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期

过往期刊

  • 2022年第2期
  • 2022年第1期
  • 2021年第4期
  • 2021年第3期

编委会

封面题字: 杨 辛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顾 问:王义遒 林钧敬 张 彦
编委会主任:陈宝剑
副主任:陈占安   徐善东    王逸鸣

              户国栋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天兵    王艳超    冯支越 匡国鑫     
孙 华       关海庭    陈建龙 刘    卉    

刘海骅    宇文利    吴艳红    李   杨  

陈征微    金顶兵 查 晶 祖嘉合   

夏学銮    蒋广学 霍晓丹 魏中鹏
刘书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常务副主编)
杨守建(《中国青年研究》副主编)
彭庆红(《思想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
谢成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社长)

屈晓婷(《北京教育(德育)》副主编)
夏晓虹(《高校辅导员》常务副主编)
周文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社长)
李艺英(《北京教育(高教)》社长)
郑 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辑部主任)
陈九如(《高校辅导员学刊》副主编)
毛殊凡(《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主任)
主 编:王艳超
编 辑:许    凝   马丽晨   朱俊炜
               王   剑   吕    媛  李婷婷      
               李   涛  侯欣迪   杨晓征

               宋   鑫   张会峰   陈秋媛 

              马    博  陈珺茗  陈   卓              
审    校:青年理论办公室   

             

学生工作的使命、挑战与作为

作者:◎文 / 王民忠 发布日期:2010-05-21

 

 

12世纪,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兴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学。这个大学最初设了三个专业:法学、医学和神学。法学研究人的行为规范;医学研究人的身体疾患;神学研究人的精神寄托——即人的学问。教育史上声名显赫的“红衣主教”约翰·亨利·纽曼曾在新创办的都柏林大学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大学教育的演讲,后来被整理成教育史上的经典名著——《大学的理想》,书中提到大学的使命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具备思想和行为上一切优良品行”的“绅士”(即人格的自我完善)。可见,大学从出现的那一刻起,就与探究人类自身以及塑造和规范自身的品格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但是,随着科学教育的兴起,特别是社会的发展对知识依赖程度的不断增强,大学的精神性存在遭遇到了空前的危机。越来越多的大学屈从于浩浩荡荡的世俗潮流,以培养专业人才为己任,从而成为商业社会的“培训基地”。大学的世俗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抛弃了其以人为本、修养品格的初衷。在中国,大学教育的诞生和发展较国外要晚很多,但是中国的高等教育一直重视“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对于学生这几个方面的培养主次问题尤其是德育的地位问题,却也一直是教育界的焦点话题。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主体的变化、社会价值观的改变等等都使得大学生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遇到新问题,学生工作者的工作思路需要根据这些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以迎接日新月异的挑战。面临挑战,更突出了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中央早在2004年就在文件里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1],对于确保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党的十七大更是确立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可见,德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然成为新时期我国大学教育极为重要的领域和重要组成部分。

 

一、学生工作的使命和挑战

 

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高校的重要任务。作为高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工作队伍承担着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加强思想修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工作任务,成为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建立以德育工作队伍为师资的高质量的德育工作系统,负责使学生具备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在学生中间做大量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维护校园稳定以及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化服务是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主要工作内容。学生工作的必要性不仅来自大学德育的要求、行政管理和服务的需要,还来自教育对象即学生的需要、来自家长的需要以及来自社会的呼声。首先,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处于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学生工作者的教育、帮助和引导。相当多数的学生缺乏成熟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自我时间管理、生活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等等。同时,也有相当多数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缺乏对未来甚至目前学习生活的合理规划,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感觉迷茫。这都需要学生工作者充当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不断成熟和成长。其次,学生家长需要学校能够充当“家长”的角色,继续为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修养负责,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在这里承担起了相当一部分的工作。第三,大学不仅在文化知识的研究和探索方面走在社会的前面,社会公共道德和素质的塑造更需要大学贡献力量。然而很多道德失范事件却频频从校园传出。学生对师长不尊敬甚至辱骂、贫困受助大学生不知感恩等等事件发人深省。大学生德、才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对学校提出的要求。

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家庭的大学生,受不同境遇的影响,其思想行为多少会打上不同生活阅历的烙印。有相同境遇的个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组成各自的群体,不同群体面对同样现象时往往呈现不同的态度。市场导向使得社会对人的价值评价标准日益单一化,德才兼备中以“才”推“德”、以“才”代“德”的现实对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培养构成了巨大的消解作用。即便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否认,德育、做人的思想工作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通过我们有意识的言行或设计的过程影响对象的思想,且面临着复杂的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作用力,可以说,做学生工作本身就是“高难度”的,有时难度不亚于一场战争。

