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创新开展学术活动 促进基地持续创新

作者: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党委副书记 于峰 发布日期:2010-05-18

摘要:本文立足于化学学院的实践探索,提出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建立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指导工作体制的基本思路和整体布局,并针对创新基地的长远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学生工作  课外学术科技  创新基地

 

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客观要求下,当代高校大学生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承者,而且逐渐成为知识创新过程中一个十分活跃的群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1]实践证明,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已经成为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成为学生进行素质拓展的资源依托,成为课内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拓展。[2]

基于上述基本认识,本文将首先介绍化学学院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指导创新基地建设的若干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学生创新实践平台的具体内容、形式载体和保障机制。最后,根据化学学院的具体实践经验,明确下一阶段学生工作创新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科学研判,明确创新基地建设思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内容和涉及领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和拓展,大学教育的重点也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提高学生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有效指导,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已经成为大学素质教育改革面临的时代性课题。本文认为,建设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指导工作创新基地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围绕一个核心

创新基地建设必须遵循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总体要求,围绕“培养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这一核心,通过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完善培养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创新学生科研扶持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具体措施,积极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研活动,将完成学校教学任务与德育工作高度结合,把培养科研创新人才纳入学院工作的整体规划,加以强调突出。

2、促进师生互动

学术创新与实践涉及到教师与学生两个群体。在创新基地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根据形势要求适当调整顾问导师制的职责范围,强调课外学术科技指导的内容,鼓励教师吸纳优秀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引导学生辅导员把组织学生开展学术著作阅读、学术讲座报告会、专题研究等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奖励制度,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和撰写学术论文,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同时,两个参与群体之间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互动、交流机制,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模式。

3、实施三重规划

突出创新基地建设的计划性和目标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学生课外学术科研活动的阶段性、中期和长远规划。在实施上述三重规划的过程中,要划分具体实施和持续推进阶段,对学生课外学术科研活动实行过程与目标并重的双重管理,着力营造浓郁的学术科技氛围,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创新思维、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纳入到完整的实施规划之中,保障创新基地建设和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4、明确四项内容

以科学普及、科研开发、科技服务和科技创业实践四大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课外学术科研活动的指向性和实效性。在科学普及方面,利用网络、刊物、竞赛、展览、实践等手段,积极创建院系(所、中心等)两级学术科研类社团组织,使学生课外学术科研活动不断朝着科学化、制度化、普及化的方向发展。在科研开发方面,鼓励和推动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以竞赛促科研,以学术出成果。在科技服务方面,鼓励指导学生以“科技服务校园、服务社会”为理念,关注校园建设、学生思想教育、组织管理等实际问题,力求实现课外学术科研活动的社会化。在科技创业实践方面,组织成立学生科技创业者协会等社团和科技创业团队,着力开展科研技能创新大赛、创业计划设计大赛、创业成果展等活动,带动课外学术科研活动的全面开展。

5、建立五种机制

建立学生课外学术科研活动的领导管理机制、工作流程机制、服务保障机制、成果评审机制以及引导激励机制,构筑有利于学术科研活动科学发展的运行体系,有力发挥各项机制的预设功能,带动学生课外学术科研良性发展。建立学院层面领导管理、部门层面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对于创新基地的有力领导和管理。发挥教务办、科研办以及基础实验室的助推作用,将导师纳入到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体系之中,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流程。详细掌握本科生学业信息,跟踪考察学生课外学术实践情况,并为学生课外学术科研活动提供长期、常规的科研项目的前沿信息,深入思考探索素质教育的模式,提供完善的服务保障。统计学生课外学术科研活动取得的科研论文等实质性成果的情况,实现信息优化、成果量化,建立完整的成果评审制度。以成果评价机制为基础,结合评奖评优等措施,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学生参与学术创新实践活动。

 

二、创新载体,搭建学生创新实践平台

 

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人多面广,必须构筑更为宽广的平台,纳入更为有序的渠道,才能进一步拓展并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3]在具体实践中,化学学院充分利用学院内外的科研资源,在本科生教育中引进研究生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从制度建立、奖励设置、学生活动等各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将创新基地建设成为多层次、全方位的学生创新实践大平台。

1、关注学生主体,激发学生科研参与热情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4]作为开展学术创新与实践的主体,学生的参与热情直接决定了创新基地的建设成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工作宗旨,以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为立足点,从学生的切实需要入手,通过相应的激励手段,提升学生的科研参与热情,夯实学生创新基地建设的基础。以化学学院为例,自2003年起,设立了“本科生科研优秀奖”,鼓励本科生尽早进入课题组从事科研工作。截至目前,本科生二年级进入课题组超过50%,三年级达到75%,四年级达到90%以上;学术论文数量与质量逐年提高,本科生对外交流项目不断完善,引导并帮助本科生尽早接触科研前沿,亲身感受科研苦乐,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2、营造学术氛围,提高指导教师参与程度

教育部鼓励高校“积极推行导师制,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5]以“传帮带”的形式,继承和发挥导师言传身教的培养方式,既为刚刚接触学术研究与实践的本科生提供了学术和个人成长的引领者,也为学生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保障,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学术研究,在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化学学院依托强大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国际最高水平的科研课题、获得前沿领域权威指导的机会,全面提升其课外学术活动的层次和眼界。化学学院从2002级本科生起试行本科生顾问导师制,制定并不断完善《化学学院本科生顾问教师制规定》。试行六年来,取得了良好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兴趣、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3、优化学术资源,实现科研能力“空中加油”

