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以奥运筹办举办为契机不断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作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 刘德英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委书记 唐平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委副书记 丁勇 发布日期:2010-05-18

摘要: 奥运会的筹办举办过程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良好契机,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发掘了奥运会筹办举办具有促进高校学生党员政治上的成熟、个人能力的提升以及高校学生党组织的不断创新等积极影响,从建立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管理培训机制、活动机制等方面对不断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索。

关键词: 奥运举办   学生党建  

 

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中国政府对世界的庄严承诺。高校以奥运筹办举办为契机,以学生志愿服务为载体,不断推进学生党建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内容创新,成为当前和以后学生党建工作的一个努力方向。

 

一、  奥运筹办举办是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良好契机

 

1、成功举办奥运会是体现党的先进性的良好契机。百年奥运,中国圆梦。100年前,《天津青年》曾发出三问: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一届奥运会?1932年,刘长春代表当时的国民政府踏上远征奥运之路,由于长时间的海上漂泊,他只能铩羽而归;1936年,中国第一次派出69人的代表团参加柏林奥运会,但由于经费不足,不得不沿途卖艺,结果仍是全军覆没。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才在1984年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才能在中国的土地上成功举办一场奥运会。北京奥运会是向世界展现真实中国的契机,是振奋民族精神更好地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契机,更是体现党的先进性的契机。

2、成功举办奥运会是展示中国大学生形象的良好契机。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这句话是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好友——巴黎阿奎埃尔修道院院长亨利·迪东为鼓励学生到户外运动场参加运动而提出的。而有“中国奥运第一人”之称的张伯苓先生在纪念南开学校40周年校庆时提出“提倡运动目的,不仅在学校而在社会,不仅在少数选手而在全体学生”。可见,学生与奥林匹克精神的渊源深厚。在奥运筹办举办过程中,中国大学生积极投身奥运志愿活动,无私奉献,完美地诠释了奥运精神和志愿精神。

3、奥运筹办举办是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良好契机。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1]做好奥运工作是党交给高校党组织的重大政治任务,是高校学生党员成长成熟的良好机会,更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得以发展的良好契机。高校学生党建的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在重要的历史关头承担重大历史任务,越能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跨越性发展。

 

二、以奥运筹办举办为契机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

 

1、奥运筹办举办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处理促成了高校学生党员政治上的成熟。奥运举办前,国际国内形势是严峻的,对于年轻一代而言,他们经历了从未有过的心灵成长。首先,各种分裂势力借奥运闹事坚定了他们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其次,西方鼓吹对北京奥运会进行抵制的噪声促使他们对敌对势力更加警醒,一向标榜公正、客观的西方主流媒体露出了真面目,促使学生们对西方式民主的深入了解,也促使他们政治上迅速成熟,自觉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

2、服务奥运促进高校学生党员个人能力的提升。在奥运筹办举办过程中,高校学生党员大量投身于志愿活动:一是养成了志愿精神和奉献精神。高校学生党员凭借巨大的热情投身于志愿者队伍之中,体验着志愿服务的快乐,品味着奉献的美好,养成了志愿精神和奉献精神。很多志愿者团队在在奥运会、残奥会结束之后自发地保留了下来,继续发扬奥运志愿者精神。如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奥运志愿者团队的基础上成立了“七彩生命”志愿服务团队,通过组织学院“展望事业、探讨人生”系列讲座、服务学院大楼环境建设等方式传承奥运奉献精神。二是深入社会、了解民生。学生党员在学校里从宿舍到课堂,从实验室到图书馆,缺乏与社会的交流与沟通,志愿活动促使他们真正深入社会,了解民生。奥运期间,城市志愿者分布到首都各重要交通枢纽、旅游景点、商业网点、文化场所和医疗机构,经过长时间、高交互的志愿服务,他们与市民深度交流,对民生有了感性的认识。三是社会实践、提高能力。学生党员在志愿服务中体会着快乐幸福,也面临着诸多棘手问题,促使他们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在培养团队精神的同时获得能力的提高。

3、服务奥运促进高校学生党组织的不断创新。奥运筹办举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然打破原有的组织形式、活动方法,以应对期间可能出现的挑战。一是党组织、临时党组织能够起到战斗堡垒作用。高校党组织在大学生志愿者中给予了大量的指导,促使学生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奥运举办期间,面对棘手问题时往往都是党组织冲在前面,如国家体育场交通业务口,每天的工作就是长时间的站在太阳底下指挥车辆进出,虽然枯燥但其重要性却不言而喻,这时,从北京大学各院系抽调组成的“共产党员突击队”,发挥了突击攻坚作用,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二是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够增进党的吸引力和战斗力。广大学生党员是志愿者中的骨干力量,他们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广大党员“平常时期认得出来,困难面前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来”的优良品质,示范并带动广大学生志愿者尽职尽责地投身于奥运筹办举办过程之中,不断提高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三是学生党建的内容、形式上能够不断得到创新。学生党员结合工作实际,找准服务保障奥运的切入点,开展“主题党日”、“排队推动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等多种形式的争优创先活动,进一步创新了党的活动载体。

