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摘要:根据在近年来本科生辅导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提出了“本科生综合指导课”这一新的工作模式,结合小班管理、研究生辅导员、选课指导委员会等既有工作机制,组织、动员学院讲师及以上的教师对各年级本科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价值观教育等方面的全方位辅导,并予以制度化的保障,以此贯彻“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帮助同学们“文明生活、健康成才”。
关键词:本科生综合指导课 制度化 辅导范围 重点学生 教师参与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本科生共有800多位,每届学生均在200人左右;相对而言,我院本科同学课业、科研的压力较大,一些专业主干基础课要求很高,须要花的课下时间也很多;因此,即使是基础很好的学生,也要花很多精力在专业课的学习与实验上。据统计,我院每届本科生中都有2%—5% 左右的学生不能正常毕业,包括暂结业、结业、肄业、退学、大专、无学位证等多种情况。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稳定教学质量,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始终坚持根据教学和科研的实际要求,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学生工作、学生管理与培养工作的改革。
2003年,学院实行新的本科生教学计划,设计了适应不同学生特点的几种培养方案,给同学更大的自主选课权限;为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新的选课、培养制度,学院组建了本科生选课指导委员会,由院内各系、所的资深教师组成,给予同学们选课、专业发展的指导及建议。此外,实行本科生的小班管理制度,聘请博士生任本科生班主任,由教师担任年级主任组织班主任共同开展学生辅导工作;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7年,学院党政领导在总结新教学、培养方案,以及由教师进行选课指导这一工作模式的经验、效果时,发现相当多的同学在此模式中受益,在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指引下,进步显著;然而,也有部分同学不主动找老师寻求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指导,处于学院本科生指导工作的盲区之中,甚至有个别同学游离于班级与学院之外,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直至不能正常毕业,成为学院、学校里的边缘人、问题学生。而学院既有的博士生任班主任与小班工作模式,虽然对大部分的同学能够有效开展辅导,可是也在对本科生长远的专业发展指导方面缺乏力度,因为博士生班主任毕竟经验有限、阅历较浅,在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有效指导本科生全面发展存在诸多问题;身为教师的年级主任以个人之力面对大量须要指导的学生,则显然力不从心。
在此情况下,学院办公会提议并提交全院教学科研大会讨论通过,决定自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试行“本科生综合指导课”计划。此计划的内容为:院内所有在职的教师,自讲师以上(包含讲师),每学期都必须至少与6位本科生谈话,每次谈话的时间不少于半小时;院内的本科生,自2006级开始,每位同学每学期都必须预约院内的教师谈话一次;谈话、指导的内容,主要包括:
1、了解学生选课的情况,帮助他们分析课程结构,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指导他们调整选课方式,并对学生的双学位、课外科研提出建议。
2、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实验室的工作,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潜力和热情,介绍自己所在研究方向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专业能力,开阔学生视野。
3、“科学无国界,科学家都有自己的祖国”:指导学生妥善处理出国、就业等问题,引导学生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帮助学生建立起社会责任感、道德感和价值观。
4、如果观察到前来的学生有明显的紧张、焦虑和其他非正常心理症状,发现学生的家庭有严重的经济困难等情况,及时与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联系。(文献1)
学院对此门课程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主要包括:在现有的学院教学计划内,拨出一个必修课学分,为《本科生综合指导课》提供制度保障,要求全院的本科生必修这门课;同时,为方便教师与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预约,确认、保存学生接受教师指导的记录,学院拨专款制作了“综合指导课预约系统”,放在学院主页的醒目位置;在系统调试成功之后,聘请院内学生助理做日常的维护工作;另外,在年初的全院教学科研大会上,院长亲自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加强对学生专业发展的指导;全体教师参与努力营造“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与工作环境,营造最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师生交流环境,建立起师生交流的有效机制,建立起师生对于物理学院的认同感、彼此的责任感。
院团委则负责协助院党委、院内各系所组织同学,发放《综合指导课》计数卡;同时,选拔任用专门的学生助理维护“综合指导课预约系统”,持续改进系统功能,建设良好的师生谈话预约平台;与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通过他们及时了解、反馈学生谈话的情况,
《综合指导课》已经开设一个学期了,在此过程中,我们的确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效果,大概集中在这几个个方面:
1、扩大对学生的辅导范围:让一些极为内向、边缘化的学生“被迫”找到老师,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得到了许多中肯的建议,既包括学业方面的,也包括许多关于性格、大学生活、生涯规划方面的金玉良言;也许一些老师们说的话,将对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影响。比方说,有老师在与一位只知道自己闷头学习,平时几乎不与同学说话的女同学谈话时候发现,这位学生发声、言谈的方式甚至停留在中学变声期、青春期之前的阶段,属于明显的性格与身心发展滞后现象,便建议此同学选些声乐、合唱方面的课,既能学习正确的发声方法,也能多认识一些同学,得到更多方面的锻炼,使得性格更加开朗。
2、及时收集重点学生的信息,加强工作的有效性:自老师方面收集到的各种反馈信息,使我们能够更及时、更准确的了解了许多须要重点关注同学的问题所在,更为全面的掌握学业困难、心理异常、单独居住、年纪幼小、经济贫困等学生的情况,据此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同时,各专业方向、各年龄阶段的老师们,也经常敏锐的发现一些本科生中实际存在的新问题,并给予我们中肯的建议,让我们在改进工作,制订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工作计划时,有了更强大、更加全方位的支持,真正使我院学生工作联系本科生的教学、科研实际,发挥实效。
3、扩大了学生工作的外延,加强了学生工作的力度: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跟学生谈话的过程中,会帮助我们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包括他们的人际交流困难等实际问题,老师们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为我们的后续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因此,广大教师的参与扩大了学生工作的外延,增强了学生工作队伍的力量,引进了大量宝贵的人力资源(教师直接参与)。
上述几个方面的收效也让我们认识到,制度化的组织、动员全院教师对本科生进行综合指导,不仅使学生的学业发展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指引,也切实的对学生产生了多方面学业之外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对那些孤僻、游离于群体之外的同学而言,更是如此;这种指导课既能让优秀的学生锦上添花、更进一步,也能够照顾到大部分同学,帮助在某些方面存在暂时困难的学生迎头赶上,给他们提供及时的指导。
当然,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本科生综合指导课”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诸如:学生一般会倾向于选择院内声望非
万事开头难,“本科生综合指导课”这一辅导模式虽然还有待进一步实践的检验,有待
作者:孙力强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团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洁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