相关。如对BBS的偏好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BBS在学生中的流行程度。对此,在选择信息传的的方式时,就要既考虑方式本身对于信息传导的有力条件,又贴近学生喜闻乐见的具体形式,以求尽可能符合学生的需求,实现学生工作领域信息传导精致化的要求。

 

3.信息接收者对信息重要性认识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半数以上(51.54%)学生认为不同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会影响其对接收到的信息的重视程度,从院系直接接受的信息(53.01%)和电话通知的信息(42.42%)最受学生重视。

 

4:信息重要性评价影响因素

 

通过学生对信息重要性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选择信息传导的方式和途径时,不仅应考虑信息传导的及时性、覆盖面以及学生对信息内容的满意度,对重要信息的发布过程中,还要把学生对该类的重视程度作为选择的重要依据,以便更好的满足学生需求。

总体来讲,学生对现有信息传播机制给予了充分肯定,意见和建议集中在扩大覆盖面、加强反馈渠道、增加短信平台在各类信息通知中的比重三个方面。

 

三、如何更好地建立高校基层信息传导机制

 

在信息化大背景下,人类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信息自由。这种自由不仅在于信息发布者可以选择更便利的方式发布信息,也在于信息的接收者具备了一定的自行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信息来源的广泛化、渠道的多样化和内容的庞杂化也对信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改进信息传递机制已经日益成为包括管理和教育领域在内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学生工作领域,精致化的基本要素包括:兼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兼重过程、细节和结果,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周到细致、精雕细刻[①]。在信息化和学生工作发展步入新的历史时期的大背景下,优化信息传导机制与精致化的目标是吻合的,是精致化在信息机制中的重要体现和客观要求。具体来讲,实现学生工作信息传导的精致化,结合本次调研结果和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以下途径改善高校基层信息传到机制:

 

1.全面了解学生需求,保障信息传导机制与学生需求相匹配

学生对于信息的需求也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这一过程与学生自身和外界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例如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增强了各年级对于就业信息的关注度,这就需要信息发布者在选择信息内容时充分考虑和满足学生需求,不仅面向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同时面向其他高年级学生发布就业相关信息。在具备完善的信息传导机制和准确的学生信息库的同时,应加强适应学生需求的信息传导机制选择,针对各类信息的特点以及信息传导方式和途径的不同进行信息与传导机制的匹配,满足学生的需要。

 

2.搭建信息传导体系,保障信息传导机制的全面和畅通

在信息类型纷繁复杂的学生工作领域,各类信息对于及时性、覆盖面、学生对其重要性认识程度需求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区别,同时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对于信息传导机制的偏好也有不同,因此,保障信息传导机制的完整性成为信息传导精致化的必然要求。搭建完整的信息传导方式和途径体系,要求我们一方面继承高校学生工作中的组织基础,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从途径上来讲,应完善院系学生工作部门、班主任、辅导员、班团组织和其他各类学生组织在信息传导上的分工和配合。从方式上来讲,则应完善短信平台、邮件系统、电话、BBS、学校和学院网站等方式综合的信息传导方式体系。

有了完整的信息传导机制,还不能完全保障该机制的有效性。信息化条件下学生可选择的信息接收方式众多,手机、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常常发生改变,新生入学、专业分流、学籍异动、毕业等因素要求学生工作部门及时掌握学生信息接收相关情况的变化,完善学生信息库,并在信息传导机制中实现及时更新,保障信息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此外,由于信息以及信息接收者的多样性,在信息筛选和传导的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要求也在提高。以短信平台为例,虽然短信平台具有覆盖准确、及时性强等优点,但同时较其他信息传导方式具有较高的成本,这就要求学生工作部门对信息及时性和覆盖面的要求综合考量,选择这两方面要求较高的信息通过短信平台进行传导。信息传导的科学性还要求减少信息传导的中间环节,在降低信息传导成本的同时避免信息传导过程中的信息失真。

 

3.建立多种形式的信息节点,形成信息传播的网状结构

信息的流动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在建立完善信息传导机制的过程中应保障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工作部门完善信息传导反馈机制,增强信息源的权威性和可达性,一方面引导学生直接通过信息源获取信息,避免以讹传讹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助理队伍、班长支书、团学队伍等学工信息传导途径减轻信息源的负担,提高信息传导的效率。

 

4.贴近学生的行为方式,创新信息传导方式

在信息的传导者建设和完善信息传导机制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信息接收者拥有自主选择信息的权利。在学生工作领域,这种双向选择现状与青年学生中各类流行文化息息相关。因此信息发布者应及时了解、准确把握青年人接收信息的偏好,把这些偏好融合在业已建立的信息传导机制中,实现信息传导机制的创新。例如,北京大学2009级本科新生在入学时已经领取了学校统一发放的手机卡,因此飞信这一包含线上和线下信息传导功能的即时通讯工具成为调研过程中该年级学生的首选。

 

 

责任编辑:刘洁纯



[] 王铁军:《精致化:学校管理的新理念、新策略》,《江苏教育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