归纳起来,学生工作者在德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主要面临着如下方面的挑战:

1、时代发展的新特点、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境遇

1)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使得育人者不再神秘

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曾提出,人类文明的发展将经历三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前喻文化时期,即后代人必须向前代人学习;并喻文化时期,即两代人必须相互学习;后喻文化时期,即年长一代需向年轻一代学习——这就是“文化反哺”现象。老师、家长的社会权威逐渐消弱,教育者不再神秘,教育过程正在从单向变成双向的相互学习过程,师者未必强于弟子,维持有效性必需的威信效应弱化[2]

2)信息差弱化使得“导通”不再容易

思想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信息的定向流动——从教育者流向受教育者的过程。教育者今天能够垄断的政治信息、理论信息、时政信息已经很少,传统意义上教育者不仅不能维护应有的信息落差,甚至连筛选、过滤信息的机会也正在丧失。

3)理论与实践距离的缩短使得理论教育的权威性受到威胁

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往往不是并行的,有时理论在先,有时实践在先。我们目前正处于实践丰富和完善理论的历史阶段,在不争论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条件下进行理论教育显然是不容易的。理论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与其稳定性和科学性是正相关的。但目前理论与实践距离的缩短使得理论教育的权威性受到威胁。

 

2、体制和制度的变化和完善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带来了新课题

1)行政权利介质的不断丧失

曾经我们直接掌握着与学生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绝大多数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权力成为凝聚力及动员能力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正是依靠这种大量来自于行政权力的权威性,我们能够顺利地行使职能、完成任务,并形成了一整套符合这种条件的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在权力丧失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寻找德育自身的魅力,学会在权力不再的条件下开展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者面临的考验。

2)就业制度的改革

就业制度从“统一分配”转变为“双向选择”后,学生根据自己对就业市场导向的解读对教育内容进行选择是必然的,当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没有感到我们的德育教育内容对其竞争力有提升作用时,我们的教育必然会失去吸引力。

3)教育成本的分担机制

实行教育成本的分担机制后,大学生的角色不再是单一的受教育者,从一定意义上讲他们应该是消费者。提高教育实效性的压力因此也来自我们的教育对象和他们的家长。德育课的教学也需要有服务顾客的意识。

 

二、建立做好学生工作的信心

 

面临各种挑战,我们更需要建立做好学生工作的信心。思想教育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工作者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当中,往往觉得看不到什么效果,但是我们工作成绩可能就是在一片无效声中坚持不懈之下取得的。量变积累为质变,这是我们要的最终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绩效也不是显性的。学生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学生的管理工作,维护校园的安全和稳定。我们一般会关注出现的问题,但是不发生问题和事故的背后却一定存在着艰巨的工作,显性的绩效都是以隐性的铺垫为基础的。

学生工作“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需要在较长时间内看到成绩。2008年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80后”志愿者尤其是大学生志愿者的表现得到了全社会的好评,这些赞誉的背后即是我们学生工作者这些年来辛勤工作的结果。再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例,美国南加州大学学生事务负责人提供的数据显示,在美国,年龄在15~24岁的年轻人中,每年有近4000人因自杀身亡,其中1088人发生在校园里,这当中白人自杀率为十万分之11.5,黑人为十万分之7.3,拉丁美洲人为十万分之6.1,亚裔美国人是十万分之6.4,美国印第安人为十万分之18.8,自杀是美国大学年龄年轻人死亡的第二原因。而根据北京市高校的统计数据(?是否北京),1997年-2007年,北京在校大学生自杀的平均比例在十万分之2.56,远低于美国。通过比较,在大学生的自杀问题上给我们学生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自信,但是,这些问题也给学生工作者带来了危机,想方设法不断加强对学生进行生命意义的教育以及心理咨询和辅导成为学生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要义就是教育者通过多种方式把社会的期待和要求传递给受教育者,这是一个由外化转为内化的过程。我们的教育对象是青年大学生,其思想品格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对于我们的工作是非常有利的条件。本科、硕士、博士每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学生工作者要抓住这些特点,帮助他们发挥自主性、能动性,不放弃成长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适时做好学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另外,高校校园的文化氛围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分有利。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核心是使教育对象能够按照教育者的期待去思想和行为。最低层次的目标是行动上的一致,哪怕是被动的服从。为了达到此目标,我们习惯于人治,但效益却是最差的,人力不足时就会顾此失彼或者时好时坏;机制管人比人治更有效,使被管理者不得不按照管理者的意图去行为,甚至还可以使被管理者成为自己的管理者。但机制管人说到底还是外在的力量,而且一个机制往往只能对应一件事。而文化管人是强调人们的内心认同和指向,是形成每个人对自己负责的内驱力,它不仅可以使我们的对象在行为上与我们的期待相一致,更重要的是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层面上与我们的期待达到统一,从而保证在此思想观念、价值观指导下的所有行为的高度自觉。我们可以发现,每个学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与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是分不开的。比较成熟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工作者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学生工作者通过自身的工作还可以反过来影响和改变现有的校园文化。我们一定要有信心利用好各种有利条件,应对挑战,不断进取。

