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以“校地合作”模式带动社会实践工作创新发展

作者: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 王永健 发布日期:2010-05-18

摘要:社会实践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具体工作实践,介绍了以“校地合作”模式带动学生社会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工作发展的主要内涵、基本理念和重点机制;提出要在社会实践活动指导中,把握“育人为本”的主线,按照“机制化、项目化、基地化、长期化、合作化、成果化”的建设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共建方的利益诉求,实现多方共赢,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性循环,提升育人效果。

关键词:校地合作  社会实践  创新指导基地

 

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北大时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高度统一”。长期的工作实践表明,加强和改进针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划和指导,使其机制化和项目化,对于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掌握基本的社会知识和实际技能,进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成才志向和精神追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自承担了学生社会实践指导工作创新基地建设任务以来,逐步摸索构筑了一套“校地合作”的创新工作模式,一方面使学生有组织、有系统地参与针对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提升了实践育人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也契合了北大服务社会、奉献地方的发展理念,开创了多方“共赢”的良性互动局面。

 

一、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工作创新基地的主要内涵

 

1、 明确建设理念,切实提升实践活动质量

以往的学生社会实践基本上采用了“个案审批、重点管理”的单维运作模式,在活动形式上往往流于形式,在活动地点上往往缺乏持续性和连贯性,既导致了实践活动的浅层化和表面化,又造成了对实践资源的严重浪费。对此,经济学院在创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工作创新基地的过程中,首先在指导思想上作出明确定位,提出了“参与、深入、持续、共建、提升”的工作理念。只有全心参与、深入实践,才能实现创新基地的持续发展,进而在校地共建的过程中提升创新基地的品牌效应,为高校、地方和学生三方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在上述理念的指引下,基地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在实践活动的申请条件、申请程序、基地的管理与维护、指导教师的选择和组织纪律等各个方面对实践活动进行规范。上述举措既是对实践资源的有效整合,也是落实“学生工作精致化”要求的具体体现,从而为切实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丰富实践形式,有效弥补传统工作缺陷

 为避免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只停留在参观、考察、访问的表面层次上,基地广泛吸纳了社团活动的经验,形成了“层次鲜明、多维结合”的创新活动形式。以2008年暑期经济学院王曙光副教授带队的实践活动为例,此次实践一共设计了如下六个具体模块:

 

 

活动名称

活动内容

第一模块

案例调研

每批4人、分15个省份对40个合作社实施调研,采用问卷、访谈、影像等形式进行实地观察和访谈。

第二模块

成果总结

召开理论研讨会及案例咨询比赛,总结提升实践成果。

第三模块

校地共建

建立大学生农村合作经济促进志愿联盟;实施合作社发展扶助共建计划,创立合作社发展模式创新试验基地。

第四模块

商务信息化网络试验平台

搭建网站的基本框架,实现学术讨论和商务交流的平台职能。

第五模块

合作社发展竞争力提升工程

在扶持的合作社中,有选择性地与地方政府共建基地;开展竞争力提升工程,从治理结构、营销管理、合作领域、资源匹配、人力资源支持、信息化、国际化等全方位打造合作社的综合竞争力。

第六模块

国际化交流

邀请欧、美、日、韩等国外专家到中国开展学术和经验交流;召开中、日、韩合作社发展论坛。

 

从上述设计中可以看到,此次实践活动的层次十分鲜明,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在调研基础上的理论研讨和成果转化,又有校地互动和国际交流。这就不仅打造了实践精品项目,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水平;而且践行了北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责任。

3、实现互利共赢,有效形成良性循环发展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提出:“要动员社会各方面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制定社会各方面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和具体办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有利条件。”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了很多机会。但在活动过程中,让共建单位从合作中真正获益,才是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的原动力。

仍以上述活动为例,由于其实践活动真正服务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因此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宁夏自治区委办公厅在《实践与思考》第17期上专题刊载了王曙光副教授撰写的《宁夏农民金融改革应植根乡土关怀民生》一文,并印发区党委常委,各市、县、区党委,各部、厅、局党组和各大企业党委参阅学习,宁夏自治区委、银川市委等领导同志也都相继作了重要批示,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也进一步巩固了双方的合作关系。

社会实践的“校地合作”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产学合作模式,即与企业或政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尤其是在经济建设方面的课题研究项目上开展合作,结成互惠互利的联合协作关系;另一种是合作教育模式,即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政府(或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育和学生参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具有高水平实践能力的人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更加丰富的形式,经济学院正在申报的与河南省商丘市的友好合作就包括如下的系列活动:在当地建立“北京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定期选派研究生去当地挂职实习;组织经济学院的学者给当地干部开展主题讲座;邀请当地领导来北大作讲座,同时组织当地干部到北大接受培训。通过这些互惠互利、长期稳定的合作,共建单位将投入更多资源以扩大社会实践规模,从而形成校地合作的良性循环。

 

二、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工作创新基地的育人理念

 