国内高校的一些探索性实践表明,重点实验室面向优秀本科生开放具有明显效果。[6]在重点实验室里,大学生可以使创新性的设想得以寻求、探索及实现,可有效地培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7]化学学院目前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实验室,还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共建了“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3年又被科技部批准与中科院化学所联合筹建“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学院着力推动创新基地对接重点实验室等高品质学术资源,让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开拓思维视野,接触最前沿的领域,实现“空中加油”。学生所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逐年提高,研究质量稳步提升,逐步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

4、发挥专业特色,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形式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在学习安排和时间支配上都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同时也对学校“第二课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节、学术沙龙等品牌活动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学术兴趣、开展学术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化学学院把化学文化节作为提高学生学科兴趣、展示基地建设成果的生动载体,强化“化学爱好者”等社团组织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通过明确的目标-策略机制、运行标准和工作规程,开展学术科研讲座、座谈、沙龙以及研讨会等活动,不断丰富创新基地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三、完善制度,推进创新基地持续发展

 

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在资金保障、质量评估、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外学术活动的层次、质量与规模。为此,在创新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充分考虑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精心设计契合学生特点、全面细致的工作环节和特色举措,在做实在、创新意、出经验上狠下功夫。[8]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变革制度,创新功能,完善保障,创造性地构建与现阶段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工作体系,从组织层面、制度层面上保证课外学术活动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稳步高效地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学生课外学术科研指导工作创新基地。

1、以育人工作为核心,着力拓展学生视野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作为学校整个育人工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创新思维、锻造科研能力、增强团队精神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创新基地需要以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依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密围绕“全面育人”这一核心,加强体制化建设,实现对于正常教学工作的保障和持续推动力,最终达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各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育人目标。

2、以评奖评优为抓手,着力激发学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励是最好的促进。以评奖评优工作为抓手,出台相应的评奖评优办法和制度,对于激发学生学术兴趣、促进学生不断开展学术创新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化学学院通过设立“化学学院本科生科研优秀奖”,通过制定《化学学院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奖评选细则(试行)》、《研究生奖学金评选补充规定》等方法,充分调动了师生的科研参与和探索积极性。通过利用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的创新制度,积极倡导并建立符合科学研究的团队协作模式,对原有实验室、年级、党支部(专业纵向)、团支部、班级的建制实现结构性覆盖。

3、以加强合作为途径,着力完善工作体系

要从全校范围着手,建设创新基地的五大工作体系:一是心理教育体系,聘请心理咨询中心老师对小范围学生做专项研究和指导,帮助学生在课外学术科研活动中保持积极心态;二是助学工作体系,建立保障工作小组,确保学生在基地进行学术科研活动时无后顾之忧,并对科研能力突出、学术精力充沛的贫困学生进行重点关注;三是美学教育体系,借助校团委“2012”工程大力推进学院美育教育,同步提高学生学术科技能力以外的综合能力;四是青年研究体系,借助校青年研究中心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对学院调研样本进行研究,科学、合理地总结有益经验及发展状况,开展有效交流,实现共同发展;五是就业指导体系,聘请就业指导中心老师作为学院职业规划顾问导师,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帮助学生对课外学生学术科研活动进行富有长远性和实效性的规划。

4、以科学组织为保障,着力推动长远发展

从育人角度来讲,大学应该为学生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三个方面的因素,即科学的组织引导模式,有效的实习实训基地和参与性、可操作性、实践性强的活动体系。为实现创新基地的长远发展,要进一步完善“组织+基地+活动库”模式:一方面,由院教务办、科研办、学工办、基础实验室等相关部门共同组成化学学院学生课外学术科研活动指导工作创新基地委员会,制定章程,明确分工,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另一方面,学工办、团委继续履行对课外学术科研活动的指导,学生会、研究生会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作用,从学生内部营造课外学术科研氛围,从组织形式上确保创新基地的发展。依托北大丰富的校友资源,建设一批重点学术实践基地,以基地展学术、促科研、带转化,在为学生职业化发展奠定基础的同时推动创新基地社会化、产业化。建设品牌活动库,在课外学术科研活动指导工作创新基地委员会的统一协调下,整合学院现有的各项品牌活动,着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力开展各类讲座、培训、座谈以及对外交流活动。

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指导创新基地建设是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十六号文件精神的具体体现,融合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契合了北大学生工作转型的发展要求,落实了“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的育人理念,是以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探索性教育模式。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眼于长远发展,笔者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学生课外学术课外科技活动指导创新基地的建设应本着以下思路:通过有效的机制保障,实现创新基地实际运转上的渠道畅通;利用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的创新制度对学院老师、本科生、研究生实现全员覆盖;通过创新基地结构性的突破,对原有实验室、年级、党支部(专业纵向)、团支部、班级的建制实现结构性覆盖;通过有效提升创新基地的整体水平,建立符合科学规律的团队协作模式和特色鲜明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平台。



[2] 孟添、滕建勇:《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调查与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第11期。

[3] 褚金星:《高校课外科技活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才开发》,2004年第6期。

[4]《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

[5]《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

[6] 周仲荣:《重点实验室参与本科教学实践的启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7] 于伟建、庄学真:《高校建设重点实验室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6期。

[8] 张彦:《在北京大学基层学生工作创新基地建设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国大学生在线(http://www.univs.cn/newweb/channels/new_campus/2008-11-12/1226501578d899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