 

三、如何在学生工作中有所作为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

党的17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体现在高等教育当中,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但也有一个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如何在尊重人的同时有目的塑造人?如何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有效的约束人?在以往的工作当中,我们习惯于从“自己”出发,习惯于把每一个应该不一样的,培养成一样的人。以人为本则要求我们从对象出发,学着去喜欢每一个与众不同,诚心诚意的去鼓励不一样,更要花精力去研究这些不一样,并为之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同时,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也意味着学生工作者需要重新审视那些以往用起来得心应手的工作方法,因此,以人为本不仅仅是理念上的创新,更是工作方法上的创新。坚持以人为本还要求我们多从工作对象的需要出发,研究学生的切实问题,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工作能力,掌握教育规律

思想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的规律是有区别的,我们往往将两者一个称为“传道”,一个称为“授业”,而“传道”比“授业”更为复杂。“传道”的复杂性表现于其有效性不仅需要传授和接收者价值同一,还需要情感同一,“理”欲达,“情”先通,否则传授者和接收者就不能“兼容”,甚至传授的内容被“屏蔽”。

关注、期待和爱是思想教育工作最重要的规律。“罗森塔尔效应”即是说了这样一个故事:罗森塔尔教授来到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到这所中学,奇迹发生了:名单上圈定的学生果然取得了比对照组学生高得多的智商分数。研究者解释说:这些学生的进步,主要是教师期待的结果。即这一效应就是由对教育对象的尊重、信任、热爱和对其更高的人际期待而产生的“罗森塔尔效应”。

3、回归生活是德育工作最可靠的出发点

人类早期德育的功能是修身,它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德性的培养,首先要找到可靠的出发点,从对象的需求出发是最重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可以概括为“帮助对象处理好三个关系”,即他们与社会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其实,我们教育的内容并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角度。帮助他们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公民;帮助他们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就是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次,从对象的实际出发——回归生活。我们应该根据大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来组织教育内容,而不是从概念、原理和知识的完整性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融于整个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中,而不是从中抽象出来。要以对象如何存在为中心问题来研究,事实上受教育者的喜、怒、哀、乐都包含着丰富的与实际密切相关的思想内容。

4、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与时俱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运用话语的教育力量,否则就不能取得效果。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话语特点,只有符合时代特征的话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要根据社会和时代的需要,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创新话语体系,越是用大学生熟知和认同的方式与他们沟通,他们对道德教育的领会就越深刻。今天的诚信教育是过去“老实人教育”的与时俱进;现在用“团队精神”来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以前“革命的一块砖”,变成了如今的“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正是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达到了异曲同工的境界。

5、拓展目标与手段之间的距离

我们经常把目标当成手段去开展工作,其实有了目标之后,手段是需要创造的。就如同只有不好的影视作品,没有不好的观众。专家就是从手段的创新开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重要前提应该在于能够不断寻求新的教育技巧,不断丰富教育手段。当我们把思想教育工作当成谋生手段的时候,是不可能赢得学生的,说服不了自己的东西不可能说服别人,只有真正超越了现实与功利的人,才可能使教育事业艺术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是最有梦想的人,只有这样,才会自觉地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也只有这样,教育者的精神境界、价值追求和自觉创造才会不自觉地影响、感染受教育者。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学生工作的使命即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育人是最具挑战性的工作,如同“教学相长”,育人工作也因此是育人者成长的阶梯。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高校学生工作者一定要不断更新理念、增长知识和才干,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有所作为。

 

(本文根据作者在北京大学2008-2009学年学生工作系统理论培训暨新生辅导员班主任培训大会上的讲话整理)

 

作者:王民忠  北京市教工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王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16号文件)。

[2] 教育的威信效应:效果的取得不是因为教育者说了什么,而是取决于谁说的。