1、完善学生能力体系,塑造学生能力的全面性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工作,应该树立培养领导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落实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能力评价的具体要求,将以课外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培养与第一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信息整合、团队合作、组织协调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2008年暑假,经济学院共有14支实践队分赴内蒙古、辽宁、山东、云南、黑龙江、四川、广东、上海等地,重点考察沿海开放型经济、农村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私营企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课题,取得了丰富的调研成果。在基地建设实践中,学院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求进一步推动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期对学生第一课堂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起到重要的补充和全面的促进作用。

2、增强学生研究深度,重视学生能力的创新性

学院的社会实践指导工作创新基地的建设,始终以扩展学生能力建设为宗旨,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努力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让更多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同时在实践活动中树立先进学生典型,强调引导和示范作用。

与一般的实践活动不同,创新基地指导下的社会实践不但横跨多个领域,而且在立项时就要强调研究课题的现实性和应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例如,基地推出的“农民合作社”实践项目,在立项之初就杜绝采用泛化的农村调查模式,而是要求学生深入细致地从不同角度研究合作社运作的现实问题,为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搭建平台。总之,创新基地在指导过程中,力图彰显实践项目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既能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创新的制度保障,又能通过取得服务地方的实际效果,来维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3、促使学生走进生活,强调学生能力的社会性

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宏观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受到了很大冲击。笔者认为,社会实践指导工作创新基地的建设,能够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发挥以下两大作用:

第一,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决定其求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一些毕业生欠缺实践能力,缺少社会实践经历,对现实社会了解不足,造成其就业障碍。针对上述问题,创新基地在非毕业生群体中开展的工作,格外注重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第二,有效拓宽就业信息渠道。从全国来看,由于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人才缺乏。用人单位和求职学生双方都对彼此不熟悉。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化的优势,就在于加强了双方的沟通和了解,为就业信息提供了高速交换平台,从而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例如,在经济学院与河南商丘市的合作中,地方政府就表示愿意留下在挂职锻炼岗位上表现突出的学生,并为其长期提供就业实习机会。这些机会不仅增强了基地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更加强了基地在拓宽就业渠道方面的影响力,实现了对学生最广泛、最可信、最实用的就业指导。

 

三、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工作创新基地的探索努力

 

1、进一步整合资源,拓宽社会实践活动渠道

实践资源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灵魂,也是指导工作最能掌控、最易提高之处。实践资源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各院系本身的资源,主要体现为长期的合作关系和对口单位,对于这类资源需要系统整理、有效利用;另一种是指导教师的资源,这就需要在工作中认真发掘、广泛动员,调动实践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落实到具体工作层面,经济学院采取了以下两种具体方法:

第一,出版指导刊物。首先,要开展关于实践地点和接收单位的信息搜集工作,通过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利用网络和图书资源,结合近年来的实践成果和信息反馈,对数据信息进行初步的分析整理。其次,通过调查问卷、公共信箱、电话、BBS等多种途径,收集学生对指导刊物的反馈意见,并形成改进方案。这种指导刊物,能够将实践地的社会性资源进行分类汇总,总结出各实践地的文化、环境和经济特点,为各实践地点和接收单位评定推荐指数,并拟出实践的推荐主题。实践证明,在每年的实践活动期,为学生提供这样一本编辑成册的指导刊物,能够对学生实践活动提供富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的服务。

第二,通过同学推荐,联系相关专业教师,询问其合作意向,初步确定教师名单,并整理出关于其研究方向和指导经历的资料。通过建立指导教师信息资源库,为学生提供指导教师的联系方式、研究方向、指导经历等信息,确保了实践活动的学术性、研究性和实效性。

2、 进一步加强宣传,打造社会实践活动品牌

加强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一方面能够扩大实践活动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则能够扩大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创造品牌效应,为今后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经济学院高度重视社会实践的总结宣传工作:每年十月,定期举办优秀社会实践团队成果展示报告会,邀请校内媒体对整个活动进行宣传报道;邀请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指导会,和学生进行现场交流,回答关于实践活动的细节问题,指导有意向的同学开展选题和前期筹备工作;在举办院内成果展示报告会的基础上,还邀请兄弟院系的优秀实践队伍参与展示,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点评,以进一步提高品牌活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进一步促进交流,提高社会实践活动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工作在社会实践活动指导一线的各单位也相应形成了新思路、新对策和新举措。为此,经济学院首先在兄弟单位之间加强了交流合作,主动联系各兄弟院系负责社会实践活动的部门,询问其合作意向,确定经验交流和工作研讨的形式,总结跨院合作的经验和不足,并结合学生建议,提出改进方案,努力构建长期稳定和规范化的交流合作机制,力争取得1+1>2的效果。

其次,经济学院将交流工作的触角延展至校园以外,在全社会范围内以及国际层面开展经验交流和学习活动,以广泛吸纳先进经验,确保指导工作的前瞻性和高水平。例如,在2008年开展的“农民合作社”实践基地建设项目中,就特意安排了国际交流的环节,邀请欧、美、日、韩等国外专家到中国开展学术和经验交流,召开中日韩合作社发展论坛,实现了工作的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