 

二、    后奥运时代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索

 

总结奥运期间的有效做法,有利于确定后奥运时代学生党建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推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不断创新。

1、 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该契合新形势、达到新要求、实现与时俱进,这是高校党建工作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历史经验。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外有国际反动思想和社会不良思维的冲击、内有学生主体价值取向、利益需求多样化和党支部的组织建设、能力建设亟需加强的严峻形势。同时,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学生党建还必须实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撑,达到中央16号文件“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的新要求。所以,高校党建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实现新发展,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从奥运筹办举办过程中,必须发挥党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势,形成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一是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对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避免说教,多采取引导的方式,采取例证和对比论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二是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发挥党组织的引导外,更重要地是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真信、真学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是确保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真正实现理论的入心入脑,这就要求我们抓住“学生”和“党员”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2、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形成学生党员管理培训的机制

高校学生党员的管理培训应明确“围绕一个核心、紧抓一个龙头、打造三支队伍”的工作思路,注意科学性和系统性。“围绕一个核心”就是围绕着“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开展工作;“紧抓一个龙头”就是紧抓学生党员建设这个龙头,从学生党员自身素质、学生党支部自身建设等各方面开展工作,推动学生工作的全面开展;“打造三支队伍”就是加强学生党建的领导队伍、教工党支部的帮带队伍和学生党支部建设队伍三支队伍的建设,实现学生党建工作的领导资源、帮带资源、自身建设资源的有效整合。

形成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培训的机制,还应紧把“三关”:

一是紧把“入党观”。采取严格的考察机制,切实把那些思想进步、追求先进、工作积极的优秀学生吸收到党组织中来,避免追求数量、不重质量的错误倾向。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机制,把团组织推荐、党组织考察和群众评价三者有机结合,高度重视入党积极分子周围群众的评价。发扬民主集中制,体现民主精神,做到公开公正,靠评价机制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来保证学生党员的高素质,从而建立起一种比较完善的学生党员发展模式;

二是紧抓“管理关”。要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首位,通过专题学习会、报告会、讲座、参观等形式,强调知行合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要“以学生党员为本”的精神开展党支部的各项活动,引导学生党员进行专业学习,促进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的共同提高,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拓展社会实践场所、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供更多就业辅导、培训、挂职锻炼的机会。

三是打好“阵地仗”。继续加强第一课堂的阵地教育作用,同时积极研究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第二课堂的阵地作用,采用学分制、导师制,实现一、二课堂在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上的有机结合;在继续深化对党报、党刊等传统宣传阵地的基础上,抢占网络这一新阵地,用“润物无声”的形式实现对学生党员教育的实效性,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学院党委在主页上设立专栏,宣讲政策和文件,对学院党委、支部、党员的学习活动进行实时报到、宣传,在整个活动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加大对校外资源的引进和校内资源的整合,继续发挥党在学生党建上的资源优势[3]

3、注重多样化和立体化,形成学生党员活动机制

北京大学各院系已经基本实现了本科生“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和研究生“班班有党支部”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应继续尝试新的组织形式和党建活动方式:

一是尝试建立新的组织形式。根据学生学习多在实验室、社会活动多在社团和学生公寓的特点,尝试建立起由导师为领导的实验室党小组、社团党员指导老师和党员骨干为领导的社团党小组和学生公寓负责老师和高年级学生党员为领导的公寓党小组,同时根据学生社会实践相对多和上网时间长的特点,尝试组建以带队党员老师为书记的临时党支部和以网管党员老师、学生党支部书记负责的网络党支部的虚拟组织,努力实现党组织的全面有效覆盖,提高党对学生党员管理的有效性。

二是尝试建立新的组织活动形式。在传统的学生党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三个部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在学习科研、社会实践、生活文娱、就业四个领域内积极开展组织活动;将党对学生党员的要求和学生党员自身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将思想政治工作和解决学生党员所面临的迫切问题相结合,提高党的活动对学生党员教育的有效性。

三是尝试建立新的组织活动内容。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情感”为基调,从感性引导的角度切入[4]要针对学生党员科研任务和课业任务相对繁重、参与课外活动精力相对有限的特点,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率;要根据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高、理论结合实际的需求迫切的特点,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开拓社会实践的领域,使广大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实践;要依照就业市场情况,给学生开展更多的就业培训、咨询,帮助他们确立科学的就业规划、形成良好的就业心态。

总之,高校党委要充分利用奥运筹办举办的契机,不断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同时要充分总结和发挥成功的经验,未雨绸缪,踏实勤奋,为后奥运时期合力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崭新局面而努力。



[1]胡锦涛总书记2005118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号文件)

[3]徐国权:《探索学生生活园区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卓奕源等:《加强学生党建四个阵地建设的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第5期;杨飒飒:《开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新领地》,《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5月。

[4]迟行刚:《从“三位一体”到“三体一位”的跨越——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的整合与重构》,《北大青年研究》2005创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